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农科院甘薯所培育成功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粳“69优8号”,日前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是以中熟中粳不育系“69A”为母本,甘薯所自主育成的早中熟恢复系“112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预试,1999~2000年参加  相似文献   

2.
优质杂交中粳徐优201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优201(9320A/徐恢201)系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年以本所育成的中熟中粳不育系9320A为母本,以自育的早中熟中粳恢复系徐恢20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交中粳组合。2001~2002年参加本所优势鉴定,2003~2004年通过江苏省杂交中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多点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3.
盐稻11号(原名盐稻3872)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为母本、盐稻99-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8-2011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中间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产量潜力较大,该品种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适口性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常农粳9号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早熟晚粳新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后期熟色好,穗大粒多。2014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常农粳9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5.
8优 6 8 2 (890 8A 376 82 )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4年以该所选育的早中熟中粳不育系 890 8A为母本 ,中粳恢复系 376 8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粳新组合。 2 0 0 0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并且母本 890 8A同时通过审定。1 产量表现8优 6 82在 199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中平均产量 8.96t hm2 ,比CK19优 138增产 5 .6 2 % ,比CK2武育粳 3号增产 5 .14 % ,均达极显著水平。 1998年省区试平均 9.84t hm2 ,比CK1、CK2 分别增产 8.4 8%和 8.2 3% ,增产极显著 ,居首位。 1999年江苏省杂交中粳…  相似文献   

6.
盐稻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816922(武育粳3号)为母本,H88-39(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于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7.
盐稻 8号 (原名盐稻 99-1)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6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3 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主要介绍了盐稻 8号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秀优5号(秀水110Ax秀恢6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和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三系密穗型杂交中熟晚粳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国审稻2006058)。该组合株型适中,长势繁茂,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稻 8号 (原名 :盐稻 99- 1)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816 92 2 (武育粳 3号 )为母本 ,H88-39(中间材料 )为父本杂交 ,于 1999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选育经过1991年夏 ,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亲本圃 ,用 816 92 2 (武育粳 3号 )做母本 ,H88-39(中间材料 )为父本 ,配置杂交组合 (编号 :91G31) ,获杂交种 2 2…  相似文献   

10.
华粳 1号 (原名 :D0 9)是江苏省农垦大华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育成的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优良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996年 ,在引进种植的早熟晚粳系 89- 16中选择 2个熟期较早、性状较优的变异单株 ,当年冬季带  相似文献   

11.
淮稻2号(原代号4001)于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于1983年配组,系籼粳复交组合,1986年育成。全生育期141天,属中熟中粳,适合在淮南、淮北稻麦两熟地区中等或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5,(18):26-26
盐稻9号(原名盐稻0015)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武育粳3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苏审稻200506。  相似文献   

13.
该品种原名“常优99—1”,属中熟杂交晚粳稻,以武运粳7号A/R254配组育成。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0212国审稻2003068  相似文献   

14.
盐稻6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2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一般单产9 000 kg/hm2以上,最高单产10 879.5 kg/hm2,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性较强,熟相好,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江淮及淮北中粳稻地区中上等肥水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5.
盐稻6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86735为母本,盐粳91334-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在江淮及淮北中粳稻地区中上肥水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盐稻10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糯性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宁粳5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熟期适中、抗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宁粳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宁粳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甬优9号"(原名02-E8)是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质核互作型中熟晚粳"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稻"K306093"为父本育成的超级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7011).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育成的中熟中粳稻不育系“徐9320A”,日前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中熟中粳稻新品种盐粳11号适宜栽插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盐粳11号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水稻中熟中粳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摸索高产栽培途径,对其进行了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探明了适宜栽插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