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面积使用666点蔸治螟,在丰城是第一次。主要目的在防治三化螟虫。今年全县防治面积,连作晚稻52,128亩,一季晚稻37,347亩,共89,575亩。用去6%可湿性666药粉62,464斤,0.5%666粉剂123,440斤,共185,904斤。点蔸一般都进行了两次。第一次点蔸在8月27日至9月2日,主要是毒杀螟蛾;第二次点蔸于9月6日开始到中旬,主要是毒杀蟻螟。部份地区因药粉供应不上,第一次点蔸拖延到9月6日才开始。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群众运动的高潮中,我所职工、科技人员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去年试种了双季玉米、双季黄豆。一亩面积,实收前季玉米473.5斤,后季玉米250斤,前季黄豆251.2斤,玉米株间黄豆18斤,后季黄豆317.2斤,山芋  相似文献   

3.
油果花生是江苏省射阳县高产优質的农家品种。1965年春,我县引种五百余斤,在全县十处进行了試种,計十三点七六亩,平均亩产二百五十五斤,較当地品种把子花生七点九亩,平均亩产九十八点九斤,增产158.2%。黄口基点播种的一点零八亩,亩产三百五十斤,較对比田二点九亩,平均亩产六十六点二斤,增产四倍多。通过一年的实践,油果花生表現出下列特点。1.具有丰产株型,适于密植。油果花生分枝直立丛生,株型紧凑,茎粗叶壮,結莢多集中在第一分枝上。据龙城农技站观察,单株第一分枝为四点三五个,結果二十一点九个,第二分枝一点三个,結果零点二七个,莢果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直径一般只有十四至十七厘米,最大范围不超过二十五厘米,因此,宜于密植,一般每亩六千穴以上,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工农兵学员,工农兵教师和原有教师三结合,种了一亩玉米、黄豆、玉米间作三熟高产试验田,以摸索解决集中棉区双丰收的途径,获得了初步结果:每亩实收玉米451.6斤,黄豆55斤,棉花134.3斤,铃重4克,衣分39.0%,纤维长度30.2mm,及玉米杆每亩1000斤,黄豆杆每亩100斤。在玉米的保护下,7月上旬以前,棉花基本上无虫害,全年每亩施药费1.16元,比诱杀田减少用药开支66%。  相似文献   

5.
高州县地处本省的西南部,属丘陵地区,北纬21.3度,冬季气候温暖,历年来12、1、2、3月份气温平均在12.7——21.3℃,以一月份的温度最低,其平均最低温度为3.3℃(1955-1964年平均)。该县历年来都有冬种黄豆的习惯,栽培上大多与冬番茨间种。1960年以来更进一步发展黄豆生产,面积逐渐扩大,1964年冬种番茨24.74万亩,其中间种冬黄豆15万多亩,占番茨种植面积的60%左右,有不少公社间种面积还达90%以上,如谢鸡公社冬种番茨11,000亩,间种黄豆的就有10,100亩,占91.9%。近年来间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1960年春收间种冬黄豆平均亩产仅57斤;1964年春收亩产提高到77斤;1965年春收  相似文献   

6.
农垦五十八号是一个水稻高产良种,1964年我市由江苏省江宁县引进试种,全市共种植二千一百多亩,一般亩产在七百至八百斤左右,比本地单季晚稻麻壳秈增产20—50%,高的亩产达一千斤以上。如卜塘公社黄庄生产队试种的三点四亩,平均亩产八百零一斤,比四点五亩麻壳秈亩产五百八十七点三斤,增产36.4%;上庄生产队共种十八亩,平均亩产八百二十九斤,其中青年试验田一点四亩,平均亩产九百六十四点三斤。合罗公社楊桥三队试种十点三二亩,平均亩产九百五十九点四斤,比历年单季晚稻最高亩产六百斤增产60%,其中一块样板田四点六五亩,平均亩产达一千零六十六点二斤;此外,卜塘公社宋庄生产队作双季连作晚稻栽培的一点五亩,两季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六十六点六斤,其中农垦五十八号亩产五百六十六点六斤,在相同的条件下,比小红稻亩产四百四十四斤,增产25.6%。1964年,我们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作了调查,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五年我们前茬一亩油菜,实收二百五十二斤,下茬复种一亩向日葵实收二百二十五斤,两茬合计四百七十七斤。一九七六年我们油菜复种向日葵是五亩,油菜亩产四百一十五点六斤,向日葵亩产三百七十七斤,两茬合计七百八十三点四斤。其中移栽向日葵一亩,  相似文献   

