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含量较低、单产水平不高、品种混杂、产品品质较差、外资进军并控制大豆加工业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新时期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目标,重新振兴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2.
杨辉  林嘉柏  林佳 《大豆科学》2022,(3):352-357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频发,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大豆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一系列的外生冲击改变了国际贸易环境,也使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大豆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多重冲击给大豆国际贸易及我国大豆产业安全带来的重大影响。指出我国大豆进口来源高度集中,外生冲击引发的大豆市场动荡为我国大豆贸易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但也具备潜在的发展机遇。我国应当利用好外生冲击发生的时机,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宽大豆进口来源,降低进口高度依赖的风险,保障我国大豆产业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 《大豆科技》2009,(4):8-1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由于跨国企业全球布局,转基因大豆冲击本土,使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大豆产业发展受大豆品质下降、差异化战略不够突出等因素制约而陷入困境,今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发挥高蛋白和非转基因优势,重视差异化战略实施,构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措施,重塑大豆产业竞争优势,促进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转基因大豆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的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大豆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发展经验,立足已有的技术、人才和材料储备,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相关法律、政策下,完善和健全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及其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大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该文概述我国转基因大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区划和牡丹江地区生态优势,阐明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主要高蛋白大豆产区,指出应加强扶持该区高蛋白大豆生产,建议建设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试验站,建设高蛋白大豆产业带,对推进我国高蛋白食用大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公益性大豆行业科研专项和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两个专项集中了国内从事大豆产业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配合“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的实施,《大豆通报》特设立“技术体系专栏”,以便及时刊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技术指导意见和行业科技专项的最新成果,为大豆科技入户工程的深入和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服务。 希望参与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行业科技和科技入户工程的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及时反映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交流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入户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实现“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推动行业科技发展、促进科技进村入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借鉴大豆主产国经验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已有五千多年种植史.改革开放前,我国大豆产量和出口量雄居世界首位,但从1996年开始,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且进口量连年递增,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简述了我国大豆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转变的原因,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中华民族健康的战略高度思考,深入分析,指出了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危害,并对大豆主产国在发展大豆产业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创新栽培和田间管理方法,调整大豆产业布局使大豆产供销精深加工集中区域化,扩大花生菜籽及其它油料作物种植替代进口大豆,加强国家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促进大豆产业快速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开世界大豆发展史,我们曾有过非常辉煌的一页,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曾是世界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大豆产业为人类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发展,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迅猛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农业及大豆产业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美国农业及大豆产业状况的评述和分析,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概况,旨在为我国提供参考,借以发展我国的农业及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大豆传统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及进口大豆数量增加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及总产不断下降,全产业链面临挑战。该文通过分析辽宁省大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大豆产业的几点思考,旨在推动辽宁省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夏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淮海大豆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文论述了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了该区大豆发展的优势,并探讨了该区发展大豆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大豆主产区农场、农民协会、科研及推广机构、加工企业、交易市场、政府部门的考察,了解了美国大豆生产、科研、推广和市场体系运作的模式。文中介绍了相关信息及美国产业发展的动向,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大豆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振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我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居第四位。然而多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停滞不前,大豆总产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世界第一位,滑坡到现在的世界第四,同时也由大豆第一出口国变成第一进口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依赖进口的危机。本文在整理1961年以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贸易数据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的危机及如何在危机中发展大豆产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发展我国优质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从我国当前大豆生产、加工形势出发,结合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就如何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品质、降低成本等方面提出:开拓大豆市场,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实行大豆优质优价政策,加强大豆科研生产工作以及如何运用WTO条款保护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印度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有关信息资料,对印度大豆近10年来的农业生产、加工产业与经贸市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旨在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予以引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科技》2004,(6):28-31
5.1.2 黑龙江省加速发展大豆生产的对策。大豆产业在我省农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首先,种植大豆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我省种植大豆的农民达669万人,占总人口的18.01%,占农业人口的33.37%。其次,大豆也是农民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大豆的收入占种植业纯收入的30%左右,在大豆主产区则占种植业收入的50%以上。第三,大豆产业是大豆主产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统计,去年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来自大豆的税费高达19亿元,其中农业税为6亿元。黑龙江来自大豆的税费达12.8亿元,其中农业税为4亿元,另外,产地加工特别是龙头企业加工过程创造的税费高达5亿多元。为加快发展我省的大豆产业,应采取如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总结“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生产与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指出大豆种质资源利用现状和品种选育进展情况以及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省在我国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鲜食大豆育种、制种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速冻鲜食毛豆出口量约占世界速冻鲜食毛豆总量的52%;辽宁省每年为南方鲜食大豆种子市场提供1万t以上的用种量,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辽北鲜食大豆鲜荚产量12~15 t/hm2,亩产值2 000元左右,利润空间巨大;辽宁省建立鲜食大豆产业基地势在必行,选育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建立健全鲜食大豆供种需求平台,以解决鲜食大豆主产区鲜荚产量低、品种混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恶性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盖钧镒 《作物研究》2007,21(3):163-164
1 我国大豆产业正处于历史上最艰难的兴衰关键时期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原产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是世界大豆最主要的出产国.近10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在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下,生产徘徊、市场失控、卖豆困难、企业破产,大豆产业整体上陷入极不安全的境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