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以‘黑媚娘’西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70、75、80℃温度下分别处理24、48、72 h,研究不同干热处理对西瓜种子活力及细菌性果斑病灭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灭菌效果明显增强,‘黑媚娘’西瓜种子在70℃72 h、75℃72 h和80℃72 h处理对种子表面的灭菌率分别高达90.6%、99.4%和100%。70℃干热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特性、发芽势均没有影响,75℃、80℃处理降低了西瓜种子活力,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各干热处理后的种子在老化3 d后,活力大大降低。干热处理温度越高,种子萌发活力会相应地降低。因此综合分析干热处理对种子活力及灭菌效果的影响,70℃72 h处理是适宜于西瓜种子细菌性果斑病干热灭菌处理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
以葫芦和南瓜种子为材料,比较了68、72、75、80℃4个干热处理温度条件及6℃和常温2种种子保存条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栽培试验检测了种子干热处理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80℃的温度处理种子72 h后,不会影响葫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显著降低了南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高温干热处理后,3个葫芦品种的种子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5个月后,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下降;2个南瓜品种分别在常温和6℃下保存12个月后,除68℃和72℃处理的南瓜京欣砧2常温保存种子的发芽势以外,其他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下降。通过3 a 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田间试验,不同带毒率的葫芦砧木种子经过72℃干热处理72 h后,嫁接西瓜在田间均未发生CGMMV。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葫芦科作物种类,甚至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不一样;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CGMMV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野生西瓜种子萌发率低和发芽不整齐的问题,以河沙为引发基质,研究了基质湿度和引发温度、时间对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野生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显著缩短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引发温度对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而基质湿度和引发时间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基质湿度、引发温度和时间对野生西瓜种子活力既有单因子效应又存在交互效应,适宜引发条件组合是:基质相对含水率75%、引发温度6℃、处理时间9 d。引发处理后,种子电解质泄露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温及干燥在播种前处理种子,对于提高种子的吸水力、发芽率和产量效果很显著。本试验是研究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材料为睢县狗伸腰晚熟南瓜。试验分30℃、40℃、50℃、60℃四个处理,在温箱内处理种子四小时后,即进行浸种催芽,然后直播大田。每种处理均为100粒,重复两次。共经两年。试验结果如下: 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南瓜种子干热处理对其萌发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较对照高(表1)。  相似文献   

5.
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引发处理试验,研究其对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苗期生长的影响,引发过程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处理种子保存过程中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速度和整齐度,提高了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率,还提高了出苗速度和幼苗特性,增加了幼苗质量和胚轴长度。引发处理的效果与种子自身及处理条件相关,处理后的干燥速度对引发效果影响极大,过快、过慢都会降低引发效果。将处理后的2个西瓜品种的种子与未处理的种子一起放在4℃或室温下保存约1年,种子活力未发生明显变化,引发效果得到保持。对引发方法的选择、引发效果的影响因素、引发与种子健康的关系以及商业应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热处理的不同温度和时长对黄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以碧玉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长显著影响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干热温度100℃,时长12 h、24 h、36 h均显著抑制黄瓜种子的萌发,干热温度75℃、时长24 h,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较高,分别为86%和96%;用干热温度75℃、时长24 h处理的种子育苗,黄瓜的茎粗、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黄瓜的畸形果率仅为3.92%,且未发生病毒病;干热处理还可有效钝化黄瓜种子携带的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7.
选择5个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对其进行干热处理,以未处理同品种南瓜种子为对照。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出苗率等,探讨干热处理对不同南瓜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对于不同品种的南瓜种子的影响不大,干热处理会使南瓜种子水分有缺失,但在处理结束后,水分会慢慢恢复,且处理前后的南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等都没有因为干热处理而产生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十大技术之七(二) 西瓜甜瓜病毒病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西瓜甜瓜病毒病种类、症状西瓜花叶蕨叶;甜瓜花叶;西瓜幼苗绿斑驳花叶;西瓜成株绿斑驳花叶;西瓜果实倒瓤;甜瓜黄化;甜瓜褪绿黄化;西瓜褪绿黄化;甜瓜叶片坏死斑点;甜瓜整株坏死斑点;甜瓜叶片黄化斑点;甜瓜整株黄化斑点;甜瓜皱缩卷叶。2防控措施2.1种子处理种子于70℃热处理144 h,能有效去除甜瓜种子携带的MNSV,且不影响种子萌发;用10%磷酸三钠处理种子3 h,或用0.1 mol·L-1HCl处理种子30 min。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防控:做好种子健康繁育、病毒检测,种子干热处理72  相似文献   

