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饮水安全事关亿万民生福祉,贵州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后,更加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通过研究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结合水利工程建管理论,构建农村供水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MATLAB软件计算指标权重,得出供水保障的权重最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供水工程数量多、规模小、经营利润小、管理条件差、公益性强,随着大量农村供水工程的陆续建成,如何管好这些工程,并使其可持续发挥效益,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在界定了农村供水工程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职能应从管理向服务进行转变的建议。此外,总结了我国目前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对加强政府监督职能和完善用水户参与机制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饮用水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自2005年我国启动建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已影响到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本文结合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和工程现状,在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有关政策措施调研的21个省(区、市)2000多处不同规模集中式供水工程数据的基础上,从广义的长效运行角度出发,剖析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制约工程长效运行的主要因素,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为促进工程长效运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重庆市供水规模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结果,采用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33个行政区(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仅6个区(县)的水质与水量安全状况综合等级为高,比例为18.2%;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95.87万人;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34.56万人;通过对风险应急能力等级(高、中、低三级)分级,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分别为142.50万人、233.95万人和323.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6.10%、10.00%和13.82%。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适宜农村供水工程采用的次氯酸钙片剂及比流式自动变量投加设备、次氯酸钙饼剂及简易浸泡式自动变量投加装置。针对2种不同固体形态的次氯酸钙消毒剂及其加药装置,分别阐述了其技术特点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工程应用情况及运行效果,通过理论计算、试点工程观测2种方式测算了其运行成本。结果表明2种装置运行稳定,消毒效果达标,成本低,在农村供水工程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其中比流式次氯酸钙自动变量投加设备适合管理条件较好的适度规模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简易浸泡式次氯酸钙自动变量投加装置适合管理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小型集中或分散供水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农村饮水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用水保证率、可持续运行等5个基本要求的内涵;探讨了不同用水条件、不同工程类别、不同项目区域的设计用水量;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农村供水模式;探讨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工程规模和投资渠道,提出了农村供水工程集中管理、协会管理、股份管理、农户自主管理等5种运行管理体制,对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具有较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筛选适宜的消毒技术是保障农村饮用水微生物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影响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综合性能的相关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含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3项指标的农村供水消毒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求解各项指标权重。对6项消毒技术方案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规模化供水工程,还是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综合排序前五名中共有的消毒技术均包括次氯酸钠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农村供水消毒技术的选择除了可参考基于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结果,还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农村供水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消毒技术。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效益差,运行管理难以维持。在对影响农村饮水工程的收入和运行成本的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拟11个情景,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影响工程运行经济效果主要因素。并给出不同情景下农村饮水工程定量化的水价方案,建议制定农村饮水工程分类管理目标和分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全国各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但如何进一步做好已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长期、持续、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对工程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希望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减少管网漏损可有效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增加水费收入、节约水资源、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是促进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强身固本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题中的应有之义,亟待引起行业管理部门和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单位的关注和重视。总结了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的现状,分析了管网漏损的主要成因以及减少管网漏损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了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供水工程的各种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管好农村供水工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水安全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进行农村地区水安全评价,在保持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分析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农村供水特点确定了水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分类分析,提出了新农村水安全状况的评价标准;针对农村水安全系统特点综合运用熵权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水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山东省5个典型农村区域的供水安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寿光市的农村地区最安全,处于基本安全与安全之间,其次为文登市、庆云县、临朐县,最差的是肥城市,这些地区农村供水安全处于基本安全与不安全之间。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评价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成效,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后评价内涵,提出了包含工程实施过程、工程效益、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等4方面共14个具体指标的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AHP法、TOPSIS法和云模型3种方法对农村饮水安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效果良好;TOPSIS法和云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中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云模型在农村饮水安全效果后评价中区分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指标研究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lphi-AHP法构建了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和后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层次指标权重,评价方法根据指标的性质选用语言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isual FoxPro开发平台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评价系统,实现工程基本信息数据管理、工程立项评价和工程后评价等功能。采用该评价系统软件对典型工程实例进行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分析比较,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相关建议,对同类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供水安全和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发展规模集中供水、加强水质检测、供水制度管理、供水工程水价核定和水费征收、工程运资质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推进村镇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供水工程的取用水量进行计量是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需要,是践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工程良性运行的需要。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农村供水工程进出厂水主要计量设备主要有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用水户水计量设备主要有机械式水表、IC卡智能水表、远传水表等。最后,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供水规模农村供水工程计量设备安装率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量值不准的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供水工程计量工作,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因自然和人力因素造成工程报废,不能稳定运行,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出现反复是饮水解困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根据当地地形、地质等实地条件做好规划,尽可能兴建供水保证率较高的集中供水工程以及“户蓄、村调、乡引、县保”的联动工程是实现工程稳定运行的主要工程措施,同时用水价进行调控,强化服务,完善管理也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由于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工程管理模式。各地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工程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管理单位性质不明晰,供水成本过高,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村供水单位岗位合理设置,是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分析了农村供水单位岗位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确定了岗位设置原则和方法,提出了适宜农村供水单位操作的岗位划分和相应职责,并给出了对应不同定员级别下的岗位人数控制范围,为农村供水单位的岗位设置和日常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以期切实保障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20.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是农村水利发展的重要内容。调研了当前云南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8种主要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其成因。建议云南应积极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模式在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推进以农村供水公司管理模式为代表的体系化综合管理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供水建设运营,完善落实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办法和优惠政策,制定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财政补贴机制,探索区域集中供水的可行性,努力提高全省农村供水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