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含义,提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广西蚕桑产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应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研发水平;全面协调产业链,构建循环蚕桑产业路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共享长效机制,以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为广西现代蚕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宽广大道;广西蚕业各级部门应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西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东丝西进”“东绸西移”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蚕业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蚕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结合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技术协同体系,加大基层农民培养力度,充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业》2021,58(3)
正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2021年7月2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在象州县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举行"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来宾市农业科学院、象州县农业农村局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就联合共建蚕业科技研发与成果产业化生产基地,共同探索蚕桑茧丝绸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广新途径等方面开展合作。鲁成教授对双方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同时建议双方加强合作,共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李标站长表示,蚕业站与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将新品种、新技术通过龙头企业熟化落地,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提升我区蚕业部门技术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优化升级、拓展提升,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月10-12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广州市举办了广西现代蚕业技术培训班。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李标站长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目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概况。培训班邀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  相似文献   

6.
《广西蚕业》2020,(1):F0004-F0004
《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优势和对蚕桑产业的支撑引领作用,总结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以来采取的强化科技管理、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对外交流合作等促进科技创新的措施,并阐述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的科研项目大幅增加、科技研发平台收效明显、品种创新取得新跨越、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科技扶贫效果显著等方面的成效。提出了加大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与保护、创新,加快蚕桑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加大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快构建蚕桑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快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等推动"十四五"蚕桑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欢迎国内外蚕桑科研专家学者、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界关心蚕桑产业发展的人士投稿和订阅本刊。  相似文献   

9.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 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感谢新老读者多年来的支待与厚爱,欢迎国内外蚕桑科研专家学者、广大蚕桑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界关心蚕桑产业发展的人士投稿和订阅本刊。  相似文献   

10.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蚕业》(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3月23日上午,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南宁市举行全区蚕业工作会议暨蚕桑产业扶贫工作培训班。12个蚕桑生产市及41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蚕业站、经作站站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6个分院院长、22家蚕种场场长、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本站相关人员共150多人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交流了2016年全区蚕桑生产情况,部署了2017年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鲁成教授介绍了国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蚕业》 (ISSN 1006-1657,CN 45-1213/S)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蚕桑类科技学术期刊。《广西蚕业》自1964年创刊以来,一直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国蚕桑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传播蚕桑产业创新科研成果,是中国蚕桑科技研究探索的综合平台。  相似文献   

17.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传统蚕业的延伸与拓展,是当前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在桑、蚕、丝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重大发展。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对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6月12日,自治区党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李宏庆到广西蚕桑良种繁育与试验示范基地考察调研。李宏庆参观蚕室、桑园、蚕桑科研成果展,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广西蚕业发展、蚕桑系列品种选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等方面的情况。座谈会上,在听取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标关于广西蚕桑生产和该站自身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后,李宏庆充分肯定了自治区蚕业站为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做出的贡献,表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蚕桑产业的发展,希望自治区蚕业站继续勇于担当,为助推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发放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54个贫困县(市、区)的蚕桑生产现状及未来的发展需求意愿进行了调查,并针对配套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不够、蚕桑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市场销售秩序欠规范、传统蚕桑产业效益不理想等贫困县(市、区)蚕桑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贫困县(市、区)科学合理发展蚕桑生产的对策建议:广西应高度重视有蚕桑生产意愿的贫困县(市、区),加大扶持引导,构建产业配套;挖掘基层人才资源,加大蚕桑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健全种苗流通与检疫检验制度,确保市场健康有序供给;加快推进蚕桑多元化开发,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贫困地区蚕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和蚕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深入广西蚕区,调研广西蚕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为建成了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首的蚕业科技创新平台,育成了一系列家蚕、桑树优良品种,集成了杂交桑密植技术,组建了八桂学者等科研团队,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步伐,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发挥了产业优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科技创新资金与平台建设不足、科研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仍不足、蚕茧品质与生丝等级还不够高、优势蚕区与新兴蚕区在产业发展上不平衡、种养机械化与资源综合开发刚起步、蚕桑产业链条短与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建议从加大蚕桑产业资金投入与平台建设、完善蚕茧收烘与缫丝工艺的改善、加快提升省力化机具与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加快推进"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与品牌化建设步伐等方面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