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至翌年1月份,是海狸鼠越冬期,此阶段饲养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就其生理特点和所应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简述如下,供饲养者参考. 1 越冬期的饲养 海狸鼠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随季节而发生变化.冬季海狸鼠的物质代谢不像其它毛皮兽那样下降,而是有所增加;其原因是海狸鼠至今还保留其生活在南半球时所固有的物质代谢的生物学特性和纬度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海狸鼠,又名獭狸,成年体重 6公斤左右,仔鼠 6月~ 7月龄即可进行交配,年可产 2胎~ 3胎,一胎产 4只~ 6只。海狸鼠以植物根、茎、叶为主要饲料,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其皮色泽华丽、轻便保暖,是制作高档裘皮的好原料;其肉属高蛋白低脂肪,鲜美细嫩,营养丰富。人工饲养海狸鼠,饲料来源广,管理较粗放,经济效益好。   一、建好圈舍   海狸鼠的饲养设备用砖和石棉瓦搭建而成。一般采用圈舍饲养法,圈舍的搭建形式与猪圈差不多,只是比猪的圈舍略小而已。要有一个露天运动场,面积大小按每只 1米 2设计,在其一端修建一个窝室,每…  相似文献   

3.
张诚 《农家顾问》2009,(7):25-26
海狸鼠成年体重6千克左右.仔鼠6-7月龄即可进行交配.年可产2—3胎,一胎产4-6只。海狸鼠以植物根、茎、叶为主要饲料,对饲养条件要求不高。人工饲养海狸鼠,饲料来源广,管理较粗放。  相似文献   

4.
海狸鼠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为提高饲养海狸鼠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了提取海狸鼠油脂的方法,同时测定了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压榨法从海狸鼠脂肪中提取油脂,平均出油率可达61%,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相似文献   

5.
海狸鼠系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属的草食性毛皮动物.海狸鼠原产巴西、巴拉圭等南美国家,是南美洲固有的动物种.我国1956年首次引种饲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养殖数量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常规检验方法测定海狸鼠的生理生化常值及主要脏器占体重的百分比,其结果:体温37.22±0.5℃;呼吸频率26.6±2.3次/分;心率175.2±27.5次/分;RBC627.8±37.01万个/mm~3,WBC9490±2391.5个/mm~3;PCV42.4±1.5%;ESR2.30±1.33mm/小时;血清总蛋白7.12±1.91%;血清白蛋白1.99±0.30%;血清球蛋白5.18±1.64%;A/G0.4±0.07;血清总脂207.51±30.97%;血清葡萄糖216.97±49.39%;N.P.N66.82±15.40%;血清无机磷3.76±0.22%;血清钙11.52±0.82%。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 Molina)原产于南美州,亦称河狸鼠,是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属动物,海狸鼠的人工饲养,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饲养管理简便,繁殖快,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农村被广泛饲养繁殖。有关海狸鼠的生理生化常值,尚未见到系统的报道,特进行了本次试验,为科学饲养海狸鼠提供科学数据和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志坚  姜家佑 《新农业》2001,(11):30-31
河北省海狸鼠研究会4年来共向全国放种鼠39.2万对,计收取押金1.128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只退还2876万多元,使饲养海狸鼠的农民直接损失1个亿,受害人数达数千人.这次河北海狸鼠诈骗案是继1993年全国海狸鼠事件后,由少数人制造的又一次特种养殖业的重大案件.  相似文献   

8.
海狸鼠,属于啮齿目海狸鼠科,是草食性皮肉两用动物,原产于南美国家,我国从1956年开始首次引进饲养。现已选育出16个色型品系,有白色、金黄色、黑色、褐色、奶油色、珍珠色等,尤以金色、金黄色最为珍贵。我国的自然条件很适合海狸鼠的生长发育。海狸鼠具有经济价值高、饲料来源丰富、圈舍构造简单、好饲养、易管理、无瘟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海狸鼠又称河狸鼠、狸獭、沼狸,属于大型啮齿动物,其食性广泛,饲料消耗低,各种野菜(毒草例外)、树叶、树枝以及蔬菜、粮食等都可作为它的饲料。海狸鼠为皮肉两用动物,具有经济价值高、饲料来源丰富、圈舍构造简单、生长快、繁殖力强、易管理等特点,是国家大力普及饲养的节粮畜种。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笼舍建造。海狸鼠笼舍饲养建筑由3个部分组成:笼舍前端为长1米、宽1.5米、深0.5~1米的水池,并修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狸鼠生长时期的不同,可分为仔鼠、幼鼠和成年鼠3个饲养阶段,其饲料配方见表1、2、3.  相似文献   

