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白化夹竹桃叶色变异枝的叶片形态与色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夹竹桃绿篱中发现了一个叶色变异枝,其表型为叶色全部白化。从叶片构造来看,变异枝与绿枝(野生型)完全相同;但其光合色素的含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变异枝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正常的叶片含量显著减少,这一现象可能是质体发生突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光强对水稻叶色白化突变体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稻叶色突变体——高光A和9522中脉白苗期对光强的响应,在光照培养箱中采用遮光法,观测了6种光强下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出叶速度、苗高和叶绿体色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生长期内,各种光强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龄和苗高均小于野生型,且高光A比9522中脉白对光强更敏感.高光强下的高光A叶片白化表现最明显,而9522中脉白的叶片白化最明显表现在低光强.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绿体色素含量与野生型差异最小时的光强均为90001x,但高光A和9522中脉白的差异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21000lx和18000lx,这为今后深入研究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黄瓜白化叶片突变体进行生理和遗传分析,并对该突变基因al进行精细定位,为阐明影响黄瓜叶绿体发育的重要代谢或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不同背景的黄瓜材料Gy14和9930为亲本,分别与携带白化突变基因的杂合材料649构建F_2群体。对F_2群体中的野生型和白化突变体进行光合色素含量测定及叶绿体结构观察,同时筛选多态性分子标记引物,结合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突变基因al进行精细定位。【结果】对al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发现刚出土时其子叶颜色浅黄,之后逐渐白化,确定该白化突变为致死突变性状。与野生型相比,al突变体光合色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野生型,且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平均降低了90%以上。通过透射电镜对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al突变体子叶叶肉细胞中几乎无法观察到叶绿体的存在。对al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该白化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通过BSA、分子标记定位、基因组重测序和染色体步移等方法,最终将al基因定位于黄瓜第7号染色体上约66 kb区间内。【结论】黄瓜白化突变的形成与叶绿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由单基因突变产生,定位于黄瓜第7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4.
植物叶色变异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叶色变异植物色彩鲜艳丰富、可观赏期长,在园林绿化中备受重视,是研究植物叶色调控机制、光合作用机制、色素代谢通路的理想材料.本文从叶色变异植物的色素组成、叶绿体结构特征、分子机制3个方面对植物叶色变异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目前叶色变异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为今后研究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夹竹桃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了夹竹桃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夹竹桃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槲皮素-3-O-洋槐苷、芦丁和夹竹桃苷。[结论]该研究为夹竹桃的应用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夹竹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选用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夹竹桃叶的活性成分;运用二倍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八叠球菌为供试菌种,对夹竹桃叶的不同提取溶液抑菌作用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夹竹桃叶对6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他细菌对其敏感性较弱。其中以浓度70%乙醇提取液的效果最佳。[结论]夹竹桃叶不同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浓度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夹竹桃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竹桃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观赏植物,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以及毒理和药理功能。采用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技术对夹竹桃鲜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鉴定出了6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有植醇(10.02%)、棕榈酸(5.99%)、角鲨烯(2.90%)等;同时鉴定得到48种非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和聚酰胺柱层析分离技术,对夹竹桃甲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分离鉴定得到3个化合物,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显示分别为槲皮素-3-O-洋槐苷、芦丁和夹竹桃苷,其中,槲皮素-3-O-洋槐苷在该植物中首次被分离到。本试验结果为夹竹桃植物资源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夹竹桃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杯碟法,以夹竹桃叶提取物为材料,选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拟康氏木霉为实验菌种,测定了夹竹桃叶的丙酮提取物对各实验菌种的抑菌圈并比较了各浓度提取液放置不同时间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夹竹桃叶提取液对各实验菌种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日本夹竹桃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夹竹桃枝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日本夹竹桃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夹竹桃枝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内酯(1)、对羟基苯乙酮(2)、白桦脂酸(3)和齐墩果酸(4)。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日本夹竹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对人体肺癌细胞模型VA-13和人体肝癌细胞HepG2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显现出一定的抗癌活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日本夹竹桃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夹竹桃叶的药材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  相似文献   

11.
