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文彬  阮橙 《内陆水产》2008,33(3):10-11
王金龙是湖北省英山县方咀乡白羊山村村民,2003年他开始经营白莲河近13.3hm^2的小皮垅库汊,“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简单呆板的经营方法,使得他连年亏损,血本无归。近年来,在该县水产局及科协等科技部门的大力帮助下,他不断转换经营思路,提高养殖技术,走“主养花白鲢、套养名特优、多种经营一起上”的综合开发之路,从一个家徒四壁的穷光汉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家庭,2007年他的水库成鱼产量达到2万多kg,产值达15万元,家庭纯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被誉为该县科学养鱼大户。谈及成功的经验,他笑眯眯道出了他的致富经。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北闸村袁同大 ,头脑灵活 ,善于钻研 ,从种植蔬菜转向“特种水产”养殖 ,利用2口面积分别为820 和720 的池塘 ,采取集约化经营 ,同一池塘年内分别养殖罗氏沼虾 ,囤养商品虾和培育早繁苗幼蟹 ,获得了惊人的效益 ,为小型池塘开发利用探索了新的模式。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一年时间养殖罗氏沼虾450kg ,产值14400元 ;贮养罗氏沼虾978kg ,增加产值15679元 ;培育Ⅴ期以上幼蟹98万只 ,产值17.64万元 ,合计总产值20.65万元 ,扣除苗种、饲料、工资等费用外 ,获纯利9.29万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小型水库水产养殖资金投入加大,水库养殖逐渐从人放天养转向半精养、精养,出现了水库养殖池塘化精养趋势,水库养殖和捕捞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鱼种放养密度、饲料肥料用量逐年提高;库湾养鱼、“三网”养鱼、鱼蟹混养、施肥种草养殖和立体综合养殖等技术逐渐被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捞、饲料诱捕、定置地笼等捕捞方法被采用,提高了库鱼回捕率。水库经营模式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集旅游、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和观光渔业等也在一些小型水库出现。根据目前小型水库养殖现状,要提高经济效益,应从以下技术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4.
家庭小水体养殖是指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利用“四边地(山沟边、屋边、田边、路边)”、庭院内外空隙地、山区凼子等闲置资源进行水产品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养殖面积从几平方米到一两百平方米不等。20世纪80年代,全国不少地方曾提出把开展家庭养鱼作为解决广大群众吃鱼自给的一条重要途径,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家庭小水体养殖一度蓬勃兴起。随着群众“吃鱼难”问题的解决、池塘养殖和淡水大水面养殖的兴起,这一养殖方式已不再作为渔业主管部门关注和推广的重点。然而家庭小水体养殖在增加渔农民收入、提高就业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因此仍具推广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张祥 《内陆水产》2005,30(11):33-34
大通湖渔场现有养殖湖泊8270hm^2。因养殖优质鳙鱼而闻名省内外。自2000年年初分湖划块成立蜜蜂夹湖、大西湖和尼古潮后,成鱼养殖产量逐步提高。2004年4月通过体制转换.实行租赁承包.成立了3家水产养殖公司,鲜鱼产量再度攀升。经济增长效益十分明显.但是大范围、大水面流行性的鱼类病害已接踵而来.给渔业生产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与损失。2004年在“三家湖泊”经营养殖过程中.鱼病虽然没有蔓延开来.但鱼类发病迹象已有所凸现。越冬囤养和围养的鱼种因运输、机械攒伤、生物敌害及水霉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鲟鱼养殖在国内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多数采取工厂化饲养方式,其生产经营成本明显偏高,不利于推广。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养殖成本,作者于2004年在浙江省东阳市横锦水库进行了网箱养鲟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密山市和平乡新建村王力鱼种场,池塘面积76亩,前几年一直主养常规品种,加之经营单一、管理松散,效益平平,曾一度出现亏损局面。对此他动脑筋、想办法,走出去参观学习考察,请进专家来场指导,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养殖品种结构,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搞养殖、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业,2002年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鱼类饲养期短,仅130~150天。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采取的是春放秋捕,养殖效益不高。近年来,我省推广了一年养“两茬”鲤鱼技术,也称鲤鱼复养技术,实现了商品鱼淡季上市,鱼卖价高,养殖效益高,一般每亩可盈利2000元左右,比我省传统的春放秋捕养殖方式效益要高1倍以上。2000年,我省一年养“两茬”鲤鱼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第一茬鱼养殖(商品鱼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20亩,池深2~3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  相似文献   

