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加富”对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影响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加富"是一种新型水稻健康理疗产品,具有抗逆防衰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本试验采用中浙优1号、春优84、春江119、中浙A/恢5等4个水稻品种(组合),分别在移栽1周、分蘖盛期及齐穗期实施"美加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喷施1000倍的"美加富"能显著增加水稻单株总粒数,使水稻产量提高6.0%~16.0%。"美加富"使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而对千粒重、结实率、株高、根系活力及品质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水稻矮缩病毒(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该病害主要依赖于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危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存活、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分析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影响。【方法】 采用室内实验比较了黑尾叶蝉在健康水稻及感病水稻上的发育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调查了RDV对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水稻相比,感病水稻上叶蝉若虫期存活率更高,雌若虫发育历期显著缩短,雄成虫寿命显著延长,产卵量显著增加,其他生物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五个生命表参数仅净生殖率(R0)存在显著差异,感病水稻上叶蝉R0显著高于健康水稻。饲喂感病水稻的养虫笼内叶蝉种群增长更快,总成虫数量更多,在接虫后的第4、5和6月显著高于健康水稻上的数量。【结论】 水稻矮缩病毒可以提高黑尾叶蝉的存活率和产卵量,并促进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水稻稻谷对铅累积量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及人类健康。研究水稻生产上主栽品种(组合)重金属积累的差异对高卫生品质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选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组合)以及特种稻种质资源,在外施氯化铅的不同处理条件下,研究不同基因型的水稻稻谷对重金属元素铅的吸收累积差异,探讨降低水稻对重金属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富含叶酸水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酸缺乏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水稻是世界第一大主粮,也是我国大部分人日常能量摄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水稻籽粒中叶酸含量极低,因此,通过提高水稻的叶酸含量将有助于解决我国以及全球许多以水稻为主粮的国家和地区的叶酸缺乏问题。本文介绍了叶酸的结构、在生物中的生理功能及叶酸缺乏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叶酸在植物体内生物合成的途径,以及目前水稻叶酸强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宁夏水稻生产的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宁夏稻区采用激光平地技术、水稻控灌技术、水稻催芽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幼苗旱长栽培技术等节水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种植水稻是由新疆天业集团农业研究所首创的一项水稻高新栽培技术。本文综述了宁夏由于缺水而造成水稻面积的急剧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术在本地区的推广不但有利于缓解当地的农业用水紧张,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保持和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有利于宁夏优质水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推广前景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辽宁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辽宁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限制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辽宁省水稻增产的途径,并展望了辽宁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由于运动过度或者动作不当而导致的体育运动事故,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为尽可能减少运动损伤对身体的损害,人们需要找到一个合理且高效的理疗方式。茶叶中含有多种消炎、消肿的有效成分。因此,本文以茶叶理疗为例,分析了茶叶对人体损伤康复中的作用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富硒水稻的研究意义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富硒功能水稻具有富硒、优质、保健、防病、安全等特点,从硒与人体健康、硒与水稻生长发育等方面概述了富硒水稻的研究意义,综述了富硒水稻在栽培、育种、遗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富硒稻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宁夏水稻生产的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宁夏稻区采用激光平地技术、水稻控灌技术、水稻催芽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幼苗旱长栽培技术等节水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娄伟 《北方水稻》2019,49(3):52-54
辽宁省滨海盐碱地稻区是辽宁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区域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辽宁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未来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水稻百年育种史上,水稻育种工作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1919—1949年期间,培育出了我国第1个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大帽子头,世界上第1个具有野生稻血缘品种并开创国内水稻杂交育种先河的中山1号,以及推广面积最大的改良品种南特号。1950—1979年期间,培育出了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矮脚南特、珍珠矮11、广陆矮4号、桂朝2号等为代表的矮秆耐肥的高产水稻品种。1973年以袁隆平领导的全国水稻杂优利用协作组成功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开始杂交水稻的产业化应用;此期间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8年推广面积达到297.9万hm2。1980年以后,育成了常规稻品种浙辐802、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超级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等。进入21世纪,育成以超级稻品种甬优系列品种、Y两优1号等为代表的高产品种,以中嘉早17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多功能水稻成为我国稻区的主导品种。展望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具有健康、环保等特性的优质高产多功能品种将成为水稻育种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概况,以及锰在水土中的存在形式、锰对水稻的生理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并对锰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稻米尤其是精米中的锌含量非常低,提高稻米锌含量能有效缓解人体锌缺乏症。本文综述了稻米锌含量的遗传变异,稻米不同部位锌的分布模式、遗传模式、QTL定位、基因克隆及育种进展,为水稻富锌分子育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控效肥的发展历程、有关概念、类型、养分释放特性与机理和评价养分释放的方法;综述了控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应: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以及对水稻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探讨了控效肥在水稻上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基因敲除方式,构建了水稻白叶枯病菌hrcU基因的缺失突变体.突变体丧失了在水稻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携带hrcU基因的黏粒完全互补了hrcU突变菌株的表型,互补菌在水稻组织中的生长能力也与野生型菌株相当.免疫杂交结果显示,hrcU基因突变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Harpin蛋白Hpa1不能从细胞内分泌到胞外.这些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菌hrcU基因的主要功能是形成Ⅲ型分泌系统,将效应分子分泌到病原细菌胞外,从而决定了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基因敲除方式,构建了水稻白叶枯病菌hrcU基因的缺失突变体。突变体丧失了在水稻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植物上的过敏反应。携带hrcU基因的黏粒完全互补了hrcU突变菌株的表型,互补菌在水稻组织中的生长能力也与野生型菌株相当。免疫杂交结果显示,hrcU基因突变后,水稻白叶枯病菌的Harpin蛋白Hpa1不能从细胞内分泌到胞外。这些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菌hrcU基因的主要功能是形成Ⅲ型分泌系统,将效应分子分泌到病原细菌胞外,从而决定了在非寄主上的过敏反应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多年的病原菌分离监测, 于2006年从2份浙江省稻种(来自海南的健康籼稻)上分离到6株病原细菌,经25项主要生理生化特性、菌落形态、致病性、Biolog、脂肪酸分析和RAPD PCR鉴定,发现这种病原细菌为Burkholderia glumae, 是引起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病原菌。此外,实验证明“健康稻种”也可能存在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相似文献   

19.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回顾了我国对水稻硅肥的认识过程,概述了国内外水稻硅肥应用情况,总结了硅对水稻的作用及应用效果,归纳了硅肥在水稻上的用途。  相似文献   

20.
水稻氮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运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氮素营养与水稻生育特性、氮素与水稻群体的产量形成、氮素的吸收及其利用、水稻氮素高产运筹技术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水稻氮素在栽培学与育种学研究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以其为今后水稻大面积生产上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