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密植丰产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密植桑园是以合理密植为前提,规范栽植为基础,肥培管理为中心,桑叶丰产为目标的低干型快速丰产桑园。高产密植桑园是蚕桑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其对蚕农快速地产生养蚕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选栽优良桑品种,科学规范地合理密植,适时养成低干树形,加强桑园的常规管理,做好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许辉 《江苏蚕业》2008,30(1):24-25
良好的肥陪管理能够使桑树连续多年高产,产叶量与树龄及桑树干的粗壮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低干桑在栽植后的第5年起进入高产阶段,20年后树势逐渐衰败,树龄30年后就会枯死。中干桑在树形养成后便进入产叶盛期,30年后树势渐衰。高干桑在树势形成后便进入产叶盛期,一般能持续40~50  相似文献   

3.
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产密植零园是以合理密植为前提,规范栽植为基础,肥培管理为中心,桑叶丰产为目标的低干型快速丰产桑园。高产密植桑园是蚕桑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其对蚕农快速地产生养蚕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产密植桑园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是:选栽优良桑品种,科学规范地合理密植,适时养成低干树形,加强桑园的常规管理,做好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新栽桑树要坚持春伐定干,培养树势,塑造树形,养成粗壮的主干和健壮的支干。新栽剪伐定干后的桑树,必须加强桑园松土锄草、适时追肥、病虫防治等管理工作。对新栽桑树做到以养树为主,确保幼龄桑树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从桑树种植、树形养成、伐条收获与养蚕、桑园管护等方面介绍了全年二次伐条养蚕技术模式,为桑园高产化和养蚕省力化协调一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10,30(1):41-42
桑苗定植后要按生产需要进行人工剪定,将其养成一定型式,而良好的树形是构成高产群体结构的前提。为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养型时间,促使新栽桑园早日投产,在肥水充足、管理科学的前提下,通过栽植桑树嫁接苗(桐乡青)的快速养型(中干树型)技术,当年即可剪定树型,养成两级支干,达到当年栽苗,当年养型,次年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冬季桑园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士芳 《江苏蚕业》2004,26(4):18-19
<正>桑园冬季管理的内容很多,每一项技术措施都与来年桑树生长、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虽然有优良桑品种,合理密植和树形养成等增产措施,但都要在良好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增产效果。经验证明,只有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做好冬季桑园管理各项技术措施,才能逐步地使桑园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  相似文献   

8.
桑园生产力是桑树栽培技术的反映。桑园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亩桑产茧量要达到150~200斤。由于我省的蚕茧产地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地区,所以丘陵山区桑园面积大,约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80%以上,而且多数又是在土质瘠薄,水源缺乏的山坡岗地上或河堤岸上发展起来的普通桑园,栽植密度较稀,亩栽400株以下,低干或中干养成,产量较低。这类稀植桑园能不能高产?怎样才能实现亩桑产茧200  相似文献   

9.
结合多年桑树栽培的经验,针对光禄镇桑园存在的管理粗放问题,总结得出在桑园规划上应重视土地选择、种植沟的行向设计和开挖规格;栽植上注意优良桑品种的选择、栽植时间和方法、树形养成等;管理中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排灌和适时施肥;护理要注意封梢和夏伐;及时防治常见病虫害褐斑病和红蜘蛛等,多方面阐述桑树高产栽培措施,以期促进蚕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干桑"春伐结合夏伐"进行提干,当年即可完成提干工作,第二年后继续离地45cm进行夏伐,形成新拳,养成新的低干树形。提干当年,虽对春季产叶量有一定影响,但每亩桑园仍可养一张蚕;秋季产叶量明显增加,表明通过提干能有效发挥桑树的增产能力。特别对于栽植2~5年的无干养成的新植桑园快速丰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雄顺 《北方蚕业》2001,22(3):27-28
旱地桑园能否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关键是要抓好桑园建设,创造高产条件;抓好桑园配套管护技术,提高桑叶产量;抓好科学采叶,充分利用资源,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达到桑树长势旺盛、稳产、高产丰收的目的. 1 旱地桑园选地是奠定高产的基础 桑树是深根性多年生植物,一次栽植,多年收获.桑园的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的高低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多少,与桑树生长发育及产叶量高低有着紧密的关系,桑树立地环境条件是能否高产稳产的先决条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十年九旱,特别是在丘陵山区的梯田上建立桑园,土层薄、地不平、耐旱性差,桑树长势是一年旺,二年衰,三年、四年条不长,五年六年变成干圪桩.为此,旱地桑园的选择要坚持以下原则. 1.1 选择好地,打好基础.旱地桑园应尽量选择土层厚度在1m以上的沟坎地,条件差的也要选在一、二类上等旱地栽植,绝对不能栽在土层薄、坡度大、地力差的地块.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省现有条桑园约20万亩,年产鲜茧四百多万斤,每亩平均产茧20多斤。这当然与养蚕技术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的问题还是条园管理不善,叶质不好,产叶量不高。要发挥现有桑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条园管理。健全树形不少桑树,由于干、拳不全,树形紊乱,枯桩较多,枝条短少,因而桑叶产量不高。对这类桑树可结合冬季整枝、春季伐条或夏伐收获加以调整,健全树形。  相似文献   

