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发挥早熟棉在长江流域棉区省工、省肥、省药、衔接茬口等方面的优势,从早熟棉种质资源中选育出零式果枝、一式果枝2种有限果枝类型种质资源(品系)和二式果枝类型早熟棉种质资源(品系)在早熟性、品质和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试验结果来看,零式果枝种质资源(品系)早熟性、品质最好,但产量较差,存在少量倒伏现象;二式果枝类型种质资源(品系)小区结铃数最多,但截止收花结束有较多棉铃无法正常吐絮;一式果枝种质资源(品系)产量最高,后期未吐絮铃少,可以衔接直播油菜茬口,较适合长江流域当前生产方式,具备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中棉425在长江流域棉区作短季棉夏播适宜的播种时间,于2019年在赣北地区进行田间播期试验,研究不同播期条件对中棉425冠层PAR截获率空间分布、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长江流域棉区,5月10日和5月30日播期处理在一定时期内均不利于冠层对PAR的截获,5月10日和5月20日播期处理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中棉425籽棉产量、单铃重和衣分随播期的推迟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播期对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可以看出,5月10~20日是短季棉中棉425在长江流域棉区较为适宜的夏播播期。  相似文献   

3.
新疆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主要性状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了新疆特早熟棉区自解放以来不同时期12个有代表性的推广品种(系)及审定品种,分成5个时期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演变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品种的更换棉花品种的增产潜力增大,新育成品种产量的遗传增益每年9.3kg·hm-2,产量的增加主要是衣分、衣指和结铃性的提高。纤维长度以每时间段0.2mm的速度递增,纤维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并没有多大提高,而且近期育成品种还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艾尼江 《中国棉花》2005,32(2):13-14
早熟棉亚区是新疆优质棉主产区 ,生态条件比较独特 ,热量较低 ,无霜期短 ,气候年度间变化较大。结合本棉区条件 ,提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棉花品种的要求与指标 ,主要是重视品种的早熟性 ,兼顾丰产性、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  相似文献   

5.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植棉的劳动强度和节本增效,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改棉麦套作为棉麦连作,发展和创新了适合本区域的棉麦连作两熟种植模式,通过秸秆全量还田实现养分归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用工,实现棉花小麦减投不减产。分析了棉麦连作的优势,提出了发展棉麦连作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72(原代号中696)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3年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广泛试验,多点示范,中棉所72表现为出苗好,苗期生长势强,蕾期长势稳,后期不早衰;生育期125d,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各地育种单位引进优良常规棉材料184份,以杂交棉品种为对照,在鄂北棉区进行棉花麦后移栽适宜常规棉品种筛选试验,了解其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筛选出22个适合鄂北棉区推广的麦后移栽常规棉新品种;并总结出实用性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广大棉农科学植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EB00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南部、江苏淮河以北植棉区夏播种植。其早熟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吐絮畅,易收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EB00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棉EB00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在2019―2020年河南省夏棉区域试验和黄河流域棉区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为早熟、稳产,吐絮畅,易收摘,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中棉EB004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棉502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早熟棉品种,2023年7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河南省植棉区夏播生育期101 d,植株塔形,株高85.2 cm,单株结铃数10.7,铃重5.6 g,籽指10.5 g;在2020年、2021年河南省夏棉区域试验中,皮棉单产均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5%以上,表现出高产、稳产。主要介绍了中棉50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地区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所14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所14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皖棉13号是沿江棉区的主推品种。本文概述了皖棉13号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适时早播,培育壮苗,适当稀植每公顷3.0万株左右,利于发挥个体的增产优势,较常规棉增施肥料20%左右,发挥杂交棉的增产优势,搞好田间管理,特别是全程化控,确保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南襄盆地位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特殊的南北气候交汇带,因此南北各地的棉花品种基本都可以在此种植。2010年粗略统计中棉系列、冀棉系列、湘棉系列以及其他审定或未审定棉花品种竟有200多个。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霞  郑曙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7,44(12):32-34
基于长江流域棉区现行两熟或多熟种植制度以及机械化程度低的现实,在保持现有棉田两(多)熟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改革简化种植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以轻简育苗和简化施肥为核心的套种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了套种棉花种植管理的轻便简捷;另一方面改套种或移栽为直播,建立油(蒜、麦)后早熟棉机械直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减少了用工。两套栽培技术构成长江流域棉花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该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旱农棉早1号具有早熟、株型紧凑、衣分高、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等特点,适合辽宁省特早熟棉区种植。本文介绍了其选育思路和技术,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疆棉区人工植棉成本上涨,人工采收异性异色纤维多等情况,分析了南疆发展机采棉意义重大,并剖析了在南疆发展机采棉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以推进南疆机采棉的发展和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棉在产量、品质、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优于常规棉品种,种植杂交棉是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杂交棉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严重滞后于品种的发展,杂交棉生产中还存在一系列栽培技术问题,制约了杂交棉杂种优势的发挥和产量的提高。现提供规范化的长江流域杂交棉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94A1822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中棉所94A182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冈棉11号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征、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