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信息》2003,(8):40-40
紫笋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顾渚山,因其芽形如笋,芽色带紫,品质上乘,故取名为紫笋。中国古代茶圣陆羽对紫笋茶十分推崇,至今这款名茶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紫笋茶的故乡长兴县为迎合现代人追求健康、自然的饮食观念,将这一地方特产作为原料制成了独具匠心的“茶宴”,成为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地方物产珍品的特色宴席。  相似文献   

2.
陈郑 《农业考古》2019,(2):189-191
一般认为,紫笋茶的名称是出自陆羽《茶经》,本文从"紫笋茶"这一名称存在的时间和紫笋茶实际有多个产地两方面入手,大胆推测"紫笋茶"是沿用了之前早已有的"紫笋茶"这一名称,是为兼顾常州、湖州两地这一共同产地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蔡泉宝 《农业考古》2003,(2):315-316
浙北湖州市所属的长兴县、安吉县和德清县 ,近二十年来所产销的紫笋茶 ,安吉白茶和莫干黄 (剑 )芽 (以下简称“三色”茶 ) ,不仅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名茶市场的亮丽风景线 ;而且 ,能够品尝到这种茶 ,意味着品尝者的身份 ,品位和礼迂 ;并且开始走向国外 ,赢得了广大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和赞扬。一、“三色”茶的由来以紫色、白色和黄色三种颜色命名的名茶 ,在我国名优茶茶目中并不罕见 ,而在一个市属的三个县各有一种颜色打造名茶品牌的却还少有。紫笋茶产在长兴县。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中的“紫者上”、“笋者上”这两句中的“紫笋”两字而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感官审评法评比以长兴不同茶树品种(系)夏秋茶紫笋红茶为原料制成的紫笋小红柑,以及不同配比的菊花、枸杞、紫笋茶混合制成的调味茶产品水玲珑。结果表明,鸠坑群体种制紫笋小红柑的品质较紫笋古茶树稍优,龙井43制绿茶具有显著的外形优势;3种配比方法所制的调味茶水玲珑各项因子评分趋势较一致,具有明显刺激性气味的菊花占比低的配方评分最高,这为长兴紫笋茶新产品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弘扬顾渚文化重振紫笋雄风──纪念唐代紫笋茶作贡1225周年浙江省长兴县县委党史研究室谢文柏长兴县顾清山是座名山,无论是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还是近代的《辞海》、《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顾渚山都被列入条目,详细介绍其名称...  相似文献   

6.
说“紫”     
说“紫”浙江湖州寇丹陆羽在《茶经》上说茶是紫者上,笋者上,故将阳羡,顾渚之茶名为“紫笋”,作贡茶。近年,不少学者在论及紫笋茶时,往往把紫色作为该茶的特征来描述。但笔者虽见紫笋茶芽确带紫红色,然在广东、福建、云南茶区所见,几乎所有茶芽稍肥壮者均带紫色,...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陆羽在《茶经》中讲到茶叶的品质时说:“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又在采茶一节中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上,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从以上文字,茶之命名为紫笋,源出于此。在陆羽的《茶经》问世后,约百年左右,皮日休的《茶笋》诗中,对长兴顾渚山的茶笋作了这样的描写:“袖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凝用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使人更具体的认识到茶笋初生时,圆如玉轴,长三、五寸,颜色象炼丹过程似的从朱砂色…  相似文献   

9.
略论唐代顾渚贡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唐代顾渚贡茶浙江省湖州博物馆闵泉唐代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时期,又是贡茶滥觞之时。凡当时有名的茶叶产区,几乎无例外地要向朝廷进贡茶叶。湖州长兴顾渚山所产的紫笋茶,是当时具有影响的贡茶之一,被视作“御用珍品”。在中国众多的名茶中,顾清紫笋茶为何能博得...  相似文献   

10.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4,(4):145-147,156
在唐代,顾渚茶为皇室的主要贡茶,称顾渚紫笋或湖州紫笋,名声很大,到了宋代,因为主要贡茶转移为福建的龙凤团茶,顾渚茶一度停贡,后来复贡数量也很少,所以它的名声渐减。但由于顾渚茶品质优异,以及它的老名气,因此人们仍然喜爱、怀念和赞颂它。现将宋代的顾渚茶诗收集汇总起来,以供大家研究和欣赏。  相似文献   

