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当前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烟囱式",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利用难等问题突出,阻碍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开展.在多年省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业务应用与数据资源整合建设为对象,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装备》2005,(7):F002-F002,1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63年,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是目前珠海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广东省农业区域性试验中心”、“国家亚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它既肩负着珠海市农业的服务、推广、示范、指导等公益性职责,又承担着课题研发、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经济职能,同时还是省、市对外  相似文献   

3.
短短一周时间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及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先后到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调研,并做出重要指示:加大农业良种推广力度。2004年12月12日上午,“2004年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展示暨广州种子交易会”在广州市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隆重地举行。这是广东省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业良种示范和种子交易会,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的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原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凌伯棠、广东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等,以及来自泛珠三角区域的海南、福建、江西、广西、贵州等省(区)农业部门的代表和广东省委农办、华南农业大学、仲凯农学…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国际农业种子精品示范会展",规模之大、品种之多、规格之高,被誉为"农业良种广交会"。据了解,广东省农机所的智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装备》2005,(5):34-35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63年,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是目前珠海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广东省农业区域性试验中心”、“国家亚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它既肩负着珠海市农业的服务、推广、示范、指导等公益性职责,又承担着课题研发、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经济职能,同时还是省、市对外开放、宣传的重要窗口。中心内设办公室、财务室、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装备》2005,(6):F002-F002,1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63年,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是目前珠海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广东省农业区域性试验中心”、“国家亚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它既肩负着珠海市农业的服务、推广、示范、指导等公益性职责,又承担着课题研发、  相似文献   

7.
"广东(博罗)农业良种示范基地"是广东省良种示范推广中心于2005年与广东省博罗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共同建立的农业优质高新品种示范、推广、生产基地.基地位于惠州市博罗县湖镇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3650多亩.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装备》2004,(10):62-63
如今,在北京昌平现代农业科技园建立的2500亩精准农业示范基地里,一群来自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农业科研人员,正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农业”这一梦想变为现实。“数字农业科技行动”,是科技部在已有863计划、973计划和攻关计划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投入,这一行动将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数字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及“数字地球”的重要内容,将是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装备》2005,(3):44-45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63年,其前身为珠海县(后改市)农科所,是目前珠海惟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广东省农业区域性试验中心”、“国家亚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它既肩负着珠海市农业的服务、推广、示范、指导等公益性职责,又承担着课题研发、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经济职能,同时还是省、市对外开放、宣传的重要窗口。中心内设办公室、财务室、科研科、产业科、物资管理科、旅游科、招商办、设计部、农渔业技术推广总站共9个科室和两个下属企业。  相似文献   

10.
农业“南南合作”项目是指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以提高受援国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为主要目标,由粮农组织、中国政府和受援国政府三方共同组织实施的国际农业技术援助项目。其主要形式是中国政府选派专家和技术员赴受援国实地开展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提供辅助性农业投入品,开展旨在加强受援国能力建设的农业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数字农业在贵州省的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数字农业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贵州省传统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定的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要改变贵州省农业生产的落后现状必须引进和发展数字农业。并制定出适合贵州省发展数字农业的战略规划及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赵萍  李永奎  林静  白雪卫 《农机化研究》2007,(11):198-200,210
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农业工程领域,尤其是在农产品方面的应用已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此,从3方面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产品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并分析了目前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旨在对后续研究和完善精细农业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简述了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现状,分析了广东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信息意识薄弱、信息化素质低、资金不足、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资源缺乏等诸多障碍因素,进而提出了今后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以巩固和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大力提升畜牧业在黑龙江省农业中的地位,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把黑龙江省建成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食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以及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基地。为此,分析了黑龙江省畜牧业技术及其装备的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农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工农业关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制度诸因素,从农业内部和外部着手,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来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从发展模式、技术创新、国际化和生产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分析了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其发展方向是大型化、多功能和智能化。分析了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在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智能监控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拖拉机、耕整种植机械、田间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和农产品产地加工处理设备等方面的进展现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装备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化技术以及产品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数字农村、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推进中,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能够减少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提升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但是,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加强相关应用研究很有必要。在分析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意义与瓶颈,提出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和商品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湖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体制障碍,最后提出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机械是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系统总结了2012年国家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的农业机械国家科研计划任务及其取得的进展,并基于“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了2013年农业机械科技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为此,研究了新时期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内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动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