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轮式拖拉机发动机的振动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微机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对某型号轮式拖拉机的发动机机体、机罩及仪表板的随机振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同时对发动机罩和仪表板的结构振动进行了模态分析,找出了机罩处于共振状态时的振动加速度值,获得了发动机的二级惯性力是拖拉机振动的主要激振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降低振动的改进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把轮式拖拉机简化为两个自由度的振动系统,然后运用该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解,分析了机体自由振动的特点,提出把偏频作为评定轮式拖拉机平顺性的一个基本数据,并列举了偏频试验的结果。 文中在分析机体强迫振动时,建立了通过连续和单个不平度两种典型情况的计算方法,并与在转盘试验台上进行相应试验的结果加以比较验证,然后用该计算方法来讨论拖拉机机体质量分布、轮胎气压、前轴悬架、座椅等决定机体和拖拉机手振动的主要结构参数对振动的影响规律,提出改善轮式拖拉机平顺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Pro/E、ANSYS和ADAMS建立了发动机1000r/min转速时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约束方式下的机体工作过程,分析约束位置对机体机体振动的影响。对机体进行自由模态分析以校验机体在前6阶各阶共振频率均高于发动机转动频率,布置测点和三种四点约束方案,并在不同的约束方式下模拟发动机工作,收集测点振动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输出端有伸出结构的机体,支撑位置非对称布置时能得到更好的机体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拖拉机机体振动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介绍了一些拖拉机振动试验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对拖拉机机体的竖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较完整的振动分析方法,并通过了大量振动试验验证,提供了许多轮式拖拉机的振动数据,为驾驶座的动态设计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根据。针对拖拉机的特点,建立了双输入输出线性系统力学模型,由此推导出该系统的凝聚函数,并用于定量分析多输入输出系统中各输入于输出之间的相关性。还提供了许多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国外拖拉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降低振动、噪声及发动机排放污染 拖拉机前驱动桥采用液压悬架,以大幅度降低拖拉机的振动;小型拖拉机采用小缸径柴油机代替单缸柴油机,使柴油机结构尺寸缩小、噪声降低。此外,发达国家还对拖拉机发动机的排放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并分期实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拖拉机发动机机体组的结构,将机体组各部分的检修作逐一论述,并详细分析了几种常见故障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装备》2003,(4):46-48
国外拖拉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广泛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拖拉机性能、可靠性、操作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及外观质量等。 1、降低振动、噪声及发动机排放污染 拖拉机前驱动桥采用液压悬架,以大幅度降低拖拉机的振动;小型拖拉机采用小缸径柴油机代替单缸柴油机,使柴油机结构尺寸缩小、噪声降低。此外,发达国家还对拖拉机发动机的排放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并分期实施。  相似文献   

8.
驾驶室的固有振动特性对驾驶室振动响应预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某拖拉机驾驶室进行自由模态仿真计算得知该驾驶室的前4阶固有频率在发动机激励频率范围之内,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容易引起驾驶室的共振,影响拖拉机的舒适性。通过对比计算模态和试验模态结果,两者固有频率误差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进一步改善拖拉机驾驶室的舒适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用拖拉机发动机故障快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漫江 《农机化研究》2017,(11):229-233
为了达到拖拉机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的目的,提高诊断效率,利用发动机缸盖的振动信号的采集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故障检测方法,并构建了拖拉机发动机振动信号采集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拖拉机发动机故障诊断系统,综合运用信号采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实现了和数据库及具有强大信号分析的处理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诊断实时性和诊断精度。最后,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拖拉机故障快速诊断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智能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准确率,而且诊断系统的响应更加迅速,并且曝晒、震动、灰尘等恶劣的现场环境中仍能保持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拖拉机操作性能,改善其乘坐舒适性,以拖拉机振动特性检测与分析为突破口,测试了其静态及不同路面条件下的动态振动加速度,并对其强度、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装置静态速度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排气筒位置和驾驶座底板的振动强度会急剧增加,增速明显高于装置的其他区域;在动态低速状态下,引起拖拉机振动的主要原因是路面不平整;而处于动态高速状态时,振动主要由发动机引起,沙土路面反而起到减振作用。