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物品种资源》2012,(7):71-71
近年来,新疆自治区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从2008年的46万亩增加至2012年的85万亩,年均增长16%,目前已占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2.
邵思金 《玉米科学》1996,4(1):029-032
玉米姊妹系改良单交制种技术的应用邵思金(云南保山地区农科所,保山市678000)利用姊妹交种子配制改良单交种是近年来国内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上一项重大技术改进。1992年我国玉米改良单交种推广面积已达30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玉米格种面积的10%。大量实...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河西地区气候干燥,光、温、水资源与玉米生产进程同步,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区。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所产玉米种子子粒饱满、纯度高、商品性好,已成为我国玉米杂交制种的优势生产基地,常年制种面积达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近60%,已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最具竞争力的制种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拥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在玉米制种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常年制种面积在3万hm2左右.制种产量达到15万t以上。新疆杂交玉米制种主要分布于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山前平原或洪积扇。以及伊犁河谷的地方乡镇和兵团农场.南疆的阿克苏等地。这些制种基地土层深厚.水源和灌溉条件较好.〉10℃的积温3200℃左右.适合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制种产业是酒泉市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随着制种产业的迅速发展,制种基地不断扩大,2011年酒泉市肃州区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达16533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其中杂交玉米制种9867hm^2,瓜类、辣子、西红柿、洋葱、豆类、萝卜、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路子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市是浙江省杂交水稻主栽地之一,杂交晚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多公顷,占晚稻面积的86%左右,占全省晚杂面积的20%,杂交早稻种植面积居浙江省各地市首位。建立稳定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对发展本市的粮食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市杂交水稻制种最高面积曾发展到2700多公顷,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23万公斤,种子自给有余,还向外地供种。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由于制种的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的制种积极性下降,原有的一些制种基地纷纷解体,导致制种面积大滑坡。低谷时全市制种面积仅170hm2,总产种子32.98万公…  相似文献   

7.
母本带叶去雄对玉米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峰  张伯东 《杂粮作物》1999,19(3):30-31
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去雄是保持制种纯度的关键技术环节,如达不到要求标准,就会造成种子质量下降。因而,在杂交玉米制种的过程中,改进母本去雄的方法,对提高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和产量起到很大作用。1改进杂交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的方法改进玉米制种田母本去雄,过...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制种的主要问题不外乎纯度、产量和抗病性。纯度不好 ,种子部门受损失 ,而植株抗病性差 ,产量水平低 ,收入少 ,农民有意见 ,如何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过去人们多注意隔离安全 ,去杂去劣彻底 ,抽雄及时 ,脱粒清选认真。而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提出玉米制种保证质量的几项新措施。1 玉米制种避免播种重茬地重茬地乃指前茬作物仍是玉米制种田的地块。春播玉米一年一季 ,春种秋收 ,人们在收获玉米时 ,或多或少 ,有意无意总要给地里遗留若干个玉米穗和籽粒 ,第二年春天 ,当条件适宜时这些玉米便发芽出土 ,与制种玉米同步生长发育 ,并混…  相似文献   

9.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降水量60—610mm,蒸发量1400~3010mm,日照时数2200-3030h,无霜期85~165d。其生产的种子子粒饱满,光泽度好,千粒重高,商品性优。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常年制种面积达6万~7万hm2,年产种子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5%以上。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玉米制种花期常遭受高温干旱、阴雨等不良气候的影响,造成空秆、缺粒、秃顶,致使产量下降、质量变劣,制约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如何改善玉米制种的胁迫条件,提高结实率,确保制种效益和质量,应成为河西地区玉米制种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玉米种子也转变为商品进入经济市场。所以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的产量,提供大量优质的杂交种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研究选择优良杂交组合,采用新的种植方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母本株数,科学的田间管理等综合性技术途径,可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收到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玉米是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在我国现有的耕地中,玉米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1/5.玉米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玉米主产区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年玉米产量达到1.2亿t.播种面积和玉米产量都处于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12.
玉米制种花期预测及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举林  苏波 《杂粮作物》1999,19(1):25-26
在杂交玉米制种中,父母本能否协调生长,达到花期相遇良好,这是杂交玉米制种成败的关键,因此,正确搞好花期预测,采取积极调控措施,对保证杂交玉米制种成功,提高制种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花期不遇或相遇不良的原因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造成花期不遇或相遇不...  相似文献   

