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盆景素材中,不费斧凿、能直接上盆成"景"的微乎其微。我们仔细揣摩了近些年的精品佳作,除一部分由先天因素铸成外,大都是后天所为,即根据素材特点,通过强行艺术化的手段,以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我们就这个因材施艺的话题,试举两例。一盆黄杨桩的二次创作这盆黄杨上盆已经3年了(图1)。原先是棵地栽的独株黄杨球。因房屋拆迁而改变了它的命运。上盆以前,我们先截干蓄枝,将留下的侧枝缩短,慢慢地让靠近主干的地方长出新枝,逐步形成框架。尽  相似文献   

2.
黄杨常年披绿,四季吐青,为盆景制作的上乘树种。不少人认为它具有较强的耐受性、适应性和萌发力,在谈及黄杨盆景的制作时,从选桩到剪扎,多是一般性的泛泛而谈,未能触及黄杨粗干老枝的新芽培育这一关键性问题。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谈谈粗干老枝的新芽培育法。  相似文献   

3.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卉盆景》2014,(7):63-63
这盆题名为《浓荫蔽日》的小叶黄杨盆景,是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的藏品。作品是60年前选苗扦插的,40年间历经多次修剪造型,定型上盆距今也已20余载。作品整个造型为大树型,树高82厘米,树干直径12厘米。创作初期采用蟠扎细剪的苏派盆景方式造型,后期充分发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优势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卉盆景》刊登了很多自育桩材的文章和作品,很受启发。本人也就木槿盆景的创作,谈一点自育桩材的体会。 1992年春,笔者在花友处剪了几枝木槿老枝,地扦后基本都成活。第二年上泥盆,长势很好,三、四年中花开不断。后发现有二棵根部发达,过渡自然,试想制作盆景。当时一次性截干到位,后采用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和苏派粗扎细剪相结合的方法,用浅盆养护,用了近8年的时间,基本成型(见图)。木槿盆景落叶后能观骨架,春夏秋能观叶观花,花期近半年。  相似文献   

6.
3.枝树枝好似人的四肢,是植株的骨架。在桩景中,树枝是树干与树叶之间的“桥梁”,枝附于干,叶附于枝。因此,枝的造型不仅决定了“叶片”的布局落位,更重要的是,枝与干所组成的“树形骨架”对整个树形的艺术造型起着决定的作用。 (1)枝的组成与作用:在桩景中,树枝主要由侧枝、后枝和遮干  相似文献   

7.
用“截干蓄枝”法培育榕桩盆景,经常要截掉枝干。截下的废枝有的收尾自然,有的侧枝四向散射,略加修剪就得一棵小树。能否变废为宝,用废枝育出桩材? 笔者这盆榕桩是用废弃的枝干培育而成的。1996年春末截一榕桩顶枝,截口枝径3厘米,两侧互生枝径约1厘米的侧枝,剪后取之嫌小,弃之可惜。思前想后还是种在一个花盆里。第三年入夏定托移植,第四年根部出现薯块,七年培育共剪三刀。成型桩高17厘米,四托一顶。2003年3月剪后摄下照片。今后培育重点是促使顶冠丰满。自培自育桩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解决桩材来源的主渠道。用榕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劝君善待废榕枝。  相似文献   

8.
我国盆景大多数都是一主干上生长几个枝托,几乎成为制作盆景的通用公式。而笔者用小苗培育的这几盆盆景却挣脱了几大流派的束缚,以不同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自命不凡地认为自己创作出了树木盆景的新款式(如图)。此说能成立吗?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活生生的东西。原树胚不会自然形成适合自己情趣的树型,也不是任何人所种同样的品种都能形成一定的形态;而是不同的树,不同的人、不同的技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种出不同的千变万化盆景姿势。截干蓄枝是创作岭南盆景的主要艺术手法。一盆成功的盆景,随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修剪)都符合独立的盆景造型标准,甚至把整株树桩“脱衣换锦”(摘去叶片)后仍保持树型的优美和自然风貌,毫无矫揉造作,并且更能显示出盆树的骨干苍劲与枝桠线条的自然流畅。我栽培的这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又名忍冬,双花,是集观桩、干、枝、叶、花为一体的盆景好素材。一、选桩:于早春到野外采集粗壮、苍老、奇特的老桩,可裸根移植。雨季采挖老桩,只要根系保护得好,也不难成活。二、造型:对采集的老桩,先进行适度修剪,保留一两条主干枝,即可上盆。由于金银花生长较快,具有根蘖丛生和攀缘习性,因此在生长过程中要随时修剪。抹除根基的根蘖芽,对侧枝用反复摘心的方法控制树  相似文献   

