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已建储罐底反的阴极保护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大型储罐施加阴极保护后,如何使电流分布均匀,如何测量保护电位等问题,介绍了国外大型储罐安装的斜井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该系统采用钻孔的PVC塑料管可以方便地测量储罐对地电位,与均存在储罐 周围的阳极地床以及深井阳极地床相比,斜井阳极电流分布更为均匀,且能更好地保护罐中心底板。  相似文献   

2.
阴极保护系统在罐区和长输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仪征输油站区域性阴极保护进行试验,分别采用了垂直深井阳极对罐区进行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和浅埋阳极对储罐进行保护两种方法,并将这两种阴极保护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证明,这两种方法都能使储罐底板下表面得到有效的阴极保护,垂直深井阳极地床的保护电位更加均匀.并针对已建和新建储罐的阴极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外加电流方法未能有效保护埋地长输管道穿越水域管段的实际问题,采用外加电流联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进行维护治理。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外加电流和镁合金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及涂层破损率对联合保护作用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计算对牺牲阳极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对室内研究结果进行了现场验证。结果表明:当外加电位正于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时,牺牲阳极存在阳极输出电流,当外加电位负于牺牲阳极开路电位时,牺牲阳极存在阴极输入电流;随着外加电位负移及涂层破损率增大,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减小、工作电位负移,阴极保护效果减弱。外加电流联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措施可使目标管道在水域附近欠保护管段的阴极保护电位满足-0.85 VCSE准则,与单独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措施相比,联合阴极保护措施的效果明显提升,保护率从52.6%增至100%,且管道电位分布更加均匀。针对局部管段欠保护或电位较正的特殊环境管道,可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辅助措施。(图10,表3,参20)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大型储罐罐底MMO网状阳极的击穿电压和氧气去极化问题。为了探寻罐底板外壁阴极保护的真实阴极保护效果,《钢制石油储罐防腐蚀工程技术规范》编写组对镇海、茂名及上海等地的大型储罐罐底网状阳极和柔性阳极的保护数据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MO网状阳极,其断电电位与通电电位相差很大,MMO网状阳极很难达到-0.85V(CSE)的极化准则;柔性阳极的断电电位与通电电位相差较小,这些都与其阳极反应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输油气站场工艺管道区域阴极保护系统中,阳极的形式和布局是决定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研究不同阳极形式在区域阴极保护系统中的应用效果,结合区域阴极保护有效性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阳极形式下输油气站场埋地工艺管道区域阴极保护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深井阳极和柔性阳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保护电流分布均匀,保护电位分布平衡程度高的特点,而分布式浅埋阳极则易出现保护电位分布差异较大的问题。结合深井阳极、柔性阳极和浅埋阳极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阳极形式的适用性和应用条件,提出了具体场合下的阳极形式选择原则,建议将数值模拟技术用于优化区域阴极保护设计,指导阳极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6.
以阿拉山口输油站两座5×104m3原油储罐投运实践为例,通过对原油罐罐外底板网状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的监测与分析,指出该方式可使阴保电流分布均匀,无屏蔽和干扰,各部位保护电位基本一致,且网状阳极可以近距离铺设。针对罐底板电位过保护问题进行了现场调试。提出了长期监测罐底板阴极保护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深井阳极对储罐底板阴极保护数值模拟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根据典型电流密度分布假设求解保护电位的方法.根据阴极保护体系物理模型,近似计算了深井阳极极化电位,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电位数据的对比结果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通过计算,确定了单支深井阳极完全有效保护的临界储罐直径.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两点法的电位检测储罐底板阴极保护效果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8.
网状阳极系统的优点在于储罐外底板保护电位分布均匀,对附近管道干扰小。采用瞬时同步断电法对2个站场的11座储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控制电位达到一1.1V时,储罐仍可能未达到有效保护,原因是恒电位仪输出电流或保护电流密度过小,而日常管理通常只关注通电电位,易忽视因IR降造成的欠保护。储罐阴极保护相关标准要求电流密度在1~10rnA/m^2,推荐范围为5~10mA/m^2,而检测结果表明:两站场电流密度为1~2mA/m。时,断电电位基本达到了-850mV。由于电流密度需求受储罐液位和季节等其他因素影响,虽然标准中仅要求在阴极保护系统投运时以消除IR降电位确认电流密度需求,但在运行维护过程中仍需定期以断电电位确认电流密度需求,以有效避免潜在的欠保护风险。(表12,参5)  相似文献   

