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对浮式水田拖拉机驱动叶轮滚动阻力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叶轮滚动阻力主要来自叶片对土壤的垂直挤压,研究了叶片司以垂直入、出土的浆式叶轮。分析了它的运动学并推导了该叶轮的推进力、滚动阻力的计算式。对作者所设计的这种浆式叶轮的电测实验表明:它具有较小的外滚动阻力和较高的牵引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丰收—37拖拉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田旱耕试验,研究了该机传动系统的工作载荷。试验表明,当土壤比阻在0.5~0.9公斤/厘米~2范围,土壤相对湿度为40%左右,用原装11—38”胶轮进行耕作时,拖拉机的滚动阻力平均值为164公斤。当耕深在14~18厘米时,驱动轮平均扭矩值为744公斤·米,扭矩利用系数为c=0.783。若拖拉机在正常载荷下工作,滑转率δ=25~30%。此时第三档的工作速度为4.1~4.3公里/小时。在同样的土壤条件下,用62B2铁轮进行耕作时,滚动阻力为453公斤。当耕深为15~20厘米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田土壤的特点 ,采用单轮重复通过的方法 ,模拟水田四轮驱动拖拉机的工作过程 ,探索前轮通过后土壤状况的变化对后驱动轮牵引性能的影响规律 ,进而分析水田四轮驱动拖拉机的牵引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提高拖拉机组的生产效率,要降低传动系统消耗的功率、驱动轮打滑消耗的功率和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提出提高拖拉机组的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插入水田土壤中的垂直平板水平向前运动,使土壤在纵向发生变形,并受到一定的土壤压力,这表现了水田土壤的纵向力学特性,这一特性具有流变性质。本文论述这一流变特性,同时应用该流变特性研究类履带行走机构的推进力与推土阻力。过去关于水田土壤流变学研究大多集中于压板的沉陷试验。本论文用流变学的方法研究水田土壤纵向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程序结构、系统调用、计算结果等方面概要介绍“水田拖拉机驱动轮参数优化设计软件包”。该软件包经三年多反复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罗哲  喻凡 《农业机械学报》1994,25(2):107-109
水田土壤圆锥指数测取方法探讨罗哲,喻凡,宁素俭,周淑辉自40年代美国WES提出以圆锥指数作为衡量土壤强度参数以来,因其使用仪器简单、测取方便而被大量应用于判断车辆的通过性等方面。在采用经验法建立水田拖拉机驱动轮牵引性能预测公式中,对能否以固定深度内的...  相似文献   

8.
<正> 船壳不但是水田作业机耕船的主要部件,同时又为可调节驱动轮入土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当机耕船进行水田作业时,为使其滚动阻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和机耕船处在最佳技术状态,要求驱动轮入土深度能随所需牵引力的变化而进行调节。这样,机耕船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得到显著的改善。一般说,在同一工况下,如驱动轮入土深度过深,发动机功率多消耗20~40%;入土深度过浅,又将增加机耕船的打滑次数,甚至不能正常作业。  相似文献   

9.
从本文推导出的水田轮(包括驱动轮,下同)运动微分方程,可求得附着系数φ、滚动阻力系数f及牵引系数ε之间的关系式ε=φ-f,它是土壤——机轮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平衡的无因次系数的表现形式。在一定地面条件下,如牵引系数ε大于零,则水田轮可通过;  相似文献   

10.
水田作业话防滑轮拖拉机下水田作业项目逐年增多,如带水犁耕翻、水田平整(田)、玉米秸杆带水直耕还田等。为了减少拖拉机下水田作业时打滑与下陷,应恰当选择防滑轮。常用的防滑轮类型有:1.高花纹轮胎又叫水田型轮胎,花纹的凸筋块特别高大(约为普通拖拉机驱动轮胎...  相似文献   

11.
轮式拖拉机在泥脚较深的水田作业时,驱动轮容易下陷打滑,作业效率低.  相似文献   

12.
小型拖拉机轮胎附加叶轮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小型拖拉机轮胎附加叶轮的设计计算方法。根据我国南方水稻土壤的力学特征及其对行走机构的影响,应用齿轮传动的“共轭啮合”原理计算求解了叶轮主要参数。分析验算表明,叶轮轮齿能垂直进出土壤,滚动阻力小,驱动力矩均衡,行走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拖拉机汽车行走系的主要功用是把由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驱动扭矩转变为拖拉机汽车工作所需要的推进力;并把驱动轮的旋转运动变成拖拉机汽车在地面上的移动。此外,行走系还用来支承拖拉机汽车的重量,并减轻冲击和振动。转向驱动桥是行走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两个实际案例来分析拖拉机汽车转向驱动桥的功用。转向驱动桥用于变形四轮驱动的拖拉机和越野汽车上,因为它既能驱动,又能转向,故称为转向驱动桥。  相似文献   

14.
自1952至1962年,我省与有关单位协作,先后进行过多种拖拉机配带馒头型铁轮、高花纹轮胎下水田耕作试验及水田牵引特性测定。1963与1964年间又与清华大学农机系,橡胶工业研究院、江西拖拉机制造厂、水田机械研究所一起在我站作了丰收型拖拉机装配水田高花纹驱动轮的电测试验。本文就最近两年来五单位合作试验结果,加以综合整理与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船式耕作机械中的机耕船、机滚船、船形水田拖拉机都是利用浮式工作原理,在深泥脚水田的耕作中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对船式耕作机械驱动轮动力学仿真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简要说明了驱动轮动力学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船式耕作机械驱动轮动力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式耕作机械中的机耕船、机滚船、船形水田拖拉机都是利用浮式工作原理,在深泥脚水田的耕作中有很好的适用性.本文对船式耕作机械驱动轮动力学仿真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简要说明了驱动轮动力学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船式拖拉机是深泥脚水田耕整作业的新型拖拉机,其船壳阻力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测量水田土壤流变特性、简化实际的船体结构,考虑空气、水、泥浆3种介质,构建船式拖拉机船体多相流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工况速度与船体粘性阻力、兴波性能之间的关系及水层的减阻性能,并开展船模实验。结果表明:船底不完全满足动压润滑条件,导致水层减阻效果不明显,在船体底部安装侧挡板的方法可以提高动压润滑的能力,降低船体行驶阻力。  相似文献   

18.
船式拖拉机的驱动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行走机构叶轮,轮叶的结构参数是影响船式拖拉机驱动效率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减小轮叶与土壤接触过程中的滚动阻力,提高其驱动性能,在前期研究的HH709S型船式拖拉机直面轮叶优化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单折面轮叶—土壤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模型,分析了单折面轮叶折角处半径、驱动面倾角、非驱动面倾角对驱动性能的影响,最终获得驱动效果最佳的轮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单折面轮叶结构的驱动效率与原直叶片相比提高了15.03%,与优化后的直叶轮相比提高了13.65%,推进力做功提升了8.13%,叶轮轮叶驱动性能得到了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19.
着重对水田耕整杨的驱动轮,犁总成和全机配置进行改装,以便增大驱动力,减小犁耕阻力和改善稳定性,可以适应土壤犁耕比阻小于7.84N/cm^2的田地耕作,达到水旱两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报告是在对水田叶轮的叶掌形状,整机重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以及不同的驱动方式三个因子对水田底盘滚动阻力的影响进行试验之后写出的。本试验研究是按正交试验设计、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三个因子中以水田底盘重量的大小对其滚动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底盘的重量分配和驱动方式的交互作用也对其滚动阻力影响显著;而叶轮的叶掌形状及驱动方式两个因子对滚动阻力的影响倒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