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棉花连作现象普遍,连作障碍严重,通过轮作调节农田生态环境、缓解棉花连作障碍对实现新疆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棉花长期连作30年棉田土壤,设置连作棉花(CK)、轮作苜蓿2年后种植棉花(AC)及轮作小麦2年后种植棉花(WC)3个处理的根箱试验,研究这2种轮作模式对连作棉花地下部根系发育与地上部植株生长及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揭示轮作对连作棉花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轮作小麦、苜蓿处理的棉花根长、根干质量和比表面积增加(增幅为6.90%~43.30%),且WC处理的增幅大于AC处理。根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地上部植株的生长与叶片光合能力。与对照相比,轮作小麦、苜蓿后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质量增加(增幅为4.83%~40.49%),且WC处理的增幅大于AC处理。在新疆长期连作棉田轮作小麦和苜蓿,可发挥轮作增加植物多样性、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促进棉花根系发育,提高棉花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生物量。轮作小麦对棉花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轮作苜蓿,可作为当地缓解棉花连作障碍的较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认真选地和整地大麦比小麦耐碱性强,黑龙江省可种植小麦的土壤,一般亦适于大麦的生长发育,并且能获得比小麦更高的产量。试验证明,大麦最适宜的土壤是中性和微碱性的粘壤土,酸性土壤不适于种植大麦。我国大麦主产区的江苏、浙江、大麦生育期降雨量一般为400毫米,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而黑龙江省,尤其西部地区,全年降雨量仅400毫米左右,且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而大麦需水肥的主要时间确在4-  相似文献   

3.
利用GPS定位取样,ASI施肥推荐等方法研究了上海松江区佘山将凤农场规模经营的耕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对大麦和小麦产量效果。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受到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等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大麦产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当土壤铵态氮(N)、锌(Zn)等元素处于临界值附近水平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施用这些元素的效益也最为明显。增加30%的氮肥和锌肥,增产效果明显,小麦增产42.0%、26.5%,大麦增产37%。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6年苜蓿的盐碱地上,通过对苜蓿地和未种植苜蓿的盐碱荒地(对照)的pH值、盐分及养分的化验测定,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可明显改良盐碱土壤;在0~60cm的耕作层中,苜蓿地的全盐含量比对照下降了29.8%,有机质比对照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5.
一、苜蓿种植情况 和静县种植苜蓿已有多年历史,但品种有紫花苜蓿、杂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等,仅限于小面积零星种植,主要用于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科学》2019,(6):69-74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作资源,构建合理的耕作制度是其绿色开发的重要一环。为了有效利用及改良盐碱地,本研究于2017—2018年以小麦复种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分别设置小麦玉米与5行、10行苜蓿间作处理,研究其对土壤含盐量及各作物产量、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间作苜蓿可以降低0~40 cm土层含盐量,提高小麦玉米的穗粒数、粒重和净面积单产,提高苜蓿周年干物质产量。对小麦玉米来说,两种间作模式均表现出种间互补作用大于种间竞争作用;对苜蓿而言,虽然不利于净面积单产提高,但减产均不显著。小麦季间作5行苜蓿的土地当量比低于间作10行苜蓿,但其玉米季和周年土地当量比较高。从周年来看,小麦玉米间作5行苜蓿是较佳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克苏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紫花苜蓿和苜蓿/棉花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集种植1~4 a的紫花苜蓿地、连作5 a棉花地和第5 a苜蓿轮作棉花地的0~10、10~20和20~40 cm土壤,测定土壤容重、全盐、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结果】紫花苜蓿与棉花轮作能够降低pH;土壤容重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种植时间越长,改善效果越好;棉花连作土壤全盐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和苜蓿与棉花轮作可以降低土壤全盐,苜蓿种植时间越长,土壤全盐降低越明显,苜蓿种植第四年全盐量比第一年降低50.5%,苜蓿/棉花全盐比棉花连作降低了41.7%;土壤有机质含量随苜蓿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苜蓿/棉花轮作土壤土全氮含量最高,种植苜蓿地0~10 cm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种植苜蓿第四年的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随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阿克苏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苜蓿、苜蓿/棉花轮作能够降低土壤盐分。  相似文献   

