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红体病的发生及流行红体病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80年代末,我国台湾省在对虾病害打击下养虾业一蹶不振,无奈之中企望引进抗病能力较强的南美白对虾来振兴养虾业,但好景不长,1998年风云四起的南美白对虾养殖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溃不成军,病害流行。而目前大陆所需的南美白对虾苗有的引自台湾省,又把虾的红体病病原带进大陆,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上海等省(区)沿海海水、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中大面积暴发。该病发生后,发病迅速,病程极短,死亡率极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县与上海奉贤区水产站合作试验养殖南美白对虾,由于经验不足,养殖后期对虾发生桃拉综合症,对虾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南美白对虾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做简单介绍,供养殖者参考。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按病原种类划分,主要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等  相似文献   

3.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白肢虾、白虾,过去国内曾译为凡纳对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近几年,南美白对虾病害严重,如桃拉病毒病、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红腿病(弧菌病)、黑鳃病(烂鳃病)等,养殖效益不稳定,探索和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以其摄食性强、生长速度快、广盐性、适宜高密度养殖等优点,在我国南北方治海海水、半咸水、淡水进行大面积养殖,近年来,赣榆县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其对虾病害发展也愈来愈严重。主要病害有红体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软壳、黑鳃、白斑病等,其中对养殖危害比较严重的是白斑病。笔者根据近几年赣榆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以及发病情况,采用中西药配合的防治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比较低。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在局部地区鲮鱼水霉病发病率达到73%,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45%、死亡率达到40%、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死亡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病害较多,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品种多、剂量大,导致药物残存量较高。而在淡水条件下养殖该品种,能使引起南美白对虾的红体病、白斑病的病毒及引起其它疾病的细菌几乎不能存活,因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最近几年,我省普遍养殖南美白对虾,亩产量徘徊在100-150kg左右,经济效益较低。笔者在海南多年从事各种对虾的人工工厂化育苗以及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虾苗的淡化和高位池塘精养对虾工作,并对我省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进行了三年调查研究,认为造成低产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是虾苗淡化方法简单粗糙,淡化成活率极低,甚至入池后1个月内存活率不足10%。  相似文献   

7.
一、7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7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继续上升,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桃拉病和不明病因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罗非鱼、鲈鱼、鳖、南美白对虾共7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日趋严重,养殖效益不稳定,以桃拉病毒病、红体病和白斑病等为主的对虾流行病的爆发和流行已经成为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制约因素。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防控是近年来国家虾产业体系的焦点之一。如今。南美白对虾生物防控技术在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连云港对虾综合试验站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江苏省连云港市养殖试验,对虾养殖成功率超过90%,养殖产量提高15%。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迅速,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始终受到病害问题的困扰,造成对虾产量及质量下降,严重制约其发展。为此,本文针对辽宁、河北、山东、天津北方四省市南美白对虾常见性疾病及导致其形成的不同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北方地区主要的病害是由水质问题引起的以副溶血弧菌为主的细菌性疾病,可通过控制产量、调节水质、增强免疫力等措施实行对虾疾病综合防治,以提高对虾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一、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总体相对比较低,对虾、罗非鱼和鳜鱼的病害仍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有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罗氏沼虾白浊病、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鳖、南美白对虾共4种。在局部地区养殖鳜鱼车轮虫病发病率达到70%、指环虫病死亡率达到84%,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的防治体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质质量下降、养殖水体污染及养殖技术落后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调查海南省南美白对虾养成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记录各种疾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等,并研讨南美白对虾、水体、病原菌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确定致病机理。调查发现,病害的发生与对虾体质下降和养殖水体的恶化程度有直接与间接关系,而病害防治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对虾体质,促进养殖环境的物质转换和物质能量流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减少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从而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养成率和生产收益。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优良养殖经济对虾之一.养殖产量最高我国从1988年4月份引进南美白对虾,因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低、对养殖环境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而迅速普及.然而,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扩大,南美白对虾免疫力下降,红体病成为养殖南美白对虾主要危害病种之一.现将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生态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盐城地区大宗淡水鱼养殖病害严重,加上市场行情低迷,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在病害与行情的双重打击下,广大养殖户开始调整养殖模式,逐渐开始套养南美白对虾等高附加值水产品。弧菌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弧菌中的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可导致白对虾偷死、肠炎、黑鳃、褐斑、红尾等,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对虾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07,(12):44
一、11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11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下降.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水霉病、溃疡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扇贝不明病因病、鲍苗脱板症、对虾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和桃拉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罗非鱼、鲈鱼、鳖、南美白对虾共7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的推广,养殖密度不断增大,产量不断提高,但病害也日益严重,其中对虾红体病就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就对虾红体病谈谈个人的看法,以供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4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随着水温的上升,水霉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大幅的下降,但其它病害的发病范围、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有所上升。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纤毛虫、指环虫、车轮虫、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对虾白斑病和红体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鲫鱼、鲈鱼、鳙鱼、鳖、南美白对虾共8种。  相似文献   

18.
<正>南美白对虾"红体病"是因患病对虾出现红体症状而命名的一类疾病。2014年6月在上海市南汇芦潮港附近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大面积的由细菌引发的红体病,现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一、细菌性红体病病因红体病病原菌主要有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哈氏弧菌、霍乱弧菌、气单细菌和假单胞菌等,均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通常情况下在水体和虾体外均存在一定数量致病菌,但不会对虾体造成危  相似文献   

19.
闫升华 《河北渔业》2002,(1):33-33,32
<正> 1 基本情况和养殖特点 2001年,是唐山市自1993年暴发虾病以来对虾养殖生产形势比较好的一年,主要原因就是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综观整个养殖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海水不行,淡水很好”。具体表现为,利用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病害比较严重,成活率低。与东方对虾和日本对虾比较,尽管南美白对虾抗白斑病和黄鳃、黑鳃病能力较强,但比较典  相似文献   

20.
章秋虎 《科学养鱼》2004,(10):48-49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