13.
在桑树栽植密度和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为每667m2种植1 000~1 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m2桑园面积留条7 500~8 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桑树修剪上,低干拳式养成年年夏伐的方式已有历史,因具有树形整齐,方法简单,春叶收获方便等优点,故为各地广泛采用。但树冠低小,光能利用率低,夏秋采叶费工等缺点也较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均有过不少研究,然而从根本改变株形的角度研究尚少,笔者认为这正是桑园从高产通向更高产的重要途径。于是根据生产中一些中、高干桑因剪伐“不当”造成干冠难分而高产的现象,试验了低干桑高冠养成技术,经八年试验结果表明,桑叶增产显著,夏叶叶质明显提高,夏秋收获采叶省工。一、试验情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桑园是生产优质高产蚕茧的物质基础。从我县近几年的生产看,由于发展步伐较快,在桑园管理上还存在某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效益的发挥。 1 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1 树形养成不尽合理。一是夏伐高度过高过低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步步高、年年高“,造成树形紊乱,生长势下降。二是夏伐剪口太长。三是枯枝枯桩和无效条修剪不及时,造成树形紊乱,桑园病虫害。四是秋冬桑园剪梢留条过矮,影响春季产叶量和养蚕量。 1.2 新建桑园间作不合理。一部分蚕农受传统种植习惯和建园特殊优惠政策的影响,在新桑园行间,间作了大豆、玉米和棉花等不利于桑树生长和正常养蚕的作  相似文献   

16.
桑树不同养成型式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桑树的树形种类很多,主要按树干高度分低干桑、中干桑、高干桑三大类,桑树养成一定树形以后,又因剪条时基部残留部分的长短而有拳式和无拳式  相似文献   

17.
我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半山区县,极大部分桑园都在低山和溪滩上,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不管山地、溪滩,只要因地制宜,加强桑园管理,都能获得高产。我县有二个蚕桑高产单位:莼湖公社的同山大队和甘坪公社的柴夹岙大队。同山大队的桑园在山坡上,50亩成林桑园,集中成片,1969年春栽植,亩栽桑树545株,中干养成,品种不纯。1973年亩产茧超双百,为203斤,1978年达到280.5斤,1979年由于强台风袭击,桑园受灾,亩产茧仍达266.3斤,每亩  相似文献   

18.
陈汉文 《广西蚕业》2006,43(2):56-58
1 低产桑园成因 1.1 树龄过老 根据桑树生长机理,一般树龄达20~30年,桑树生理机能将逐步衰退,桑树趋向衰老死亡,产叶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夏秋季是桑树生长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如何进行桑园桑树管理呢?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认为,桑园管理要根据桑树的生长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树势旺盛,桑叶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浅谈蚕种场桑树树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平 《蚕学通讯》2004,24(4):34-34,40
蚕种场桑树树体管理与农村大面积桑树树体管理内容大致相同,只是技术要求有所不同,要求更高更严格.专业种场桑园基本上是建立成片桑园、中干拳式养型.栽植的头3年,桑树处于养型抚育期,以养型为主,适当采叶为辅.3年树型养成后,成林桑树经生长发育,采叶收获及各种作业,桑树树型将发生一定变化.为使桑树能保持良好的树型,能正常生长,保持树势健旺,保证树体拳条齐足合理,缩小个体间的差异,以至提高桑园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故每年都应加强对桑树树体的合理管理.桑树树体的合理管理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摘芯、疏芽留条、剪梢、树体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