8.
种植苜蓿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州区头营镇胡大堡村河床地上种植耐盐苜蓿品种——中苜1号,采用多点取样法进行土壤样品分析和苜蓿产量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7年种植苜蓿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春、夏、秋三季土壤pH值除第7年夏季比第6年略有增加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种植苜蓿第1~5年土壤全盐含量呈直线下降,从6.7 g/kg下降到1.86 g/kg,脱盐率为72.24%;种植苜蓿第5~7年土壤全盐含量下降速度减慢,从1.86 g/kg下降到1.56 g/kg,脱盐率16.13%。苜蓿产草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草产量最高的时段出现在种植以后第3~5年。说明种植苜蓿对盐碱地改良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盐渍地人工苜蓿草地生产力与土壤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明贵  张德魁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21-7422
[目的]为改进和利用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提供依据。[方法]在临泽县盐渍地种植苜蓿,测定1~5年生人工苜蓿草地的生产力,并研究苜蓿对盐渍化土地的改良效果。[结果]在盐渍地种植苜蓿后,苜蓿的主根长、主根直径和侧根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种植到第5年,盐渍地苜蓿的鲜草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盐渍地种植苜蓿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而土壤盐离子含量不断下降。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速度和盐离子含量的下降速度均在苜蓿种植后的生长前期较慢而生长后期较快。[结论]苜蓿的生产力与灌水量、灌水次数有关。一个生育周期应至少灌水4次,种植苜蓿的适宜灌水量为4275m3/hm2。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了两种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盐碱土改良效果及其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菊芋对后茬小麦有增产效果,比对照田亩增产14.6 kg,增产率为3.4%,还可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中盐分含量,对土壤pH无明显效果。增施有机肥可提高小麦产量,比对照田亩增产44.6 kg,增产率为10%,还可增加土壤中氮钾元素和有机质含量,但土壤中盐分含量也增加,对土壤pH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区烟田常年连作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烟株病害加重、烟农种烟效益降低等问题,开展豌豆、小麦、油菜、大麦、紫花苕子等绿肥种植效应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田冬深翻时各绿肥种类生物量表现为豌豆>大麦>油菜>紫花苕子>小麦,其中豌豆和大麦生物量超过15 000 kg/hm2;各绿肥种类的种植成本表现为豌豆>紫花苕子>大麦>小麦>油菜;绿肥翻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3.86%,“双黑病”发生率减少7%,产值提高11.3%。综合考虑各种绿肥的生物量、种植成本和翻压后效应,确定大麦为秦巴连作烟田最优绿肥种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施用钢渣对小麦-水稻轮作制度下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研究了钢渣施用对小麦-水稻轮作下作物产量、土壤pH的影响,以及土壤pH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当季对照相比,第一季种植小麦后土壤pH上升0.17~1.00,第二季种植水稻后土壤pH上升0.36~2.21,第三季种植小麦后土壤pH上升0.56~2.68,第四季种植水稻后土壤pH上升0.80~2.41。从第三季开始,连续施用钢渣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对照逐渐下降。钢渣施用可以显著增加小麦产量,但连续施用对水稻无增产效果。与当季对照相比,施用钢渣后,第一季小麦增产215.81%~504.65%,第三季小麦增产22.69%~37.78%。[结论]施用钢渣能提高小麦-水稻轮作制度下酸性土壤的pH,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苹果园行间种植的绿肥植物,在果园种植鼠茅草、毛苕子、三叶草、苜蓿,以行间自然生草为对照,研究苹果园不同生草栽培对其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果园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含水量,其中,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含水量的改善效果优于鼠茅草和毛苕子;果园生草栽培主要改善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对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理想的苹果园生草品种为苜蓿和三叶草。  相似文献   

14.
1 选地与整地种植亚麻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的地块,前茬以大豆、玉米、小麦为宜,不适宜种植马铃薯、甜菜茬上。由于亚麻立枯病菌在土壤中存活4~5年,且对亚麻危害较重,所以应进行 5以上的轮作,切忌重迎茬。整地以伏秋松耙为主,便吸纳降水,确保出苗用水。春季整地以  相似文献   

