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称重法测定耗水量,对比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的光合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茶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耗水量(W_c)及耗水速率(W_(cr))均造成了显著影响,干旱胁迫处理油茶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苗期的耗水量及耗水速率(单位叶面积耗水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且各处理耗水速率两两间差异显著。无论正常和干旱处理,P_n和G_s,W_c和W_(c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P_n、G_s、W_c及W_(cr)均与T_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5种花境植物为干旱试验材料,采用盆栽防雨棚控水做干旱试验,在干旱15 d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干旱对5种花境植物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_r)、叶温(T_L)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反,水分利用效率(RWUE)先减后增,无"光合午休"现象;2)小盼草Chasmanthium latifolium净光合速率最强,其次是兰花三七Liriope cymbidiomorpha;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气孔导度最大,叶温最高,CO_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低。3)针对不同花境植物光合指标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得出兰花三七抗旱性最强,其次为紫娇花Tulbaghia violacea和常绿萱草Hemerocallis aurantiaca,黄金菊与小盼草的抗旱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苦楝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本文以5个苦楝优良无性系为参试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胞间CO2浓度(Ci)和生理水分利用率(WUE)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蒸腾速率(Tr)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导度(Gs)差异不显著。苏楝J104、苏楝J7和苏楝J61净光合速率(Pn)较大,其中苏楝J61生理水分利用率(WUE)较高。  相似文献   

4.
测量及分析红椎等5种广西珍贵乡土树种4年生幼树光合参数和生长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光合参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范围分别为4.81~12.13 umol·m~(-2)·s~(-1)、0.02~0.08 mol·m~(-2)·s~(-1)、348.55~498.48 umol·mol~(-1)、0.89~1.96 mmol·m~(-2)·s~(-1),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同,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差异规律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规律相近似,表现为红椎各参数值最高,火力楠、红花荷次之,降香黄檀和格木各参数值均较低;除水分利用率外,树高与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幅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各珍贵乡土树种间光合能力差异明显,红椎光合能力强,火力楠、红花荷光合能力次于红椎,格木、降香黄檀光合能力相对最弱。光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5种珍贵乡土树种生长,光合能力强的树种生长表现好。  相似文献   

5.
为给兔眼蓝莓品种筛选提供参考,选取‘粉蓝’、‘梯芙蓝’、‘灿烂’、‘芭尔德温’4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对其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芭尔德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最高,‘梯芙蓝’最低。4个兔眼蓝莓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5—7月较高,11月最低;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11月最高,5—7月较低。‘芭尔德温’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灿烂’最低;‘灿烂’的平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最大;‘粉蓝’和‘芭尔德温’的平均蒸腾速率低于‘梯芙蓝’和‘灿烂’;‘粉蓝’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芭尔德温’,‘梯芙蓝’最低。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综上,4个品种光合特性差异显著,在不同季节其规律性特征不一致。‘芭尔德温’的净光合速率受季节影响较小,且有较大生长量;‘粉蓝’和‘芭尔德温’具有较好的节水性和耐旱性,并且在同化作用下积累干物质能力比‘梯芙蓝’和‘灿烂’强;兔眼蓝莓在5—7月具有较强的光合性能,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是影响兔眼蓝莓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桉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作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6个桉树人工林高产无性系的苗期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叶桉净光合速率与光强呈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关系,光响应的饱和点为1967 7μmol·m-2·s-1。桉树无性系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不同无性系各项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差异显著,尾×巨桉、尾×细桉等生长量较好的无性系较尾×赤桉和尾叶桉无性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光合能力更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三者日变化进程较为相似,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则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蒸腾作用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苹果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能适用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喷施的叶面肥配方,从而为当地苹果树的合理施肥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4种配方叶面肥的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就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对各处理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除了配方Ⅱ叶面肥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含CK)的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蒸腾速率(T_r)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_2浓度(C_i)均呈不规则的"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15:00时左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WUE、T_r与G_s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C_i与L_s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P_n与T_r、G_s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光合参数特征向量值的绝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WUE、L_s、P_n、G_s、C_i和T_r;从此6个光合参数中提取出了特征根 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达95.592%;根据综合评分可知,各配方叶面肥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配方Ⅰ配方Ⅳ配方Ⅱ配方Ⅲ CK。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杏树对高温、干旱、低海拔生长环境的适应特性,为早熟杏高效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苏勒坦杏'和'小白杏'为试材,采用Li-6400光合仪及FMS-2脉冲调制式荧光仪,于2019年6—9月的高温季节对'苏勒坦杏'和'小白杏'叶片的光合及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趋势进行了观测,同时对杏园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结果】6月份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R_(SWUE))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月份的测定值,7月测定的蒸腾速率(T_r)最高。除了'小白杏'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在9月呈"单峰"曲线外,其他月份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曲线,且其光合"午休"现象均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7月份两个品种的光化学猝灭系数(C_(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最大荧光(F_m)、最大能量转换效率(F_v/F_m)、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等指标的测定值均最低,而其非光化学猝灭系数(C_(NPQ))和初始荧光(F_o)的测定值均最高,且与其他月份的测定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说明7月份两个杏品种的PSII光系统的受害程度均最高。两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R_(SWUE))、光合有效辐射(PAR)均呈正相关,而与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限制值(L_s)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与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杏树以热耗散的形式释放出过剩的能量来适应强光环境,提高蒸腾速率,从而降低叶片温度来适应高温环境;与'小白杏'相比,'苏勒坦杏'的抗光抑制能力更强,更能适应高温、强光环境。  相似文献   