8.
1975年在黄冈分院农场进行了棉田套种柽麻的田间试验,设置柽麻区与对照区四个处理,四次重复,小区面积0.1亩。柽麻区于5月28日(收麦后)播种,播幅0.6尺,棉麻行距0.9尺,播量每亩七斤。7月8日每小区均按每亩800斤压青。在对照区按与柽麻等 N 量每亩施棉饼80斤。取样区增设不施有机肥及柽麻高产量区(每亩1,600斤)进行比较,面积0.025亩。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武安七区烈江村农民万富,去年播种一亩二分五玉米,收获量达一千九百斤,折合每亩收一千五百二十斤,此外尚有黄豆二十斤。比该村去年平均产量高3.38倍。他领导的二十二户互助组,一般产量也都在八、九百斤之间。万富种玉米从整地到收获,虽然存在某些缺点,然而他的产经验还是较当地农民突出的:  相似文献   

10.
宿县地区群众常在山芋生长期間,用棍棒挑摔方法进行翻蔓,以防止蔓节生根。根据我所近几年来的試驗,証明这种方式是会减产的。1962年試驗,不翻不提蔓的山芋亩产三千零七十九点七斤,而翻蔓二次的亩产二千三百一十七点一斤,减产24.8%;翻蔓次数多,减产也狽,五次的亩产只有一千九百九十一斤,减产达35.4%。因为采用这种方式翻蔓,使蔓叶翻轉、重叠和过多的損伤,翻蔓二至五次的每株枯黄叶数高达八十片以上,断茎数也有零点三至二点六条;而不翻不提蔓的每株枯黄叶数只近三十片,且无断茎。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开始在孟家大队第四生产队试种了罗马尼亚向日葵十二亩,总产三千八百四十斤,亩产三百二十斤。一九七四年全社种植六百五十亩,总产达十四万二千斤,平均亩产二百二十斤,其中开原大队第四生产队种了三亩,亩产四百斤。播种前,用温水浸种一、二天,实行垵种,每亩施三千斤农家肥做口肥,行距一尺七、八寸,株距一尺至一尺五寸,亩保苗二千三百株至三千三百株。四月三日开始播种,四月末结束,一次定苗,铲趟两遍,人工辅助授粉一次,八月二十五日前后成熟。油用向日葵是一种抗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的油料作物。在瘠薄轻碱地以及风砂干旱地区都能正常生长,亩产可达百斤以上。该品种  相似文献   

12.
兴城县文家公社农科站利用塑料薄膜复盖地面栽培花生,取得了良好效果。栽培面积:0.93亩,花生品种:白沙1016,平均亩产837.5斤。未复膜的亩产633.3斤,增产32%,创造了兴城县历史以来花生亩产最高记录。一、基本情况试验地块:菜园地,地势平坦、肥沃,前茬是白菜。早春机翻,亩施农肥8000斤,氨化过石80斤做口肥,小灰150斤。于4月中旬人工整地做垄,行距105厘米大垄,种双行,小行距45厘米,(?)距18厘米。由于土壤墒情不足,复膜前浇一次水。喷除草剂——扑草净亩用4两。选用锦州产薄膜,播前五天复盖,4月25日播种。生育期(8月7日)间灌水一次,8月15日和22日两次喷洒六百倍液代森锌防治花生叶斑病。果针入土期在大行间培土一  相似文献   