15.
武威东沙窝地区苜蓿草地建设技术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在武威东沙窝地区苜蓿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沙区种植苜蓿要适当加大播种量,加强管理,冬春覆沙,提高保苗率和越冬率,年刈割3~4茬,可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发现种植苜蓿对改善沙地土壤养分,改良盐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谷子套种苜蓿种植技术,适用于土壤肥力条件比较低的新种植地块和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的盐碱地块,通过谷子套种苜蓿栽培种植模式,第1年667米~2可收获谷子120~150千克,谷子草和苜蓿草产量总和远高于第1年单种苜蓿的出草量。谷子套种苜蓿栽培种植模式,苜蓿播种密度大,单位面积产出干物质多;通过1年种植,秋季将苜蓿高茬收割后,直接将苜蓿深翻作绿肥,可在2~3年内迅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赵景英 《现代农业》2012,(5):174-175
在北方寒地种植苜蓿有很多优点,首先能够改良土壤,提高肥力。苜蓿是一种固氮作物,种植苜蓿可在土壤中积累氮素每公顷60~105千克。种过3^H4年苜蓿后。土壤中可留下大量根茬,每公顷的根茬鲜重约在20-岫吨。如此大量的根茬,不仅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场地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效果。[方法]利用紫花苜蓿与PAHs降解菌株Rhizobium petrolearium SL-1联合修复土壤中PAHs,设置4个处理:不种苜蓿,不接根瘤菌(CK);不种苜蓿,接根瘤菌(菌);种苜蓿,不接根瘤菌(苜蓿);种苜蓿,接根瘤菌(苜蓿+菌),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盆栽试验土壤取自山东新泰某焦化厂PAHs实地污染土壤,分别于处理20和60 d定期取样;大田试验农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某发电厂附近,分别于处理60和90 d定期取样。测定苜蓿的株高和干质量等生理指标,并利用GC/MS分析土样中的16种PAHs组分降解规律。[结果]盆栽试验中,"苜蓿+菌"处理20和60 d时的苜蓿株高和干质量指标均优于仅种植苜蓿处理;"苜蓿+菌"联合降解PAHs效果明显优于只种植苜蓿或只接菌处理;PAHs不同组分间的降解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3环、2环、4环、6环、5环。在大田试验中,60和90 d修复效果同样呈现"苜蓿+菌"联合降解PAHs效果大于只种植苜蓿或只接菌的处理。修复60 d后土壤中低环PAHs的降解率明显高于高环PAHs,PAHs降解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2环、3环、4环、5环、6环,但修复90 d后土壤中低环PAHs和高环PAHs的降解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PAHs污染土壤或大田试验条件下接种菌株SL-1对紫花苜蓿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且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比单独微生物或植物修复能更有效地降解PAHs。  相似文献   

19.
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2002年进行了大豆田除草剂金普施特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影响的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普施特50g/hm2(有效成份,下同)推荐剂量和倍量100g/hm2处理,施药后12个月可种植小麦和玉米。50g/hm2推荐剂量下24个月后种植白瓜籽、油菜、马铃薯、亚麻、白菜无明显药害,倍量亚麻、白菜苗期有轻度抑制,对甜菜药害严重。36个月后,50g/hm2处理对甜菜无明显药害,加倍剂量对亚麻、白菜也无明显药害,对甜菜苗期生长仍有较明显抑制,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王国友 《农技服务》2011,28(8):1149-1150
为探索箭舌豌豆套种对作物(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分带轮作套种绿肥箭舌豌豆(以下统称绿肥)研究绿肥对当季小麦和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带套种绿肥对当季小麦产量没有影响。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能明显提高玉米单产,其增产率达10%以上的显著水平。种植绿肥后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含量。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则相反,有明显的减少,说明在种植小麦、绿肥和玉米时,必须适时,适量施用速效磷、钾肥料,达到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作物产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