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多数规模猪场,每逢冬季保育舍小猪就出现成活率下降的现象,部分猪场甚至发生大的疫情。众所周知,猪的成活率是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猪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水平。余旭平等的研究(2005)表明,生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养猪场保育断奶仔猪的猪床一般有三种:普通地面保育猪床、低位网上保育猪床和电(水)热式保育温床,普通地面保育猪床在此不做介绍。低位网上保育猪床,是离开地面40~50 cm,采用漏缝地板,冬季在漏缝地板的局部区域设加热装置,漏缝地板可以避免仔猪遭受污染和水泥地面对仔猪腹部的冷刺激,保育仔猪效果好,成活率比较高。电(水)热温床保育仔猪效果好,但用电、用煤量大,费用昂贵,若是在养猪效益不好的猪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着重对仔猪死亡防制的研究以提高仔猪成活率,从沙洋某猪场于2005年5月-2006年3月对仔猪死亡的调查资料显示仔猪的死亡比例最高为75.83%,保育猪为24.17%。同时对死亡的分布规律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先天性发育不良,管理与护理不当,疾病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控制仔猪死亡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的相应对策。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制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采用环境自动控制技术(冬季热风炉采暖,夏季湿帘-风机降温)的试验分娩舍、保育舍和相应的对照舍(冬季火炉采暖,夏季自然通风降温)进行了环境对比试验,以及环境因素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试验舍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对照舍;试验舍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冬季、夏季分别为96.37%和95.36%,比对照舍分别提高4.28和6.97个百分点;冬季试验舍保育猪的平均育成率为98.09%,日增重0.409kg/(d·头),分别较对照舍提高5.27个百分点和30.67%,料肉比为1.472:1,下降13.25%,而夏季湿帘风机系统对保育舍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多数规模猪场,每逢冬季保育舍小猪就出现成活率下降的现象,部分猪场甚至发生大的疫情。众所周知,猪的成活率是规模猪场生猪出栏率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猪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水平。余旭平等的研究(2005)表明,生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加强保育舍生态环境的管理可提高规模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保育猪的管理与保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仔猪极易受饲料、免疫、环境、母猪体况、断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低、抗病力下降、仔猪成活率低、生长发育迟缓、增重减少,因此必须根据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生理特点,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才能提高保育猪的日增重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隔离二点式饲养模式与传统一点式饲养模式相比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笔者对河南省的开封市、许昌市、洛阳市、新乡市4个不同地区8个规模化商品猪场的哺乳仔猪、保育仔猪和生长育成阶段仔猪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采取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其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育成阶段仔猪成活率均明显高于采取一点式饲养管理模式的规模化猪场。说明隔离二点式饲养管理模式对于猪病防控和提高仔猪成活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冬季天气非常寒冷,仔猪的成活率很低,也就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怎样提升冬季其仔猪的成活率,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篇文章的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了在冬季影响其仔猪的成活率的主要原因是疾病的发生率、生存的条件与猪的饲养管理等等。1影响冬季其仔猪成活率的主要因素1.1仔猪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在寒冷的冬季,胃肠炎与腹泻是影响其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疾病,除此之外还有口蹄疫和猪瘟  相似文献   

10.
仔猪在保育阶段是受应激影响最多的时期,如断奶、 转群、 调栏、 换料、 环境变化、 免疫等,导致保育仔猪死亡率高,而目前规模猪场普遍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笔者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从猪场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保育仔猪的细节管理来减少应激,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保育仔猪是指断乳至60~75日龄的仔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另一重要生产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成活率、增重率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哺乳仔猪群、保育群、育成群各月死亡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冬季低温对哺乳仔猪群、保育群死亡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夏季高温的影响。冬季低温对保育群的死亡率影响最大,而对育成群几乎没有影响。夏季高温对不同猪群的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不同猪群对温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及持续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哺乳仔猪群、保育群、育成群各月死亡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冬季低温对哺乳仔猪群、保育群死亡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夏季高温的影响。冬季低温对保育群的死亡率影响最大,而对育成群几乎没有影响。夏季高温对不同猪群的死亡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不同猪群对温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及持续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用环境自动控制技术(冬季热风炉采暖,夏季湿帘-风机降温)的试验分娩舍、保育舍和相应的对照舍(冬季火炉采暖,夏季自然通风降温)进行了环境对比试验,以及环境因素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试验舍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对照舍:试验舍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冬季、夏季分别为96.37%和95.36%,比对照舍分别提高4.28和6.97个百分点:冬季试验舍保育猪的平均育成率为98.09%,日增重0.409kg/(d·头),分别较对照舍提高5.27个百分点和30.67%,料肉比为1.472:1,下降13.25%,而夏季湿帘风机系统对保育舍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养猪生产中,死亡率高的阶段集中在仔猪期,尤其保育阶段。提升养猪效益,必须要自仔猪的健康着手。文章阐述仔猪保育目标,介绍仔猪保育管理规程,汇总仔猪保育期的几个关键点控制,为科学养猪,提升仔猪成活率,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仔猪成活率一直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冬季,气候寒冷,疾病多,仔猪的成活率低,使养猪业的效益降低。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冬季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哺乳仔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哺乳期饲养管理中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冬季,仔猪面临更多环境风险,应多措施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1冬季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1.1忽视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出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3d,死亡率约占60%~80%。因管理不当导致  相似文献   

18.
影响保育猪生长和成活率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顺 《畜牧市场》2010,(11):50-50
笔者近来接触饲喂20~50头母猪的养殖户较多,发现仔猪在28~35天断乳后至70天的成活率不足80%、体重不足20kg,并且僵猪不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影响保育猪生长和成活率的三大因素。由于保育猪脱离母源抗体的保护,加上仔猪的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因此断乳后的营养应缴、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综合症,圆环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力低下就成为影响仔猪生长和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保育期仔猪的养护,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母猪饲养管理、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为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