9.
以一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播种苗为试材,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分析了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钱柳苗P_n、T_r、G_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30和13:00,Ci的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低谷出现在11:30;P_n与G_s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T_r呈显著相关(P0.05),与其它参数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光补偿点为14.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20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32μmol/(m~2·s);影响青钱柳光合生理参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T_a)。  相似文献   

10.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9个梨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栽植的梨品种进行光合特性的比较,以期为当地梨的选育和引种提供参考。以9个梨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光合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梨品种的光合指标存在差异性,‘南果’的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最大;‘软儿’的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小,‘尕吊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大、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最小;‘皇冠’的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最大、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气压亏缺(VPD)最小。(2)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气压亏缺(VP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综合比较,‘南果’‘皇冠’和‘绿早酥’的光合能力较强,但耗水量大,耐旱性弱;‘软儿’‘尕吊蛋’‘香梨’‘茄梨’的光合能力一般,但耗水量少,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现象普遍,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已成为亚热带地区研究的热点生态学课题之一。以亚热带珍贵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对象,探讨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刨花楠净光合速率(P_n)、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_r)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田间持水量为40%)的刨花楠的P_n、LCP和T_r会明显下降,与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80%)相比,P_n下降了52%,LCP下降了72%,T_r下降了38%;而水分对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2)不同氮磷添加对P_n、LSP、LCP、G_s、C_i、WUE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光皮树不同无性系苗木气孔及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光皮树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光皮树不同无性系苗木的气孔特性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无性系之间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密度变化幅度显著大于气孔长度与宽度;无性系之间气孔长度和宽度的变化呈正相关,与气孔密度呈负相关;不同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存在显著差异,但胞间CO<,...  相似文献   

13.
林木耗水特性是森林生态学领域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项研究是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不同年龄(Ⅰ度竹、Ⅱ度竹、Ⅲ度竹)的毛竹在其快速生长期(3-5月)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其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气孔导度),对其水分利用动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水分利用效率(WUE)在快速生长中期最高,前期其次,后期最小;Tr在快速生长中期最小,前期其次,后期最大。(2)在相同生长期内,WUEⅡ度竹最大,Ⅰ度竹其次,Ⅲ度竹最差;而Tr随着竹龄增加逐渐减小。(3)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因子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胞间CO2浓度、光强、大气湿度、气孔导度、大气温度、大气CO2浓度;蒸腾速率影响因子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气孔导度、光强、大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研究结果将对毛竹的固碳机制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连翘叶片光合速率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朗无风条件下,连翘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2:00时,为13.27μmol CO_2.m~(-2).s~(-1);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也为一单峰曲线,峰值也出现在12:00时,为3.38μmo H_2O.m~(-2).s~(-2)。影响连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相对湿度等。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大气CO_2浓度、胞间CO_2浓度、大气温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可达0.999999。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刨花润楠苗期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轻度干旱(LS)对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及重度干旱(SS)均使刨花润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生长显著下降(P0.05);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0.05);在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2种矾根属植物在重庆地区的引种适应性,使用LI-6400光合仪于2017年8月8日对"紫色宫殿"和"薄荷朱丽普"2个品种矾根属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第一个波峰出现在上午10时或12时,第二个波峰出现在下午4时或5时,波谷则均出现在下午2时左右;"紫色宫殿"在波峰处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薄荷朱丽普"。2种植物的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则有所差异。"紫色宫殿"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多峰型,而"薄荷朱丽普"的水分利用效率呈双峰型,"紫色宫殿"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高于"薄荷朱丽普"。综合以上结果,2种植物均能适应重庆地区环境,"紫色宫殿"的适应性略强于"薄荷朱丽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油桐二代优树及控制授粉子代光合效率及其光合特性参数之间的差异情况,从而筛选出高光效的品种,以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的不同品系二代优树及控制授粉子代植株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油桐二代优树光合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利用聚类分析,可将12个不同种源的二代优树划分为3类,其中,‘红岩3号’‘五家铺26号’‘五家铺35号’‘芦溪2号’‘五家铺42号’‘西岐1号’和‘红岩4号’的光合特性均较优;(2)不同优树自交、杂交子代的光合特性之间有所差异,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3)油桐主要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间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4)影响油桐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生理指标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地理种源映山红的生长适应性区别,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映山红品种,对不同种源的映山红进行了光合特性测试,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探讨主要环境因子对映山红光合作用的影响。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映山红的光合作用,比较分析了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光能利用率(LUE)和水分利用率(WUE)等方面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种源间的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江西种源的生产能力和消耗能力都较低,适应性较差,湖南种源表现一般,安徽种源则表现出明显的"高利用、高生产、低消耗"特点,具有最高的P_n、LUE、WUE和较低的T_r,因此安徽种源可作为具有优良生长适应性的资源,在长沙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无性系油茶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赣州油1号、赣州油2号、赣州油3号、赣州油4号、赣州油5号,共5个10年生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测定其光合特性,研究5个"赣州油"优良无性系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5个"赣州油"优良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果实成熟期的日变化曲线大体一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无性系间,只有水分利用效率在无性系间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光响应曲线都是平滑上升曲线。  相似文献   

20.
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然高温胁迫,研究了高温对20个鸡爪槭品种叶片形态、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等参数的影响及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并以耐热性指标隶属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个鸡爪槭品种的耐热性存在明显的差异,d1118和c1116是耐热性最强的2个品种,经过自然高温处理没有出现热害症状,y1106、y1107和x1119耐热性最差,其余品种介于2者之间;多数品种经热处理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显著(P0.05),表现出明显的气孔抑制;品种d1118高温处理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增加,表现出极强的高温适应性;品种j1123高温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属于典型的非气孔抑制;高温引起的叶片热害症状与光合参数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与蒸腾速率的相对变化值有显著(P0.05)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