白化是一种植物叶色突变现象,引起叶色白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作用机制基本相同,都是由叶绿素缺失或者叶绿体发育受阻造成的。综述近年国内外关于植物白化基因的研究现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发展应用,为植物白化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大麦突变品系 2 98113的白化颖壳和旗叶紫耳 2个色变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化颖壳性状和旗叶紫耳性状都属细胞核遗传 ,前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后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而且两者是独立遗传的。此外 ,试验中还发现分离群体中所有白壳植株的叶鞘基部都为白色 ,绿壳植株的叶鞘基部均为淡绿色 ,未出现重组类型。由此推知 ,白色叶鞘基部性状可能是白化颖壳基因一因多效的表现 ,也可能这 2个性状是紧密连锁的。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对金银花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鲍雅静  季静  杨晓慧  李然  覃永贵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66-6367,6382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NaCl浓度(0%,0.3%,0.6%,0.9%,1.2%)胁迫下的金银花的表观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Chla)、叶绿素b含量(Chlb)、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的比值(Chla/Chlb)、类胡萝卜素含量(Car)、叶绿素总含量(Chl)及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Car/Chl)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①在盐胁迫下,金银花叶片会发生萎蔫现象,这是对盐胁迫的一种表观响应。②金银花叶片中Chla、Chlb及Chl均呈现出在处理后的第1天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处理后期表现出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且这种变化趋势逐步趋于稳定。方差分析显示未达显著水平(P<0.05)。③金银花叶片中Car及Car/Chl在3次处理中均表现出随盐分梯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金银花对盐胁迫有一定的耐性。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了斑嘴鸭的白化现象,描述了白化斑嘴鸭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行为和伴生鸟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贵竹色叶形成的生理原因,以便为观赏植物的栽培与育种提供新的试验依据。[方法]以金边富贵竹和银边富贵竹的叶片为材料,对绿叶部分与花叶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含量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绿叶部分相比,花叶部分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较小,2种试验材料表现了相同的倾向;在金边富贵竹的花叶与绿叶部分之间,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含量显著不差异,但银边富贵竹花叶部分的Mg-原卟啉含量显著增加,而原脱植基叶绿素a显著降低。[结论]总叶绿素缺乏是引起富贵竹彩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金边富贵竹花叶部分的叶绿素合成代谢中由原脱植基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a、或叶绿素a转化为叶绿素b的过程受到了阻抑,而在银边富贵竹中由Mg-原卟啉转化为原脱植基叶绿素a的过程受到了阻抑。  相似文献   

16.
不同磷素营养水平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水稻的磷高效栽培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长白9号(CB9)和吉粳81(JJ81)2个粳稻品种为试材进行盆栽试验,各品种分别设5个磷肥水平(P0~P4),在灌浆期测定剑叶净光合速率、叶色值(SPAD)、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CB9净光合速率在P3处达到最大,并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JJ81各处理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并在P4处达到最大。CB9和JJ81的SPAD值均在P3处达到最大;随着施磷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B9的胞间CO2浓度先降低后增加,而JJ81的胞间CO2浓度先增加后降低。2个品种的气孔限制值变化趋势均与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相反。[结论]适当增施磷肥均能提高水稻剑叶光合特性,但2个品种间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氮肥施用量盆栽试验,对春小麦挑旗期倒二叶光合作用的研究表明:适当增施氮肥,小麦挑旗期倒二叶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均明显提高,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α)及表观暗呼吸速率(Rd)则下降,增强小麦叶片对强光与弱光的利用能力;施用氮肥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可能是其叶绿素含量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认为,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色素含量与PAL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彩叶植物紫叶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紫叶李叶片中色素含量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与b比值明显上升,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下降,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增加;PAL活性和花青素含量上升。水分胁迫对叶绿素b的伤害大于叶绿素a,花青素与叶绿素比值的上升是导致叶片显色更加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光合膜水平上对两优培九倒二、倒三叶的光能转化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功能叶倒二、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以揭示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抽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测定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类囊体膜室温发射光谱等指标。[结果]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采样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都下降,但倒三叶下降幅度比倒二叶大;PSⅠ电子传递活性都在不断下降,PSⅡ电子传递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两者的室温发射光谱则是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功能叶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比倒二更明显,叶片的光合功能比倒二叶弱,衰老比倒二叶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抗盐能力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由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提供的已确定具植株耐盐性差异的一组籼稻品种——Pokkali(耐盐)和Peta(盐敏感)为材料,研究外源Spd对盐胁迫下2个品种根系活力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200 mmol/L NaCl处理下,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水稻根系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盐敏感品种Peta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而外源Spd处理下Pokkali根系活力比Peta占优势;耐盐品种Pokkali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对照均有所升高,且Chl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Car,使Car/Chl比对照有显著下降,而Peta仅Car升高,Chl较对照则有所下降;外源Spd处理提高了盐处理下2个品种Chl和Car含量以及Chla/Chlb,且Pokkali的Chl含量升幅较大。[结论]Spd对水稻根系盐胁迫具有缓解作用,降低根系的伤害程度;能提高水稻光合色素含量,缓解盐胁迫对水稻叶绿体精细结构的破坏,降低盐胁迫对光合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伤害,从而提高水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