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解华北落叶松凋落物管理对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的影响,本文以苏木山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林中设置了凋落物不同处理(堆积和平铺),分析不同处理下0~1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凋落物不同处理下土壤呈酸性,与对照相比凋落物管理下土壤pH值显著下降(P0.05)。凋落物平铺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了19.57%、18.86%、78.37%、38.38%,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堆积和对照2个处理上未呈现显著差异。凋落物不同管理对土壤全磷(堆积对照平铺)、全钾(对照堆积平铺)、速效氮含量(平铺对照堆积)的影响不显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进行短期管理后平铺处理效果最好,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性状和维持林地养分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型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A层、B层的养分含量(有机质、氮、磷、钾)的测定,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型、不同龄组的土壤肥力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土壤养分含量分布特征为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钾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分布特征为藓类—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全磷、全钾含量分布特征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大多数林分的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垂直分布规律为:土壤A层土壤B层。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与土壤全氮的变化规律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森林经营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林龄(12a生幼龄林,27a生中龄林,40a生近熟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土壤pH值由5.76降到5.52,土壤酸性逐渐增强,速效磷含量变化范围为4.67~7.64mg/kg,与pH值变化一致,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以及全钾含量在中龄林中最高,分别为39.02g/kg、2.32g/kg、130.56mg/kg和17.6g/kg,近熟林次之,幼龄林最低。其中,全氮含量在各个林龄阶段差异显著(P0.05),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土壤全磷含量和碱解氮含量随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在各个林龄阶段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碱解氮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总的来说,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幼龄林和中龄林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人工造林过程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对燕山西部山地常见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杨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杨桦天然次生林的土壤剖面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0.45g/kg和28.45g/kg,二者没有明显差异;2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下降幅度则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缓,表层土壤对土壤的碳存储贡献更大。总的来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深层(30cm以下)相邻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深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小。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造林措施适当、人为干扰较少的条件下,人工林同样可以维持与天然林相近的较高的土壤碳储量。  相似文献   

5.
油茶成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油茶成林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在不同土层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在林地0~2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全钾含量呈递增趋势,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反,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在林地20~4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全钾、速效磷含量呈递增趋势,全氮含量相反,全磷、速效钾含量变化不大;在林地0~4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反。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认识蛮汉山典型森林土壤物理特性和养分含量特征,本研究以蛮汉山地区5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土壤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林地土壤物理特性和养分含量与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呈规律性变化,即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呈减少趋势;林地土壤均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pH值7.47~8.03),未出现明显酸化或碱化;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全量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林地土壤质量表现为虎榛子天然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白桦天然次生林山杨天然次生林樟子松人工林。为促进林地土壤不断改善,在蛮汉山地区进行林业生态建设时,应同时考虑树种选择和林分结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阴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氮添加与凋落物管理对表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以期为加速凋落物分解和地力维持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氮添加水平为不施氮[0 kg/(hm~2·a)]、低氮[50 kg/(hm~2·a)]和高氮[100 kg/(hm~2·a)],凋落物管理方式为保持原状、堆积和搅拌。结果显示:(1)单独氮添加,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显著下降,硝态氮含量显著升高;氮添加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氮处理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高氮处理显著提高有效磷含量。(2)单独凋落物管理,堆积和搅拌可显著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凋落物堆积处理显著降低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凋落物搅拌处理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3)交互作用对表层土壤pH和有机质、全氮、硝态氮、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氮添加可促进表层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提高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搅拌处理可加速凋落物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因此,高氮+搅拌处理土壤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含量最高,对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地力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红松天然林和白桦次生林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3个土层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均表现为红松天然林大于白桦次生林;在同一林型内,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人工输水影响下青土湖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距水面不同距离、不同土层的白刺灌丛沙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pH和电导率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面形成干扰,土壤溶液电导率、全氮、速效钾、全钾、速效磷、全磷、有机质在距水面50m和250m处达到最大值,较平地距水面距离的各养分最大值向水缘推近了50m;白刺灌丛沙堆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明显,总体上是表层的养分最高,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青土湖水面的形成,使白刺灌丛沙堆土壤养分上移在土壤表层聚集;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全磷、速效钾、电导率间呈显著正相关;电导率和全氮、全磷、速效钾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桂东、桂南、桂西、桂中4个区域试验点6 a生台湾桤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均处于中等变异程度,大部分偏向于较弱变异性。(2)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它指标均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和p H值变化规律不一;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化学性状均处于中等变异程度以下。