此研究可为拖拉机结构设计和优化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拖拉机在我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拖拉机也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问题.异常振动是拖拉机存在故障的表征之一,通过分析拖拉机异常振动的故障特性能够帮助进行故障分析与定位,从而提高拖拉机的故障维修效率和质量.详细介绍了拖拉机振动特性的研究情况,说明了振动特性的检测方法,并对典型异常振...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拖拉机整机出厂终检时整机装配质量快速评价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振动烈度评价拖拉机整机装配质量的方法。以奔野484-2轮式拖拉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怠速状况下的拖拉机前托架、发动机、离合器及变速箱等部位的振动烈度,结果表明:振动烈度可以作为评价拖拉机整机装配质量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局部评价拖拉机装配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勇  朱思洪  马然 《拖拉机》2013,(5):13-15
为研究拖拉机振动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试验测试了某型号拖拉机在标准较粗糙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驾驶员处的振动特性,使用功率谱密度(PSD)曲线及“疲劳一降低工效界限”曲线对该振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谱峰值频率在低频范围内集中在10}Iz以下,对驾驶员舒适性的影响明显,工作约1h后驾驶员工效降低。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偏角平衡在手扶拖拉机上的应用原理。找出偏角平衡质量与偏角的关系式,并以工农-4手扶拖拉机为例提出具体实施方法,经过试验与分析,证实偏角平衡是降低手扶拖拉机手把振动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John Deer124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分析了座椅的固有频率。基于小波分析的方法,对轮式拖拉机整车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分析。对采集到的拖拉机前桥、座椅、车体、后桥等处的振动信号进行了多级小波分解,从1级、2级小波分解的细节信号中,检测出了振动信号的奇异性,从5级小波分解的逼近信号,得到了路面激励信号。同时,分析了地面激励信号经拖拉机的传递方向和衰减程度。研究为拖拉机减振研究和异常信号检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拖拉机车架振动参数,改善驾驶舒适性,本文基于模态规划法对履带拖拉机车架进行振动分析与优化。现场测试了履带拖拉机田间行驶工况下车架X、Y、Z方向的时域振动参数,采用傅里叶分析法获取振动的线性自功率谱参数,数据表明加速度峰值对应频率为8.125 Hz、21.25 Hz、42.5 Hz和85.625 Hz。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求解,第2阶固有频率23.98 Hz、第4阶固有频率85.00 Hz与振动激励峰值频率之间的差值均小于3 Hz。采用模态规划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车架模态参数,获取了各个因素对目标参数的影响规律,当两根支撑梁之间间距、支撑梁壁厚、支撑梁边长分别为149.90 mm, 5.01 mm和65.00 mm时,第2阶和第4阶模态频率最优。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最优解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第2阶固有频率和第4阶固有频率分别为48.53 Hz和89.97 Hz,对应的误差率分别是1.99%和1.03%,具有较好的优化效果。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推广至其他农业机械的振动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行驶平顺性分析的需要,本文首先将我们研制的广义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GMCADS进行扩充,同时配上后处理程序PPRVA,然后将拖拉机-挂车运输机组简化为八个自由度的广义机构模型,最后,根据实际需要,用扩充后的GMCADS系统和PP-RVA程序对Fiat 80-90 DT拖拉机-挂车机组的广义机构模型进行了行驶平顺性模拟计算,同时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GMCADS系统和广义机构模型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拖拉机犁耕机组振动的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了拖拉机犁耕机组的振动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按照ISO2631标准用1/3倍频程法对机组乘坐振动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质量大、车身重心高,在高速运输作业时受路面不平度影响,易产生剧烈的颠簸振动,直接影响拖拉机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甚至危及行驶安全。基于此,综合考虑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车身振动加速度与悬架动挠度的变化及悬架系统充放油过程中的非线性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了前桥悬架减振系统,建立了带前桥悬架的1/4拖拉机振动模型;其次,在充分考虑前桥悬架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构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与常规PID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层算法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最后,搭建了前桥悬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了悬架减振控制策略和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能快速调整控制参数,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至2.36 m/s2左右,较被动悬架下降55.8%,同时悬架动挠度的均方根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明显优于被动悬架系统,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减振需求,且试验结果与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