13.
1983年,我市设置了八个杂交稻百亩连片制种点,组合为汕优3号、汕优6号,总面积为818.6亩,总产量为22.5万斤,平均亩产275.4斤.其中亩产300斤以上的面积有383.3亩,400斤以上的有18.2亩,并有三个百亩连片制种点亩产超过300斤.现就杂交稻制种亩产超300斤的技术途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寒麻是六安地区生产上常用的一个优良大麻晚熟品种。为了探求它在当地的适宜播种期,作者在总结群众生产经驗和往年試验结果的基础上,从1961年12月15日至1962年3月15日,每隔十天,分期播种一次,共播十期,进行試驗。結果証明,12月25日至1月25日这一个月播种的均能获得較高的麻皮产量,亩产在三百斤以上,其中以1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亩收麻皮三百二十五斤。从1月25日以后,播种越晚,产量越低,3月15日播种的亩收麻皮只有二百二十三点七斤,比1月15日播种的减产31.2%。早播产量高,迟播产量低,是因为大麻是以收获茎秆靱皮纤维为目的的,早播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如12月15日和3月15日播种的,播种期虽相差三月之久,但現蕾、开花至种子成熟这段生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春小麦高额丰产形态生理指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地一些国营农场,亩产小麦1,500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为了研究这一地区春小麦高额丰产规律,为大面积大幅度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措施,1976—1978年间,我们在柴达木盆地香日德农场,与该场干部工人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春小麦高额丰产的试验研究,连年获得了比较高的产量。1976年首次获得19.68亩平均亩产1,534.6斤的高产,另有1.45亩亩产1,632.8斤;1977年亩产超过1,500斤的总面积有101.9亩,有三块试验田(1.121亩、1.0亩、1.032亩)亩产分别达1,765.5斤、1,737.5斤、1,727.1斤;1978年由于运用了前两年的经验,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74年,我所开始探索沿江稻麦两熟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74年1.25亩扬麦1号丰产田,亩产683.2斤.1975年7.27亩小麦,平均亩产968.47斤,其中0.78亩扬麦1号,亩产达1008.1斤.1976年7.086亩小麦,平均亩产1007.6斤,其中1.23亩扬麦1号,亩产达1069斤.1978年6.89亩小麦,平均亩产954.5斤,其中1.9亩扬麦3号,亩产1007.3斤,0.9亩扬麦2号,亩产达1093斤(见表1).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们对小麦高产栽培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 在研究总结油莱以防冻保苗为主的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莱单位面积产量,1983—1984年,我们在河南省组织有关单位协作,对高产油莱产量结构与生长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一、高产油菜的产量结构各点试验地面积2亩左右,亩施基肥土杂肥3000斤,碳酸氢铵60斤,过磷酸钙80斤,追肥尿素60斤,供试品种为甘兰型油菜开封矮选。平均亩产371.9斤,其中有2.78亩,平均亩产达471.4斤(见表1)。表1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条件下,油菜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们协同有关农科组织,在夏大豆花期用不同浓度的氮、磷、钾和钼、锰、镁混合肥进行叶面喷施,获得了增产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一、增产效果据1977—1978连续两年在全县6个点试验结果:在大豆花期喷施1次叶肥的平均亩产264斤,比对照(喷清水,下同)平均亩产236斤,亩增28斤,增产11.8%;喷施叶肥2次的平均亩产273.5斤,比对照增产18.2%;喷3次叶肥的平均亩产294.3斤,比对照增产24.9%(见表1).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对我县谷子主栽品种齐头白亩产八百斤的施肥和密度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朝阳县农科所。试验前对0~20厘米土壤耕层进行了养分测定,确定施农肥化肥水平。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小区面积133平方米,六行区,各处理如表1。二、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如表2。1982年我县全年降水量为259.6毫米,全生育期都处于严重干旱状态,在拔节孕穗期灌水二次。对各因素的增产性能分析如下:1.农肥:亩施6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为688.3斤,8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700斤,亩施1000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575斤,以亩施8000斤农肥最好。2.氮素化肥:亩施硫铵3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646.7斤,亩施50斤的3个处理,平均亩产738.3斤,亩施70斤的3个处  相似文献   

20.
锦西县台集屯公社英房子大队第四生产队植棉能手丁伟萍,1982年承包1.55亩棉花,亩产皮棉331.4斤,她的经验是:1.选用“6496”优良新品种。它的特点是结铃习性好,蕾铃脱落率低,桃大铃重、绒长、衣分率高、品质好。2.精细整地,及时做垄。3月上旬进行顶凌耙地,4月8日进行春灌增墒,4月26日适时座水等距点播。3.改善营养条件,创造高产棉田。每亩施优质农肥15000斤,氨化磷肥150斤,随播种施口肥硫铵7斤。6月2日每亩水追硫铵20斤。6月17日灌第一次水,每亩施尿素、复合肥各26斤。7月12日灌第二次水,7月21日重施花铃肥,追尿素、复合肥每亩各40斤,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