9.
以伞形科难发芽蔬菜茴香种子为试材,设40、60、80、100℃共计4个干热处理温度,以常温(25℃)为对照,在恒温干燥箱中分别烘干2、4、6、8、10、12h,进行干热处理,测定茴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探讨最佳茴香干热处理温度与时间,为茴香高效、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茴香种子在干热处理温度为60℃时,茴香种子各萌发指标均达到最大值,是该试验筛选的最佳干热处理温度,且与对照达到P0.01差异极显著水平;干热处理时间对茴香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12月间从新疆西域集团质检室取西瓜、甜瓜、南瓜共17个品种种子进行了高温处理试验。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种子对温度敏感度差异显著:其中部分有籽西瓜和南瓜品种种子对温度不敏感;而无籽西瓜种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芽率迅速下降;不同甜瓜品种种子对不同温度变化反应不一;大部分参试样品在大于70℃高温后发芽率呈降低趋势,而在56℃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变化不大,一般不影响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1.
PEG引发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萌芽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能力,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常规生产上无籽西瓜浸种时间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马凯慧 《长江蔬菜》2013,(24):50-51
以葫芦种子为试验材料,针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耐热的特性。设置多个温度梯度对葫芦种子进行干热处理,然后比较种子的发芽率,得出35—50—60℃、35—50—70℃、35—50—72℃处理的发芽率较高;结合发芽率与杀毒效果,选用35—50—72℃作为最佳处理温度,将此温度下处理的种子播种后取幼苗期真叶.ELISA检测不带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因此,得出能有效降低黄瓜绿斑驳病毒致病力并且对种子损伤较小的种子干热处理条件为35—50—72℃。  相似文献   

13.
以中蜜1号甜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干热处理对甜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温度及时间对甜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80℃、24 h处理后甜瓜幼苗的植株高度、茎粗度、地上部分干质量和鲜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和鲜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甜瓜叶片中的POD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80℃、24 h处理是甜瓜种子较为理想的干热处理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对种子传播病毒的灭活效果,试验以番茄、辣椒、甜瓜、南瓜种子样本中被番茄花叶病毒(ToMV)、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瓜病毒(CMV)感染的种子为研究对象,经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试选择出研究材料,采用7种病毒失活处理方法,分别为醋酸、过氧化氢、盐酸、次氯酸钠浸种,干热处理,温汤浸种和臭氧熏蒸处理。结果发现,能有效减少病毒浓度的处理为盐酸浸种、干热处理、温汤浸种(65℃)和臭氧(10 g/m3)处理,分别能将种子传播病毒的浓度平均降低51%、50%、42%和32%。其他灭活方法治疗效果较差,病毒浓度平均降低了12%~27%。盐酸浸种和干热处理是最有效的方法,对种子出芽率和活力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适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籽南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时间和基质含水量对黑籽南瓜种子引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引发处理能明显提高黑籽南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减少种子平均发芽天数;基质引发温度明显提高幼苗干鲜质量和根体积等,而基质湿度对幼苗生长性状影响不显著。黑籽南瓜种子基质引发处理以5℃、基质湿度65%时激发种子活力的效果最好,在不同基质引发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改变引发持续时间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6.
匙叶翼首草不同海拔地区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海拔地区匙叶翼首草种子在不同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最佳的发芽温度、光照等条件,为了大田生产的种子发芽和育苗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处理下,不同海拔地区的翼首草种子经过50℃水浴处理20 min,在暗培养箱25℃恒温下培养,都能极好地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同时,在发芽与育苗试验中选用甘南碌曲双岔海拔较低地区的翼首草种子,种子的活力最高,引种驯化与人工栽培更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7.
马辉  马国良  姚仑 《长江蔬菜》2011,(12):34-37
研究了0~500 mg/L青霉素溶液对常规和老化雪里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对雪里蕻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鲜干质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雪里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不同浓度青霉素对雪里蕻老化种子活力恢复和提高有改进作用.其中300 mg/L青霉素处理的老...  相似文献   

18.
以当年采收的荸荠种子为材料,探讨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低温层积、摩擦去种皮、98 %浓硫酸浸泡、热水浸泡、不同浓度GA3和6-BA浸泡、不同贮藏方式、不同发芽温度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品种等对荸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荸荠种子4 ℃低温水藏48 d后,98 %浓硫酸浸泡10 min+40 ℃水浸泡50 min对提高荸荠种子发芽率效果最好;发芽温度以25 ℃最好,30 ℃下种子不发芽;贮藏方式以湿沙藏最好,其次是水藏;种子在部分光照条件下发芽较好,黑暗条件下发芽率较低,不同品种之间以沙洋荸荠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发芽率,缓解吸胀冷害对菜豆种子的伤害。以低温敏感型菜豆"热那亚"种子为试材,设置CK(常温对照)、LT(4℃低温处理)和LT+Put(4℃低温处理时加入1 mmol·L^-1的腐胺(Put))3个处理,研究外源Put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冷害下,外源Put处理后LT+Put组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LT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7.12%、124.21%和191.99%;LT+Put与LT处理相比细胞膜透性下降,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O2^-、H2O2和MDA含量增加。说明外源Put的施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直接或间接调节ROS清除系统来提高菜豆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