9.
姜希泉 《水利渔业》2006,26(6):73-74
改田筑库养殖水面2.6hm^2,按80:20养殖模式实施精养,2005年取得了总产24557kg、纯收入62423元、平均单产9445kg/hm^2、折合纯收入2.4万元/hm^2的高产量和高效益。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来,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以渔为主,种植(渔林、渔果、渔草、渔菜)、加工(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渔鸭、渔鸡、渔猪、渔牛)相结合的立体养殖、综合经营体系,使单一渔业发展成为多元化养殖生产结构(以下简称多元化养殖)。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如万亩鱼池建万头猪场;十万亩大水面与百万只鸡场结合;千亩水库养万只鸭。很多学者对这种综合了农业各业的养殖模式给予很高评价,将其称为“复合生态养殖系统”。在理论上总结是模拟生态学原理而组建的一种立体生产系统,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的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养殖专业户颜可林,是浙江省黄岩县黄琅乡白果村的养殖能手,他养过蛏子、泥蚶、牡蛎。近年来,他专心养殖紫菜,并年年夺得高产,第一年养了3亩涂面,平均亩产152.5公斤,平均亩净收入850元。1984年增养到4.1亩涂面,产量冠全村。去好八月初四,又在自己承包的海涂上播下了紫菜苗。长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  相似文献   

12.
谢营梁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5):35-35,31
2009/10年在CCMLR水域上报的今年,该县将与国内水产养殖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合作,引进推广大闸蟹养殖先进技术,开展大闸蟹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在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出“养大蟹、养特供蟹、养有机蟹、养跨季节蟹”,实施大闸蟹精品养殖,推广大闸蟹无公害养殖和生态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市稻田养殖发展较快,19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16.95万亩,其中稻田养蟹9.4万亩,稻田养虾3.1万亩。由于稻田养殖户多半单一养蟹、养虾、养鱼,养殖水体未能充分利用,养殖效益难提高。1998年我们承担了淮阴市科委下达的“稻田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健康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全国鳖产量已达4.4万吨,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养鳖的“超级大国”。养鳖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相关研究、养殖技术的进步,现综述如下:一、养殖技术的现状与改革控温快速养鳖技术从试验到推广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历史,最早的是砖混结构、黑暗型温室,以后相继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水养鲑以挪威最多。自60年代中期开始,挪威许多大的海水养殖公司已从养殖虹鳟为主逐渐转为经营海水养鲑。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鲑的价格比海水养殖的虹鳟高一倍,但生产费用两者几乎一样。大西洋鲑个体较大,养殖周期为两年的大西洋鲑,在最后的6个月里可以使体重成倍增长,足可长到4-6公斤。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气候关系,我国有些地区海水养殖池塘仅下半年养1季,池塘闲置率高,且虾塘连年使用,塘底淤泥多,即使年年清塘,也回避不了虾塘富营养化问题,产量长期徘徊在200kg/667m2左右。近年来浙中有些地区养殖塘效仿农业轮作模式,实施“种养结合,虾瓜轮作”新模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所谓“虾瓜轮作”就是养虾业与种植业轮作经营,循环利用同一口虾塘。  相似文献   

17.
赫山区八字哨镇大湖村村民曾志云,从1993年开始从事特种水产养殖,将近十年历史。从2000年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养鱼、养鳖、养珍珠一体化。现拥有养殖水面80.4亩,其中甲鱼养殖面积11.4亩(种甲鱼池2.5亩,商品鳖养殖池8.5亩,温室0.4亩),珍珠养殖面积30亩,成鱼养殖面积39亩。2001年产商品鳖4200千克,产成鱼15吨,出栏生猪220头,产稚鳖9000只,养殖收入49.04万元,纯收入20余万元。另外,2000年吊养珍珠蚌4万只,3~4年后,珍珠养殖纯收入可在40万元左右。他家…  相似文献   

18.
何为 《科学养鱼》1996,(6):27-28
室内小水体养鳖试验为摸索室内小水体人工养鳖技术,提高其生长速度及成活率,发展家庭小水体养殖,笔者在1994年6月29日至1995年2月17日将近八个月时间,成功地在一个仅有4.7米'的小水池投放430只幼鳖进行了养殖试验,获得总重73.875千克,每...  相似文献   

19.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20.
乳山县白沙口潮汐电站位于乳山县南端,有海湾4,800亩,1983年由水电部水利工程综合经营公司以周转金形式在海湾西北端投资兴建了270.5亩养虾池,1984年开始试养,取得了初步经验。1985年逐步完善了水利工程设施,从5月19日放苗到10月5日收虾,养殖期136天,总产对虾30,885。2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