(3)广西不同区域台湾桤木6 a人工林土壤透水性、通气性和持水能力比较协调;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缺乏状态,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存在缺乏或过量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本试验对枇杷林地、蔬菜地和荒草地3种土地类型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10 cm和10 cm~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表现为:荒草地枇杷林地菜地,枇杷林地菜地荒草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土壤有机质差异不大。(2)0~10 cm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菜地荒地林地,全磷、有效磷含量荒草地菜地枇杷林地,土壤全钾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速效钾含量菜地荒草地枇杷林地。(3)10 cm~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而碱解氮、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为枇杷林地菜地荒草地;土壤全钾含量菜地枇杷林地荒草地,速效钾含量荒草地菜地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3种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化学性状,探讨茂兰自然保护区土壤性质与演替群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且3种演替群落全氮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2)喀斯特乔木林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水解氮的含量最高;喀斯特灌木林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喀斯特次生林的全钾含量最高。(3)在同一演替群落全氮与全磷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水解氮与有效磷在同一演替群落0~10cm土层含量明显高于10~20cm土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年龄(17a、27a和35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年龄阶段间及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和20~30cm)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35a生华北落叶松林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是同土层17a生和27a生林分的1.34倍和1.16倍;碱解氮含量也随林龄增加呈增加趋势;35a生林分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27a生林分;27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35a生林分;土壤pH随林龄增加呈减小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17a生、27a生、35a生;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有显著差异,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土壤pH值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20~30cm、10~20cm、0~10cm。研究认为,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着林龄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肥对1年生(1 a)与2年生(2 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 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 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 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 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含量则下降,有机质、水解氮没有明显变化.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用磷肥解除了1 a苗木磷素营养亏缺,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而对2 a苗木,施磷肥使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增加,全钾含量下降,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钙镁没有明显变化.对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磷肥对2 a苗木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使土壤营养平衡进一步失调,苗木仍处于营养亏缺状态.在氮素营养充足、磷素亏缺的营养条件下,随着氮磷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2 a苗木中的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导致苗木的光合产物向叶和茎部转移.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红椎和湿地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红椎纯林、红椎—湿地松混交林和湿地松纯林的土壤肥力,并进行综合排序。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体呈减小趋势,而pH值、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土层中无显著性差异;红椎纯林在综合评估模型中得分最高,土壤肥力最好,红椎—湿地松混交林次之,湿地松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16.
桉树连栽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良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循环,促进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在广泛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桉树不同连栽代次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并进行连栽桉树人工林与其它林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对比。结果表明,桉树连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特别是表层有机质,且会造成土壤氮、磷、钾含量下降,土壤表层钾含量和中下层全氮含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保持自肥+科学施肥+施用菌肥,改变耕作制度,发展复合经营,优化林分结构,降低养分移出强度,这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改良土壤养分循环。  相似文献   

17.
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养分进行了评价,并对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玉树东南部森林土壤整体养分状况良好,速效磷含量缺乏成为限制因子;林型和森林群落复杂性对速效磷影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与复杂群落结构下速效磷含量最高。物元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表现出优势,是土壤养分评价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叶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肥力差异,比较它们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以相似的立地条件、相同的林龄(12年)的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人工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局发布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中环刀法和相应的土壤养分分析方法测定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大叶栎人工林的持水量和孔隙度均大于火力楠人工林,土壤容重小于火力楠人工林,差异不显著;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结果均是大叶栎人工林较火力楠人工林高,其中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大叶栎人工林具有更好的保水、供肥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张掖市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省级林木良种基地内文冠果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试验区内不同树龄文冠果林地的土壤pH值、水溶性盐总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指标分层进行测定,分析其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林龄文冠果对沙荒地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文冠果林龄的增长,林地内不同土层深度的pH值、水溶性盐总量存在显著性影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沙荒地种植文冠果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各层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对改良沙荒地土壤养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红椎 (Castanopsis hystrix) 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状况,选择土壤 pH 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 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红椎纯林、红椎—湿地松混交林和湿地松纯林的土壤肥力,并进行综合排序。结 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大体呈减小趋势,而 pH 值、 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土层中无显著性差异;红椎纯林在综合评估模型中得分最高,土壤肥力最好,红 椎—湿地松混交林次之,湿地松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