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果洛州草地害鼠现状及其对草地危害的调查以及历年来灭鼠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果洛州鼠害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主要原因:(1)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害鼠导致天敌死亡;(2)草场退化造成鼠害大面积发生;(3)经济利益驱动导致鼠类天敌被捕杀,害鼠天敌逐年减少;(4)气候变暖使鼠害繁殖特性发生变化。因此,对果洛州今后害鼠防治提出如下建议:(1)生物防治是主要防治措施;(2)巩固、扫残是有效控制害鼠的重要保证;(3)生物生态防治是长期、彻底控制害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1调查目的防治鼠害,首先必须对本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害鼠调查是鼠害预测预报基础,是制订鼠害防治规划及方案的科学依据。2调查准备以鼠害防治为目的的调查,一般包括鼠类的区系调查、数量调查、生态调查和危害程度调查。  相似文献   

4.
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种群数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布氏田鼠是锡林郭勒草原主要鼠种之一,是种群数量极不稳定种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过3次大发生:1972~1976年、1984~1988年、2003年至今;布氏田鼠数量变动经过低谷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一般上升期、下降期分别为2年,高峰期1~2年,低谷期7~12年.根据布氏田鼠数量变动规律,2005年为高峰期,2006年为高峰期后期,因此2006年春季数量较多,至秋季进入下降期.建议2006年春季开展大面积灭鼠,在锡林郭勒草原建立监测站,开展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5.
夏河县是全省主要的牧业县,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主要支流大夏河和洮河分别贯穿境内东部和南部。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它诸方面的原因,导致草原鼠害大面积发生。据最新调查统计,夏河县天然草原上的害鼠有三目十一科四十六种,鼠害发生面积达30万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59%,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为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危害面积达22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43.46%,其中高原鼢鼠危害面积14.67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8.97%,平均鼠密度为11~48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60只/hm2;高原鼠兔危害面积7.3万hm2,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14.49%,平均鼠密度为45只/hm2,严重危害区达到100只/hm2以上。在鼠害区平均牧草损失达30%以上,在严重危害区牧草损失达到60%以上,全县每年仅因草原害鼠采食损失的牧草可供10万个羊单位放牧一年。草原鼠类不仅采食牧草,与畜争食,更为严重的是通过挖掘洞穴,推土造丘,形成大面积“黑土滩”和“鼠荒地”。由于鼠类危害和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制约当地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三化”草场面积达45.3万hm2,占全县天然草地总面积的89.57%。其中,重度退化面积12.58万hm2,占退化面积的27.75%;中度退化面积2.15万hm2,占退化面积的71.03%;轻度退化面积0.554万hm2,占退化面积的1.22%。  相似文献   

6.
2007年4~10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郊区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对长爪沙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和布氏田鼠进行了种群数量动态和预测研究.根据2007年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已经建立的预测模型,分别对上述4种鼠2008年的数量作出预测:预测2008年上述两地长爪沙鼠数量均不多,不致形成危害;黑线仓鼠2008年春季捕获率为0.97±0.48%~1.49±0.59%,秋季捕获率为0.52%,也不会形成危害;2007年五趾跳鼠捕获率0.06%,预测2008年该鼠数量也不多,不会造成危害;锡林郭勒草原2007年布氏田鼠年捕获率为1.67%,预测2008年布氏田鼠数量仍处在低谷期,不会形成大面积危害,但局部地方,如锡林浩特市郊的草场春季可能增多,应作好防治的准备工作.建议建立草原鼠类数量长期监测点,开展预测预报,在鼠的数量上升之前采取主动防治措施,把鼠密度长期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实现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7.
若尔盖县草原鼠害严重,长期高密度危害,加剧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连续2年采取以生物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大规模防治,并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草原鼠害活动和密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平均密度下降41. 01%、27. 2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较防治前提高了3%~5%,每667m~2鲜草产量提高了约80kg。本文追踪调查后提出进一步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草原上栖息着50多种鼠,近20年来对草原形成严重危害的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和黑线仓鼠.积13年的定期监测,前两种鼠属于群居性且数量不稳定的种类,它们的变动规律是遵循低谷-上升-高峰-下降四个时期,其中在后三个时期的第一年能形成危害,对草原的危害是阶段性的;黑线仓鼠数量变动比较稳定,但有年度差异,数量高峰期可在局部地区造成危害.切实施行以生态控制为主、药灭为辅和长期监测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把草原鼠害长期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9.
草原鼠虫、毒草是危害草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为加强预测和防治受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委托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于1990年11月15日~30日,在兰州举办了全国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培训班,来自我国北方11省、区的23名学员就中国草原主要鼠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鼠害优势种类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鼠害预测预报技术规程,综合防治原理及其方法,草原昆虫学基础理论,草原蝗虫、草地螟,地下害虫等灾  相似文献   

