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优433在衡阳市万亩早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好等优良特性。通过高产栽培实践,总结了高产栽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湖南农调部门获悉,我国南方水稻第一省湖南2012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九连丰”胜券在握。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湖南早稻生产扩面明显,  相似文献   

3.
新型肥料“通丰植物营养液”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松  龚猛 《农技服务》2007,24(7):40-40,55
进行了"通丰植物营养液"在水稻大田应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早稻和一季稻施用后作物产量增加,品质提升,效益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2012年,湖南省把水稻集中育秧作为压单扩双、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示范,取得可喜成绩。全省65个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县市区,落实早稻集中育秧2万多公顷,可栽插早稻33.5万公顷。全省共建立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3.26万个,  相似文献   

5.
"中早39"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团粒、高产、高抗的常规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该品种试验示范,2010~2012年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该品种3年均表现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通过试验、攻关、示范和推广应用,总结和介绍了超级早稻"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龙游县主栽品种、倒春寒对早稻生产的影响,探索适宜的水稻播期,有效指导水稻安全生产,2011年进行区组试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行验证试验。初步的结果表明,龙游县双季稻的移栽方式有1个最佳播期(3月31日前后)和危险波动期(7月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早稻品种单一、丰产性低等问题,通过水稻品种试验对比,综合考量水稻各品种的特征特性,为选择推广适宜的早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水稻秧苗综合素质,解决育秧劳力短缺、水稻直播面积大等问题,2012年永丰县积极组织开展了水稻集中育秧工作.通过各级农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县88个育秧点的水稻集中育秧示范任务,共育秧825亩,为1 869户农户,25 430亩大田提供秧苗.现将永丰县2012年早稻集中育秧的实践与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日从湖南农调部门获悉,我国南方水稻第一省湖南2012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九连丰"胜券在握。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湖南早稻生产扩面明显,播种面积181.87万hm2,比2011年增加6.13万hm2,同时单产达到383.25kg/667m2,与2011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0.
嘉育938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早籼常规稻品种。2010年参加浙江省水稻育种攻关协作组早稻联品试验,2011-2012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2014年参加浙江省早稻生产试验,201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嘉育93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宁梅新 《北京农业》2013,(12):98-99
水稻营养三分之二来源于土壤,在土壤营养不能满足水稻正常生长情况下,则需要通过施肥补充。通过对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早稻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Y两优9918早稻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从湖南农调部门获悉,我国南方水稻第一省湖南2012年早稻丰收已成定局,"九连丰"胜券在握。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湖南早稻生产扩面明显,播种面积181.87万hm2,比2011年增加6.13万hm2,同时单产达到383.25kg/667m2,与2011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来,我县按照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要求,将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列入我县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实用新技术之一,在全县大力推广。经过试验示范、宣传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2004年的示范推广情况总结如下。1 基本情况1.1 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我县从2001年开展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3年来的示范推广,免耕抛秧由过去的早稻免耕抛秧,发展到现在的一、二晚免耕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湖南省把水稻集中育秧作为压单扩双、稳产增产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行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和机械化插秧示范,取得可喜成绩。全省65个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县市区,落实早稻集中育秧2万多公顷,可栽插早稻33.5万公顷。全省共建立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点3.26万个,已有110多万农户开展和参与了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其中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的湖南二一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望城区的一个集中育秧示范点,共有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大棚84个,其中连栋大棚2个,共摆放了9万多片机插秧盘,该公司除有机插秧秧苗(见题图)2公顷,还有抛秧秧苗4.7公顷。  相似文献   

15.
二晚免耕抛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试验设计试验于2004年在江西省农科院土肥所试验农场的二晚水稻上进行,前作为早稻。试验共设3个处理,处理1、2、3分别为:免耕抛秧、免耕抛秧 喷施“免深耕“、翻耕抛秧。小区间做埂隔开,埂宽30cm,高33.3cm,各小区单独排灌。供试水稻品种为早熟种先农20号,播种日期为7月5日,7月24日抛栽,10月27日收获。免耕抛秧田在早稻收割后立即喷“克无踪“,1天后再灌水泡田,泡1天后轻扎耙一次再抛秧,“免深耕“结合喷“克无踪“时一起施下。翻耕田早稻收割后灌水泡田,泡1天  相似文献   

16.
诸暨市于2009年引种超级早稻"中早39"并进行示范推广,且该品种迅速成为全市早稻的当家品种。为给超级早稻"中早39"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证,经5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完善了该品种抛秧栽培的特征特性及技术操作规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雷山县海拔1300米以上高寒地区水稻生产常年受倒春寒和秋风危害,平均单产水平300公斤/亩左右,2011年引进粳型杂交稻"滇杂31"试验2.3亩,平均亩产507.3/公斤,2012年扩大示范568亩,平均亩产516.1公斤,且表现耐寒强,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虫害。通过试验示范,归纳了该品种在高寒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高产示范区内通过对早、中、晚三季水稻开展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余干县水稻二化螟由于近几年的综合有效防治,发生程度逐年下降,2013年早稻一代属中等发生,中晚稻第二、三代属轻发生;采用性信息素防治的无污染,环保安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9.
醴陵市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醴陵市种植双季稻已有近千年历史,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成建制亩产过吨的县级市,是全国产粮大县(市)、全国水稻生产大县(市),连续3年(2009~2011)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市).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6.8万亩,其中双季稻49.7万亩,粮食总产51.61万吨,其中稻谷49.17万吨,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为适应水稻生产新形势,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2011~2012年,醴陵市在泗汾和大障等乡镇开展了水稻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并根据试验示范与推广经验,结合当地农户机插高产栽培习惯,制定了早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水稻,南方水稻生产的潜力在双季稻,双季稻发展的瓶颈在早稻,早稻生产的关键又在育秧。湖南作为全国水稻生产第一省,针对目前早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创新和探索早稻集中育秧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早稻集中育秧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湖南双季稻生产的新局面。该文认真总结了湖南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的成效与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早稻集中育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