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田县是三明市乌龙茶主产区,经过几年发展,茶产业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分析我县茶业现状,充分认识我县产业优势,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科学搭配品种,培育龙头创品牌等4方面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发展思路,对做大、做强茶产业,发展茶经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振兴茶叶经济,使咸安的有机名茶品牌进入湖北省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打响知名品牌,推动全区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制订咸安茶产业近期发展规划:一、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绿色食品茶园1300亩。2012年全区茶叶产量1400吨,茶叶产值9500万元。近年来,全区茶产业呈现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效益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龙头带动,创建茶叶企业新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900多年茶叶栽制历史的潮州市,是我国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之一。位于潮安县北部山区的凤凰茶区以其古茶树资源丰富,名茶种植规模大,产品品质优而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乌龙茶之乡”称号。如何有效开发地方资源,创茶叶品牌新优势,广东宏伟集团有限公司自创办企业以来,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企业产销体系,先后建成投产的有机茶生产基  相似文献   

4.
潮安县是中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凤凰单丛茶驰名海内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以及市场化程度提高,茶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潮州产茶历史悠久(700余年的历史),始于南宋末年,盛于民国中期,发展于现代,是我国三大乌龙茶产区之一.我市是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茶叶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深厚. 潮州茶叶经历了恢复期、发展期、提升期、稳定期,进入到现在可持续发展期.目前我市形成了3个茶叶专业镇(凤凰镇、浮滨镇、铁铺镇)和近百个茶叶专业村,建成以潮安县凤凰镇为中心的凤凰名优单丛茶生产基地,以饶平县田峰山名茶科技示范基地和浮滨镇岭头村为中心的饶北名优岭头单丛茶生产基地,以潮安县铁铺镇为中心的优质白叶单丛茶生产基地.1995年,在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中,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授予“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年,饶平县评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  相似文献   

6.
福建乌龙茶产业的特点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与主产区,2005年,全省乌龙茶产量达8.59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46.48%,全国茶叶总产量的9.34%。福建乌龙茶在全省茶叶中的比例和地位逐年提高,市场拓展空间大,已成为福建茶叶开拓市场,提高综合效益的主力军。当前,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普洱茶异军突起,国内市场已形成了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三足鼎立的态势。作为乌龙茶大省,福建省要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在绿茶和乌龙茶并重的前提下,做优做强乌龙茶产业,确保在未来的茶叶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7.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茶叶是咸安的主要经济作物,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2万亩,其中收益茶园面积约2万亩,茶叶产量1500多吨,茶叶产值1.1亿元。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板块基地建设、茶叶专业村建设,作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强区富民的重大举措来抓。咸安为了抓好茶叶板块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茶叶产业,采取专班负责、规划先行;政府推动、资金支持;引进老板、加快建设;部门支持、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茶叶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是做强做大茶叶产业的基础,也是与农民增收最密切、最直接的措施。为了探索我县茶叶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日前笔者在东平镇东平、凤头、金峰、护田等主要产茶村,调查种茶农户的年产量、产值,成本、用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本县茶叶生产现状,茶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1茶叶生产情况。政和县现有农户4.75万户,农业人口19.1万,茶叶面积5333hm2,年产茶叶8000t,产值1.4亿元。户均种茶1.7亩…  相似文献   

9.
潮安县凤凰镇位于潮州市北部山区,总面积231.73平方公里。凤凰镇又是全国著名的产茶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茶叶栽制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厚积薄发,凤凰茶叶产业已从单纯的民生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凤凰单丛茶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会上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凤凰镇也先后被授予"中国乌龙茶  相似文献   

10.
5月25日,由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茶业行业协会、省茶叶学会和潮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5广东茶产业发展论坛在潮安县政府礼堂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围绕“打造广东名牌茶产品、发展广东名优茶产业”这一主题,特邀中国著名茶叶专家与省内茶叶专家、茶叶主管部门领导及茶业界精英300多人共聚一堂,就我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品牌战略、市场营销及名优茶发展前景等进行研讨,提出发展方向及策略,以促进我省名优茶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叶专家陈宗懋、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历来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茶叶优势区域布局建设,对加快茶业优势资源整合,做强做大特色优势茶产业,逐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福安是“中国茶叶之乡”和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原产地,以茶叶为主的食品工业是我市继电机电器、船舶之后日益壮大和崛起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茶产业,对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生态型工贸港口开放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茶业发展现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武义县是中国有机茶之乡,发展茶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推动武义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与评价武义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分析,据此提出完善茶园基础设施、建立茶叶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狠抓茶叶品牌培育,以及加强茶产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4.
饶平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广东省乌龙茶的主产区。当前全县茶园种植总面积达6万多亩,年总产量5000吨,年总产值约1亿元。历史上,饶平茶产业的发展均走在全省的前列,特别在制茶技艺、良种繁殖推广应用、名茶开发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受国内外茶叶市场、消费群体及生产、加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饶平茶产业的发展一度受阻。近年,在政府、企业、茶叶科技人员和茶农的共同努力下,我县荼产业的发展变化又有了新的起色。针对目前我县茶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解决的对策,并就我县茶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林蕊桂 《福建茶叶》2009,32(4):33-34,40
茶叶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茶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是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最密切、最直接的措施。为了探索我区茶叶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近年蕉城区在赤溪镇、霍童镇、洋中镇等主要产茶村和国营茶场设置茶叶生产调查网点,调查种茶农户的年产量、产值、成本、用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本区茶叶生产现状,茶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11,(9)
普安将紧紧依托中国古茶树之乡这张世界名片,按照强龙头、扩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发挥县域地理优势,扎实做强做优茶产业,全力塑造黔茶第一春或中国四球茶为地方保护标识的茶叶标志。我们将借势造势,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品牌打造,把普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茶树起源地。使茶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黎明 《广东茶业》2004,(6):21-21
今年11月22日,在广州芳村南方茶叶市场中心 馆"2004中国茶·广州(国际)采购年会"广东单丛茶 王颁奖及拍卖会上,经华南农业大学陈国本教授介绍, 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年近古稀,慈祥可敬的老茶人-- 黄柏梓先生。 黄老来自广东著名的"乌龙茶之乡"凤凰镇,是 一位普通的茶农,现任潮安县凤凰茶叶专业协会秘书 长。他曾参与《潮州凤凰茶树资源志》一书的编写工 作,以及撰写、出版《凤凰地论注释》和《中国名茶 (乌龙茶)之乡--凤凰镇掠影》画册等。因此,获凤 凰镇人民政府特颁发的"弘扬历史文化,服务名茶之 乡"嘉奖牌匾,其个人传略已入编《中国知名专家学 者辞典》。  相似文献   

18.
项文广 《茶叶》2008,34(1):53-55
本文从分析仙居茶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仙居茶叶经营分散、品牌分散,规模偏小,良种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整合现有的茶叶生产资源,做好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良种化进度、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强化服务、加大专业化组织培育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从而推进仙居茶产业升级,促进茶产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两大国家都被认为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综观两大国的茶叶,茶产业已经成为两国一项必不可少的增加人民收入的产业。随着茶叶市场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两个国家在茶叶种植管理、茶叶的生产加工、茶叶销售和推放等方面都具有大差不差的问题。本研究内容正是通过对区域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发展有影响的因素做出探讨,寻找我国茶产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想出合理的对策使得我国茶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茶业也定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茶业是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培育名优茶是发展壮大茶产业的重要手段。2004年评选产生的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对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做强做大浙江绿茶产业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经过近5年的发展,浙江茶叶产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茶产业内部发展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批地方名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