11.
李志坚  姜家佑 《农友》2001,(11):22-22
据报载,河北省海狸鼠研究会自1996年以来,四年间共向全国放种鼠39.2万对,计收取押金1.128亿多人民币。其中只退还2876万多元,使饲养海狸鼠的农民直接损失1个多亿.受害人数达数千人。这次河北海狸鼠诈骗案件是继1993年全国海狸鼠事件后,由少数人制造的又一次特种养殖业的重大案件。这次海狸鼠案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一是高额利润的引诱;二是“河北省海狸鼠研究会”系河北省委农工部的下属组织,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是禽类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自发现该病一百多年来,各国兽医科技工作者对该病的病原学、菌苗研制、免疫机制的探讨作了大量的工作.本实验通过人工感染巴氏杆菌后,应用免疫酶染色对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细菌分布及定位进行观察,为本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 选用禽霍乱平板凝集阴性鸡26羽饲养1个月后无异常分组实验1.1.2 细菌 C48—1强毒株(购自中监所),改良马丁琼脂24小时培养3~5个菌能致死2月龄以上的试验鸡.在马丁琼脂平板上,菌落光滑致密.在瑞氏在染色涂片中,见大小不一呈两极着色的卵园形或短杆状细菌.血琼脂斜面上保存菌种,每半月移植一次,4℃冰箱保存备用使用期不超过2个月,正式攻毒用细菌经马丁肉汤培养,鸡体复状,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3.
蛇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霉斑病 由霉菌引起,主要由于蛇窝内过于潮湿或不卫生引起.在梅雨季节,人工饲养的蛇,特别是蝮蛇、尖吻蝮此病尤为多见.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夏屯村村民张为胜,1997年开始养殖海狸鼠,到现在已出栏1800多只,纯收入16万元,被人们称为“鼠王”。 1997年,张为胜听说外地养殖海狸鼠致富的信息后,便外出到青岛、大连等地考察市场,他发现海狸鼠喂养简单、饲料来源广,一个农户利用自家的院子,每天管理1小时,用养1头猪的饲料;可轻松饲养海狸鼠5组(每组1公2母),年纯利在1万元左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张为胜便投资13万元,建起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从省畜牧局购进种鼠600只进行饲养。为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张  相似文献   

15.
野兔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采用人工饲养,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1.环境要求野兔休息地一般不挖洞。但为避免天敌,常利用坑洼、草丛、石块间隙或裂缝等处休息。人工饲养时要注意给其创造一个相似的环境,场地要安静、宽广、卫生、干燥。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江苏某鹿场发生巴氏杆菌病,经过治疗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发病情况该场共饲养32只茸鹿,其中28只梅花鹿和4只马鹿分圈饲养于3个圈舍中.2007年11月天气骤然变冷,1只梅花鹿仔鹿突然发病死亡.到了12月,在1个月内先后有16只梅花鹿发病,发病率SO%,死亡4只,治愈12只,治愈率75%.  相似文献   

17.
海狸鼠大致似鼠,性情却似兔,幼鼠经7~8个月的饲养,可达成年体重,约8公斤左右,体格硕大。海狸鼠是皮肉兼用的经济动物,主要产品是皮毛。其特点是皮张致密而柔软,绒毛短,色泽华丽,坚韧耐磨,沥水性能好,保温性能强。因此,可以制作各种柔软、美观大方的裘皮制品。海狸鼠肉鲜美细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是独特的野味佳肴。海狸鼠体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不仅可以食用也是制高级化妆品的原料。因此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同前南京地区已从俄罗斯引进优良品种的海狸鼠,毛色有褐、黑、金黄、白色等稀有色泽,色型较多,开始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8.
<正> 人工饲养龟类时。因水质恶化或营养不足诸因素,招致一些病菌侵袭而发生疖肿病。近几年随着人工养龟的推广.疖肿病也随着流行起来,有些地方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初期龟皮  相似文献   

19.
2001年7月,本市某国营养殖场饲养的梅花鹿和马鹿先后出现以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情严重,并出现急性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确认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鹿肺炎型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20.
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又称绒鼠,属啮齿目,豪猪亚目,毛丝鼠科动物.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因其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现已被许多国家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