11.
实验材料 1.菊的品种选择:大立菊、悬崖菊及各种标本菊等均可。 2.器具的准备:泥瓦盆、宜兴花盆、灭菌细砂、喷淋壶、油毡、细铁丝、铅丝、枝剪等。 3.附材的选备:奇特山石、别致枯桩。 4.培养材料:腐殖土、河沙、人粪尿、酱干、马掌水等。方法步骤 (1) 11月中下旬,选取各种菊的根茎脚芽,将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从事盆景创作已30余年,不求成名成家,但求自娱自乐。近5年又痴迷于果树盆景,在其栽培、嫁接、造型上初步摸索出一点经验,我称之为"快速成型法"。所谓"快速成型法",就是从砧木的栽培、嫁接到盆景的基本成型、结果观赏,用2~3年的时间完成。砧木我选用野生山定子做砧木。早春采回后修剪上盆。直径2.0厘米以下的留10~15厘米截干,在截面上直接嫁接接穗;直径2.5厘米以上的粗砧木,采用"截干蓄枝法"上盆培育新枝。  相似文献   

13.
一、榕树桩材的由来我非常酷爱盆景艺术,工作之余,节似休闲,都在学习栽培和创作盆景。1992年我出差到广州,在河山盆景有限公司发现一盆大榕树桩景,盆长1.2米,树高也有1米多,虽然根盘不好,很少枝托,但树干左倾较为柔顺,很有动势,特别是左边一枝可做成大飘枝,整体来说是可塑之材,对我很有吸引力。在这一年里我几次去广州,都要去看一次,真想买下。但价格很高,可望而不可及。1993年春,在亲朋的支持下,我终于买回了这盆榕桩。当时我的亲人、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4.
要想将一株选中的生长在苗圃地畦中,或是普通花盆中的树苗栽植到很浅的盆景盆内,并使之成活和缓慢生长,在经过修枝整形之后,修根装盆技术倒是最为重要的最后一步了。其中有许多技术要求必须掌握。本文所介绍的,是美国园艺丛书中有关这种修根装盆的技术要点。一、普通盆景的修根装盆方法:修剪整枝和修根装盆要一气呵成。这一操作,通常应选在春季多云无风的天气下进行,以避免修剪后的枝干和裸露的根须被风抽干。下面就插图所示,讲讲修根装盆技术(见P27页上图)。 (1)给树苗做完修枝整形之后,将带土的树根从盆中取出,轻轻地弄掉根枝上的培养土。再给根枝喷  相似文献   

15.
这盆黑松桩材,已培育3年,生长得比较旺盛,高约1.5米,干粗直径约14厘米,按桩型,设计为曲干式、成型后高度控制在1米左右。由于在养护过程中,对主要枝做了一些顺角拿弯等基础工作,所以它将来的姿态已有了构思。按原先的设计进行初作。现将基本过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盆景老艺术家叶德铿先生选择签简式高盆的翻盆换土操作。以一盆多干悬崖式黄杨(图1)为范例。操作步骤是:1、先用马钉勾松靠盆壁的土壤,深2~3寸,然后一人抱起高盆倒翻,盆沿靠在板凳边上,用细木棍从盆底出水孔往下捅,一人双手从盆口接住盆树,  相似文献   

17.
干粗、枝茂之时是文人树桩头阶段的终结我们制作文人树桩,一可到花木市场或苗圃选购,自己设计加工,一、两年后当见雏形;二可播种地栽,三、五年会有实际成效。因文人树用材不需主干粗大,较之其它大桩盆景能省却许多时间和操劳。但由于文人树突出“高洁”,意境(格调)要求雅,形态(各部)要求简,操作起来难度不小。可以说,制作文人树“硬件”操作不费功夫;“软件”从构思到设计,到因材施治,到面对干和枝的变曲、取舍,哪一步斟酌失误都可能造成遗憾。而这“软件”是艺者的修养亦即“造诣”,是创作者对盆景艺术和相关艺术知识掌握的多少。当前,文人树盆  相似文献   

18.
<正>苏健辉是一位高级园艺师,生于漳州。今年40多岁的他,致力于盆景艺术创作已有20余载。20多年间,他精心钻研岭南盆景各种树种的自然生长习性,以蓄枝截干的手法,创作出数十盆"根露、身明、枝清、叶茂"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盆景作品。其作品以顺其自然、舒展大  相似文献   

19.
山杜鹃亦称映山红,是观花、叶,观根、千面面俱佳的树种。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材之一。我们地处恩施山区,山杜鹃漫山红遍,资源十分丰富。这为培育山杜鹃盆景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制作山杜鹃盆景并非易事。因要找到干径5厘米粗老桩的确不易,形态奇特的古桩就更难了。在养桩过程中,稍有不慎,便会事倍功半。笔者从事山杜鹃盆景培育已多年,现将自己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议顶心枝     
顶心枝,无论是杂木盆景,还是松柏类盆景,历来为盆艺作者所唾弃;无论是传统剪枝技法,还是众多行家在书刊上发表的文章,一概认为要截去。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却体验到顶心枝在有些情况下,亦大有用武之地。一、顶心枝对那些树干有缺陷(包括疤痕、囊肿、虫蛀)的地方,剪成点枝,可“瞒天过海”,用来遮住观赏者的视线对树干缺陷部份的扫描。在返朴归真、师法自然的艺术法则在盆艺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大多盆艺作者对桩头讲究完整、健康、自然。而往往“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