11.
正在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有座千年古茶村——顾渚村。村子三面环山,东望太湖,村里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其产出的紫笋茶早在盛唐时期便是进贡朝廷之品;茶圣陆羽隐居于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如今的顾渚村以紫笋茶为招牌,用好山好水招待各方游客。2017年,全村接待了300万人次的游客,实现了6.8亿元的经营收入。  相似文献   

12.
谢文柏 《农业考古》2002,(2):178-180
长兴县顾渚山盛产紫笋茶 ,山下有著名的金沙泉 ,在唐代连续作贡 80余年而闻名于世。又因长兴与中国“陶都”宜兴毗邻 ,矿脉相连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紫砂泥 (陶土 )。据长兴方志记载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 ,时有“南窑”、“北窑”之称 ;“南窑”在长兴缸窑 ,“北窑”在宜兴丁山。于是长兴的紫笋茶、金沙泉、紫砂壶 ,早被誉为“品茗三绝”。自晋、唐以来 ,民间饮茶之风盛行 ,城乡茶馆林立。长兴东临太湖 ,西倚天目 ,山水清远 ,属于江南水乡之地。正如杜牧在顾渚写的《茶山诗》中所盛赞的 :“山实东吴秀 ,茶称瑞草魁。”抗战爆发前 ,长兴人口有 2 …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长兴县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水口乡素有"茶文化圣地、生态旅游乡"之美誉。水口乡成校以"紫笋茶文化体验"为载体,开展紫笋茶文化体验特色培训,更好地发挥乡镇成校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当地经济、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功能。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紫笋茶文化内涵的培训品牌,学校各项工作在当地政府和百姓中赢得了良好口碑,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紫笋茶文化体验被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成校、省社区教育示范学校、省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其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浙江长兴顾渚山,地处太湖西走廊,背山面湖,山水清远,自然环境优越,所产紫笋茶、金沙泉自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被列为贡品,直至清朝,续贡达800余年的历史。顾渚山麓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茶厂——贡茶院,今遗址尚清晰可见。唐代“茶圣”陆羽和田园诗人陆龟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科技》2006,(4):66-66
2006年6月12日,漳平市举办2006年春季水仙茶“茶王赛”。漳平市南洋乡、双洋镇有50多名茶农选送了28个茶饼、散装茶样参加比赛。经专家的严格评审,南洋乡梧溪村茶农李发金选送的茶饼,以其色鲜、味醇、工艺独特、品质超群捧走了本届漳平水仙茶“茶王”的桂冠。  相似文献   

16.
沈文泉 《农业考古》2001,(4):153-154
据史料记载 ,1 2 0 0多年前 ,当茶圣陆羽将长兴顾渚的紫笋茶推荐给大唐天子作为贡茶以后 ,每年清明时节 ,湖州和常州的刺史都带领大批官员到长兴和宜兴交界处的境会亭斗茶、品茗 ,史称“境会亭茶宴”。这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亮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生动描绘过当时斗茶的盛况。因拍摄专题片《顾渚品茶》的需要 ,我们于 4月 1 2日到长兴县水口乡寻访境会亭遗址。历史的烟云埋没了人们的记忆 ,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境会亭遗址了 ,据说 ,长兴县的白岘乡和煤山镇 ,还有宜兴市也都在争论 ,说境会亭遗址在他们那里。所以 ,我们是在一片茫然中…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茶芽叶为原料,通过品质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探讨了用"紫娟"茶芽叶生产名优红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紫娟"茶芽叶中的简单儿茶素、咖啡碱含量较云抗10号芽叶高,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相近,氨基酸含量较低;用"紫娟"茶芽叶加工的"紫云红"茶其感官品质略优于用云抗10号芽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其滋味、汤色表现尤为显著。并阐述了新产品"紫云红"茶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一.湖州与茶 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 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中国茶之起源,源于古代,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之益智健身功能,中国饮茶已有3000余年历史。晋代郭璞注《尔雅》,明确“茶”的含义。进入唐代,伴随着灿烂的盛唐文明,茶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陆羽著成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陆羽推荐湖州紫笋茶为贡茶;浙江长兴顾渚山建起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优质水仙茶饼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从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压模与烘焙等方面总结漳平水仙茶饼的生产加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