9.
深井阳极对储罐底板阴极保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热流体能量方程和阴极保护数学模型控制方程的相似性,建立了深井阳极对储罐底板阴极保护体系的数学模型.考虑了土壤介质的不连续性,使用两种典型的电流密度分布假设求解保护电位,得出结论是,(1)两种保护电位分布规律相似;(2)罐底板保护电位差最大值在水平轴线上取得,对于单罐单支深井阳极情形,保护电位最小值不在罐中心,而是位于水平轴线上的某点上;(3)垂直轴线保护电位的不均匀程度小于水平轴线和斜对角线;(4)存在一个阳极临界深度,埋深对储罐近阳极端保护电位的影响大于罐中心和远阳极端.使用该方法可以研究多罐和多支深井阳极的情形,为准确计算罐底板电位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志平  付立武  敖镇海  王仓  苗松 《油气储运》2013,(10):1084-1088
地上大型储罐罐底板的阴极保护是决定储罐运行寿命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储罐罐底板的各种阴极保护技术、阳极的埋设方式和保护电流的流动特点,指出采用柔性阳极的阴极保护技术是新建储罐阴极保护设计及旧罐底板阴极保护更新的首选方案.当前,影响罐底板阴极保护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是参比电极的稳定性、精度及位置排布.基于某直径45 m大型储罐阴极保护设计更新实践,指出对于大型裸罐底,可以通过阴极保护的高水平设计,大幅降低储罐罐底板阴极保护成本.  相似文献   

11.
黄皓  郑金豹  刘金刚  刘岩  夏宝莹 《油气储运》2012,31(2):139-142,168
油库储罐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结构:网状阳极采用混合金属氧化物带状阳极与钛金属连接片交叉焊接组成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辅助阳极;每个储罐均安装由硫酸铜参比电极和高纯锌参比电极组成的双参比电极6对,并在罐外安装一支硫酸铜备用参比电极;填料由75%石膏粉(CaSO4·2H2O)、20%膨润土、5%工业硫酸钠组成;阴极和阳极电缆线经由接线箱接入阴保间内的恒电位仪,通过IHF数控高频开关恒电位仪对整个系统进行调控。以立沙油库储罐为例,介绍了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构成、参数设定及应用效果。该系统可以大大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且具有持久、高效、安全、节能、可监控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过梦飞  陈学江 《油气储运》2001,20(11):35-38
网状阳极阴极保护系统是新型的储罐罐底阴极保护系统,指出了使用网状阳极的储罐阴极保护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主要针对汇流点位置的设置、电位测量、通电点设置、设计电流密度的计算及参比电极的选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原油储罐长效防腐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根照 《油气储运》1996,15(5):16-19
根据油罐的腐蚀特点,介绍了一种全面、完善的长效防腐措施。即对油罐内部采用涂料与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法,而对油罐外底板土壤侧的腐蚀除采用与罐内相同的保护方法外,还可采用外层板外加电源阴极保护方案,在对油罐进行内防腐施工时,油罐内壁的其他部位可采用油罐专用导静电涂料,但内底板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涂料。因为导静电涂料与牺牲阳极并用会加速阳极溶解,失去应有的阴极保护作用。对外底板的阴极保护可采用牺牲阳极法,也可  相似文献   

14.
输油泵站站内区域较小,生产设施及其相连的工艺管网相对集中,分支较多,管网的构成复杂,这些因素给站内采用常规的阴极保护系统带来了一定困难。区域阴极保护的特点就是保护对象为一定区域内金属结构的复合体。通过对站区区域性阴极保护技术课题的现场实施,提出:①阴极保护对象应首先集中在油罐底板,其次是埋地、地沟管道及其相关设备,②站内区域性阴极保护的极化电位在-0.85 ̄-1.20V范围比较恰当合理,③深井阳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储油罐防雷接地规范与阴极保护规范中存在着相互矛盾的问题,结合新建油罐阴极保护工程实例,提出了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合二为一,在储罐基础中敷设防渗膜以及在防雷接地线中安装接地电池等项措施,以充分发挥储油罐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