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棉花蕾铃脱落,在生产上极为普遍,一般脱落率在65%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如果能将脱落率降低到50~60%以下,棉花产量可大大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开花前很少脱落,开花后逐渐增加,盛花期达高峰。从时间上棉花的蕾铃脱落高峰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据统计,这段时间的脱落约占总脱落数的一半。因此,减少这段时间的大量脱落,是棉花增产的一个关键问题。1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1.1生理性脱落肥料不足,N、P、K三要素的比例配合不当,某种养份元素不足或缺乏;水份的过多或过少,光照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脱落。1.2病虫危害影响蕾…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棉花蕾铃发育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分析了蕾铃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从生理角度探讨了影响棉花蕾铃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指出棉花高产研究的关键在于控制棉花蕾铃脱落,加强棉株结铃数的分子及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3.
环境温度与棉花蕾铃脱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红 《江西棉花》1991,(2):30-30,33
当棉花的品种和田块一经确定下来,其籽棉产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成铃数和单铃籽棉重。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生产水平下,单铃籽棉重变化相对较小,而单位面积上总成铃数变化则较大。目前大面积生产蕾铃脱落率很高,一般为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从而限制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棉花蕾铃脱落与许多因子有关。本文利用在南昌莲塘对沪棉204棉花品种的  相似文献   

4.
暴风雨引起棉花局部萎蔫死亡的原因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4日受13号台风“泰利”的影响,永修县普降暴雨,3日降雨量达313.3mm,创永修县短期降雨之最。降雨过后,棉花蕾铃大量脱落,部分田块发生叶片萎蔫,严重田块甚至出现叶片脱落和棉株死亡。全县棉花受灾(蕾铃大量脱落)面积达5333.3hm^2(占80%),中度受损(蕾铃脱落、叶片萎蔫)面积2000hm^2(占30%),严重受害(落叶死亡)面积1000hm^2(占15%)。此次永修县棉花受灾表现出:地势低洼的棉田受害重、老棉区受害重、某些品种和部分农户受害重3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棉花上使用防止蕾铃脱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作用介绍,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出了化控技术在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棉花单株结铃性组成因素间的作用和关系,研究结果指出:单株蕾铃脱落率高低是决定单株成铃数的重要因素,单株勒花量与成铃数之间的相关性一般是不高的,有的品种甚至很低,单株蕾铃脱落率主要是受外罪环境条件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选育具有中壮丰产、高光效株型的棉花品种,采取合理栽培措施来达到减少蕾铃脱落率,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水荣 《江西棉花》2009,31(2):65-65
棉花是江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江西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历年来棉花产量提高不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棉花蕾铃脱落问题。据统计,正常情况下,一般蕾铃脱落率为70%左右。因此,了解蕾铃脱落规律,寻求减少脱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牛银亭 《江西棉花》2006,28(4):37-38
棉花缺硼症状在苗期、蕾期开始有表现,主要是叶片变厚、增大、变脆、色泽暗绿无光泽,顶芽发育停滞;至蕾铃期蕾铃脱落严重,“蕾而不花”。当土壤严重缺硼时,棉花植株矮化,各组织器官也表现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杂交棉“湘001”开花及脱落记载,研究棉花不同果节位及不同时期的蕾铃脱落规律,并结合天气情况分析杂交棉蕾铃脱落与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不同果节位的脱落规律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脱落率逐渐增高;7月21~30日落蕾率较高,8月10~19日落铃率较高;开花后11天内的幼铃最容易脱落。脱落对天气有滞后反应,气侯因子中高温与强降水对脱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管业林 《江西棉花》2007,29(6):52-53
棉花花铃期是棉花生育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棉花蕾铃生长脱落的关键时期。如果6月份以前农家肥和当家肥施用不当,打药治虫不及时,使用农药不对路,或使用浓度过高,中耕除草破板结不力,田间除草药剂使用过多等,极易造成蕾铃脱落而影响产量。如何做到花龄期生长健壮,少脱落多结桃,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技生产工作经验,现将主要措施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1.
1棉花早衰的外部表现 棉花早衰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首先普遍落黄,继而逐步变褐枯萎,老叶自动脱落;花位上移,顶端花芽潜伏,不再延伸新的果枝,果枝层数比常年少2.4层,果节少、生长无后劲;根系衰竭,根浅根少,吸收肥水能力大大下降;桃小、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衣分低,品质变劣,种子的成熟度差。一般新疆棉区早衰多发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气象条件对棉花蕾铃脱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是彭泽县的传统大产业.棉花的增产潜力是在充分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肥、水、光、温和管理等多方面条件下形成的.而其中气象条件造成棉花的蕾铃脱落,对棉花的稳产和高产的影响关系极大.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段和成 《江西棉花》2005,27(1):41-41
助壮素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已十多年,有效地解决了棉花高产与增肥招致枝叶徒长、蕾铃脱落多的矛盾,实现了足肥高产,使棉花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棉农在助壮素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一是使用面比较狭窄,目前还主要局限于棉花生长中期的控制旺长上,在苗期和后期应用不多;二是使用技术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用药对象、时间和药量掌握不准,  相似文献   

14.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比较耐旱的作物,有喜光热、怕阴雨、忌涝渍的特性。棉花生长发育期若降水过多,一方面棉株根系呼吸困难,生理过程受到抑制,蕾铃脱落严重;另一方面连续阴雨少日照天气易造成棉株旺长,田间通透性  相似文献   

16.
从株式图分析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良光 《江西棉花》2007,29(1):16-19
本文以同一品种2003、2006年两度棉花株式图表调查资料为素材,从纵向、横向和圆锥体顺序分析比较抗虫棉的蕾铃脱落及成铃分布,结果表明中、下部脱落率较高,外围铃脱落远远高于内围铃;下、中、上部成铃率依次为37.6%、33.9%、28.6%,下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上部;内围铃成铃率达82.7%,是外围铃的4.7倍多.从圆锥体顺序看,第1圆锥体成铃率为100%,第2、3、4圆锥体成铃率达60%多,第5、6圆锥体成铃率亦达50%以上,第7、8圆锥体成铃率较低,仅为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何叔军 《江西棉花》2008,30(3):54-55
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棉农投入肥料最多的时候,生产中棉农如果施肥不当,便会产生肥害,引起棉花蕾铃大量脱落,严重的导致棉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从而大大降低了棉农经济效益。如何预防棉花花铃期肥害的产生,棉花花铃期肥害产生后又如何有效采取补救措施,对  相似文献   

18.
以萘二甲酸酐作解毒剂,分别添加赤霉酸、复硝钾、尿素+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对硝磺草酮中毒棉花进行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灌根处理能有效减少棉花枯叶率和蕾铃脱落率,进而显著补救棉花产量损失,其中萘二甲酸酐+芸苔素内酯效果最好,药后60天的枯叶率和蕾铃脱落率分别比对照减少23.1和32.6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12.3%,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硼肥可促进棉株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转,协调棉株生长发育的平衡,有利于棉株稳长、早熟、不早衰.可有效地防止棉花发生"蕾而不花"的现象,降低蕾铃脱落率,提高单株成桃数和衣分,改善棉花品质,增加纤维长度和衣分.  相似文献   

20.
棉花蕾铃期虫害的田间鉴别技术吴有光(万年县农牧业局棉办335500)一、棉叶被害1.顶心被害①顶心、果枝尖端,叶受害后长成条状不规则死洞──棉铃虫初孵幼虫。②由顶心向下钻蛀,顶心嫩头下垂,茎内有虫粪──金刚钻③幼虫吐丝将顶心嫩叶粘连在一起,卷起呈嗽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