13.
肥料三要素对玉米杂交制种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华  孙杰  杜永江 《玉米科学》2002,10(Z1):082-085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玉米杂交制种的缺少氮、磷、钾肥条件下,与氮磷钾充足条件相比较,其种子产量,幼苗生理素质、叶面积指数(LAI)、净同化率(NAR)、光合势、子粒灌浆速度以及植株体和子粒中氮磷钾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肥料中的氮磷钾三要素对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生理学机制在于这些营养元素能够显著地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的幼苗生理素质、光合作用、物质形成与积累、养分吸收与存贮,从而影响制种产量.这种因缺乏某些主要营养元素而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生长发育和生理机能,最终导致种子产量变化的机制符合植物生理学关于"主要营养元素作为植物体内成分并调节植物生理功能"的一般原理,为完善玉米杂交制种的施肥技术,提高其施肥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影响玉米杂交制种纯度的原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琴英 《玉米科学》2003,11(Z1):070-071
目前,我国玉米制种有关的主要问题是自交系不纯,制种时隔离区达不到要求,去雄不彻底对杂株清除不干净等.这样制出来的杂交种子纯度偏低,因为种子纯度是影响增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高纯度的自交系把好制种质量关,是提高玉米杂交制种纯度及产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1990~1994年,以两个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探讨了提高制种杂交率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平丘区秋播制种条件下,不育系的不育度在70%以下,平均制种杂交率为62.0%,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难以筛选到秋播制种的适宜区域。(2)采用平丘区晚直播制种途径,不育系的不育度可提高到90%以上,但制种亲本个体发育不良,综合性状差,制种产量受影响。(3)高海拔区(2600~3200m)春播制种途径,其制种杂交率达93.0%以上,两年制种产量达到607.5~1939.5kg/hm2,平均1298.3kg/hm2,超过平丘区秋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山东、辽宁两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玉米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良种面积大,单产高。辽宁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2111万亩,良种面积占95%以上。其中丹玉13号达1500多万亩。沈单7号、铁单8号等良种面积近500万亩,平均亩产370kg左右。山东省1990年玉米种植面积3597万亩,杂交一代种植面积达3442.3万亩,占95.7%。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与易制种相关的农艺性状、典型制种高产田的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表明,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具有良好的易制种特性,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大幅高于先玉335,与郑单958相当或略高。按单位面积有效商品子粒数计,京科968玉米品种较郑单958和先玉335具有明显优势。先进的育种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是易制种京科968等系列玉米品种选育成功的关键,集成和优化制种关键技术措施是其实现高产高效制种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宁都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30多年历史.1996年被列为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种子产业是宁都县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一项高效产业,曾为县乡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近年来.宁都县制种基地农户对杂交水稻制种积极性不高.制种面积难落实.种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适于云南高原麦区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以云杂3号(C49S-87/98YR5)、云杂5号(K78S/01Y1-1069)为材料,在1997-2005年大面积生产制种中,对与制种纯度和产量相关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制种实践及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极显著地影响制种产量,云杂3号、云杂5号的最佳父母本行比分别为2:8和2:6;对于C49S-87,为确保制种纯度和制种产量,制种以利用前3个分蘖穗为宜;叶龄、叶枕距、幼穗长度等均可作为制种中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的形态指标;不育系C49S-87和K78S的制种实践表明,不育系本身的育性参数和异交结实性对建立高效制种技术起决定性作用。2003年以来,已建立了一套基于K78S的简易、高效、低成本的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制种产量稳定在3750kg/hm。(不含该面积上的父本产量),制种纯度稳定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