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农用运输车信息农用运输车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用运输车上了公安部、机械部目录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生产三轮农用运输车的厂家有112家,四轮农用运输车厂家有157家。1993年三轮农用运输车产量100万辆,四轮农用运输车17万辆。除此以外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2.
首先,应当按照自己的需要确定要购买那一类的农用运输车。农用运输车如按载质量分类为0.5t、1.0t、1.5t等类型。一般把农用运输车分为四轮农用和三轮农用运输车两大类。其中,四轮农用运输车又可分为平尖式和长头式两类。平头式农用运输车,视野开阔,驾驶室宽  相似文献   

3.
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三轮农用运输车与汽车相撞事故,三轮农用运输车严重损坏,驾驶员受了重伤。经过交警对现场进行勘察分析,发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三轮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私自更换了发动机传动轮,使农用运输车车速超过了50km/h,延长了三轮农用运输车的有效制动距离。近几年,我们在农用运输车的年度审验中发现,私自改动农用运输车的现象比较普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动传动部分,提高车速。按理说,农用运输车的速度是根据农用运输车的自身稳定状况、农村道路状况、载重状况及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的普遍水平来确定的。…  相似文献   

4.
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我国农用运输车发展简析近年来,我国农用运输车的发展比较迅速,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全国农用运输车上公安部、机械部产品目录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生产三轮运输车的112家,四轮运输车的157家。1993年三轮农用运输车产量100万辆,四轮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用运输车的快速发展,全国掀起了农用运输车热。在此情况下,农用运输车未来发展前景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下面笔者对未来农用运输车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品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谈点粗浅看法。1市场需求预测我国农用运输车近10年来的生产情况见表1。农11985~1995年我国农用运回车生产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10年来农用运输车产量持续增长,三轮农用运输车年均增长率为53.0%,四轮农用运输车年均增长率为29.55i.现仍呈增长势头。农用运输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优惠政策。我国12亿人口中有近10亿在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稳定和富…  相似文献   

6.
农用运输车安全知识问答1.农用运输车有哪些特征?农用运输车一般是指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两种。三轮农用运输车是指发动机为柴油机,功率不大于7.4千瓦,载质量不大于500公斤,最高车速不大于40千米/时的3个车轮的机动车;四轮农用运输车是指发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许多农用运输车生产厂家在基本型农用运输车基础上。增设了液压自卸机构,变型成为自卸农用运输车。但很多农用运输车监理人员、销售人员、使用人员对自卸农用运输车尤其是其液压系统了解不够,因而影响了他们的实际工作。一、液压自卸机构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用运输车的快速发展受到了社会,特别是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如何搞好农用运输车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已成为农业机械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现就农用运输车的现状、问题、措施等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一、农用运输车的现状农用运输车自80年代初问世以来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两次分别观看了不同型式的8种农用运输车。农用运输车两次进入中南海,对农机行业是个很大鼓舞,也标志着农用运输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三轮农用车为主的农用运输车,既是生产资料,又带有某种生活资料的意…  相似文献   

9.
农用运输车是适应我国农村道路运输需要、适合农民购买力水平,极具中国特色的车辆产品。截至2003年底,农用运输车社会保有量2300余万辆,其中三轮农用运输车保有量约1850万辆,四轮农用运输车约450万辆。  相似文献   

10.
农用运输车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用运输车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发展陈英超,刘安民,孙力1农用运输车行业的现状1.1农用运输车的产品结构现状80年代初,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运输量迅猛增加,四轮农用运输车、三轮农用运输车、拖拉机变型车等各种以柴油机为动力,具有中、小吨位,中...  相似文献   

11.
农用运输车是我国农机行业中的后起之秀.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上目录的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就有234家,全社会农用运输车保有量已达1500万辆,平均每16户农民就拥有一辆农用运输车,23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农用运输车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和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农用运输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下面就1996年~1999年8月农用运输车的质量投诉情况,分析其投诉原因,希望对提高农用运输车产品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用运输车是我国农机行业中的后起之秀,至1998年底上目录的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有234家,社会农用运输车保有量已达1500万辆,平均16户农民就拥有1辆农用运输车,23个农村劳动力中就有1个农用运输车驾驶员。现就4年来农用运输车的投诉情况,简单分析如下。 农用运输车质量投诉逐年增多 中消协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监督站自1996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计委、机械工业部最近发布《关于加强农用运输车管理的意见》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促进我国农用运输车和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对农用运输车管理提出以下意见:(1)加强农用运输车行业的宏观管理,对农用运输车整车和发动机进行统一规划。“九五”期...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总局近日联合对农用运输车的报废标准作出规定。 按照规定,三轮农用运输车和装配单缸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6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9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累计行驶里程为25万公里。另外,对达到报废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总局最近联合对农用运输车的报废标准作出规定。湖南是农用车保有量较大的省份,应对此标准予以重视。按照规定,三轮农用运输车和装配单缸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6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9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累计行驶里程为25万千米。另外,对达到报废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的农用运输车,依据有关技术安全和污染物排放规定检验合格的,可延长不超过3年的使用时间。据了解,目前我国农用运输车保有量已近2000万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5%以上。农用运输车…  相似文献   

16.
前 言安全、环保和节能是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 ,农用运输车自然也不例外。目前 ,农用运输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超过 150 0万辆 ,它广泛应用于广大的农村市场 ,然而由农用运输车所引发的安全事故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自 1997年GB72 58— 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实施以来 ,它也成为农用运输车进行定型检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监督检验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农用运输车行业的迅猛发展 ,GB72 58的有些条款已不再适用于农用运输车 ,在这种情况下 ,全国农用运输车标准化委员会经过多方调研 ,制定了更加适用于农用运输车…  相似文献   

17.
农用运输车是适应我国农村道路运输需要、适合农民购买力水平,极具中国特色的车辆产品。截至2003年底,农用运输车社会保有量2300余万辆,其中三轮农用运输车保有量约1850万辆,四轮农用运输车约450万辆。农用运输车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农村交通运输面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用运输车已成为农村交通运输工具的主力军,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农用运输车的使用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用运输车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约200万人;农用运输车的使用使农村至少转移了2000万劳力,导致了广大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的粤东、粤西地区农用运输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专家赋权与实际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农用运输车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模型,以某国产农用运输车为例,评价结果为“较好”.并且,本文对提升农用运输车性能的途径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农用运输车制造厂有针对性地进行性能改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用运输车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对于农用运输车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故障问题,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农用运输车的故障将会给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带来严重影响。要使农用运输车的故障得到及时地处理,就必须要掌握相应的维修技巧,在农用运输车出现故障时及时地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农用运输车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文主要就农用运输车的维修技巧进行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具有适应我国农村道路运输需要、适合农民购买力水平等特点的农用运输车,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世以来,经历了起步摸索、高速发展阶段后,1996年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阶段,1999年,农用运输车年产量达到最高峰320万辆,但自2000年开始出现了负增长。但从2003年的统计数字看,农用运输车首次出现的连续三年负增长局面止住了。2003年年产量达268万辆,比2002年的259万辆增长了3.28%。尤其突出的是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都呈现了增长局面,三轮农用运输车年增率长1.09%、四轮农用运输车年增长率15.74%。2003年一季度农用运输车产销量就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