10.
刚察县鼠害防治工作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玉梅  卢华 《青海草业》2007,16(1):49-50,58
鼠害的危害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刚察县在实施《刚察县“无鼠害示范区”项目》的基础上,又连续几年对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进行了防治和扫残,有效地控制了鼠害对草场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草原鼠害监测的规范性、数据采集效率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数据采集的特点,以C#为开发工具,将PDA、GPS、XML等技术综合集成进行基于PDA的草原鼠害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发,开发出空间采集法、定点采集法、定面积捕尽法和铗日采集法等应用工具软件,实现了草原害鼠数据采集的半自动化,改变了传统野外数据采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The rodent damage threshold and the rodent economic threshold are indicators that must be clearly defined in the practice of grassland rod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r different utilization methods of the same grassland type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values for these two indicators. The damage threshold i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pests at which the grassland is obviously compromised,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i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t which further pest population increases will cause economic losses. The Alxa desert region is ecologically fragile, and rodents are endemic. This study selected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and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in the desert area of Alxa Left Banner and from 2015 to 2019 to investigated the species and density of pests using the ‘mark and recapture’ method, together with sampling to investigate the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in the sample area in August. The measured rodent unit densities and their daily food intak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forage loss, and a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used to obtain a fit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dent density and the ratio of forage loss.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fitted curves for the ratio of pest density and forage loss in the continuous and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took the form of logistic three-parameter, S-shaped curves. 2)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damage threshold in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was 26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was 39.3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In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the damage threshold was 33.2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was 30.2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Thus, the economic threshold pest density of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ohibiting grazing area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08—2010年对草地"无鼠害示范区"进行调查监测,对其害鼠种群密度、猛禽和食核数量、牧草产量及生物量进行分析,探讨和分析生物控制鼠害的效果及其产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08—2010年各监测月份的定点样方害鼠有效洞口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每千米目击猛禽数和食核数呈逐年上升趋势,3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27.7%,植被盖度增加43.8%,牧草高度增加22.9%;设立鹰架控制害鼠当年即挽回鲜牧草损失总量43 697.4 t,挽回经济损失773.948万元;年内草地生物量增加值为873.948万元。结果提示,在该地区设立鹰架,利用草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的自然结构因子,从生态学角度对害鼠进行防治,控制草地害鼠的种群数量及危害,能够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高草地灭鼠效果,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啮齿动物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监测啮齿动物种群动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小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及草地鼠害控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啮齿动物的种群监测主要以铗捕法、笼捕法为主,既费时又费力。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可弥补这一缺点,然而关于红外相机技术测度荒漠小型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标志重捕法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主要啮齿动物的种群数量进行连续监测,并分析不同方法监测结果的优缺点,以期选择一种基于红外相机技术适合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监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随机相遇模型和捕获率模型在评估荒漠区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和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的种群密度中均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捕获率模型在评估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种群密度时效果优于随机相遇模型,且捕获率模型涉及参数较少。在监测荒漠啮齿动物种群数量时,对于跳鼠的研究两种方法均可使用,对于啮齿动物多物种种群数量研究,建议采用捕获率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D型肉毒毒素水剂作为一种新型生物灭鼠制剂,不仅对高原鼠兔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不伤害鼠类天敌,对人、畜安全,同时减少了化学药品对草地的污染,因此,在草地鼠害治理中,推广应用这一新型生物灭鼠技术,对持续控制草地鼠害,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维护草地生物多样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鼠类种群数量的变化,鼠类分布对草地的破坏程度,鼠类不同密度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分析了草地植被群落的变化对鼠类数量的影响及鼠类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鼠类的种群数量相应升高,重度退化草地中鼠类的种群密度降低。在鼠类分布影响下,植被地上生物量、地被覆盖度、植株高度均表现为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7.
草原鼠害严重威胁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的研究在草原害鼠防治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将“3S”技术与地面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考虑影响草原鼠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草原鼠害监测模型模拟出鼠害分布的阈值主要集中在0.344 1~0.378 2,不同鼠种在不同鼠害程度的阈值均不相同;2)模拟结果总体面积为实地调查面积的1.80倍,覆盖了实地调查区域的99.95%,两者反映的整体鼠害区域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有效治理鼠害提供决策支持,对有效保护草地生产力和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掖地区草原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尉剑  张和平 《草业科学》1999,16(6):26-31
草原啮齿动物有36种,分录于23属、8科又4亚科,啮齿动物总种数占甘肃省啮齿动物总数的47.4%,该地区的草原啮齿动物可划分为8个群落,各群落都有其适宜的生态环境、优势种和数量组成、分布特点。就全区而言,长爪沙鼠、高原吕华鼢鼠分别半荒草原、高寒草原和 甸的优势种,它们都中群密度大、分布广、危害重的特点是该地区草原的优势害鼠,应该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鼠兔危害级别划分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研究结果显示,地上植物量、植被盖度、破坏的生草面积、绝对鼠密度和有效洞口数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异性,但各自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原鼠兔的危害程度;5项研究指标的综合影响是评估危害程度的真实反映;植被害情是评价危害程度的主要因子,鼠密度是次要因子;将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级别,提出了划分危害级别的量化指标.不同指标值在各危害级别中的排序是,鼠密度:Ⅳ<Ⅰ<Ⅱ<Ⅲ;有效洞口数:Ⅳ<Ⅰ<Ⅱ<Ⅲ;破坏的生草面积:Ⅰ<Ⅱ<Ⅲ<Ⅳ;植被覆盖度:Ⅳ<Ⅲ<Ⅱ<Ⅰ;地上植物量:Ⅳ<Ⅲ<Ⅱ<Ⅰ;单纯以鼠密度划分危害级别或评估危害程度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