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为验证0.1%笑拂药肥颗粒剂防除杂草的效果,笔者在水稻机插秧大田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 2撒施0.1%笑拂药肥15kg,对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都较好,并能促进水稻菌期生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抛秧田草害的化学防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101%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颗粒剂对水稻抛秧田的稗、异型莎草和鸭舌草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有效成分用量606~1 212 g·hm^-2的综合防效可达90%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苄嘧磺隆.丁草胺施用后水稻分蘖数、有效穗数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增产效果总体优于对照药剂。苄嘧磺隆.丁草胺药肥既可作为肥料使用,又可作为除草剂使用,是一种防除稻田杂草的高效复配药肥混剂,在水稻抛秧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0.15%硝黄乙氧药肥颗粒剂防除移栽水稻田禾本科、阔叶杂草的效果,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禾本科稗草、千金子和阔叶杂草混通生的小苗机插稻田,每667 m~2用0.15%硝黄乙氧药肥颗粒剂3~4 kg,在水稻机插移栽后5~7 d直接均匀撒施,用药后保水4~6 d,一次用药能有效控制水稻小苗机插移栽田前期杂草危害,综合防效可达95%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4.
氟吡磺隆防除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冒宇翔  沈俊明  葛红  陈惠  丛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30-18032
[目的]探讨氟吡磺隆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观察其对水稻的安全性,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水稻品种武香粳833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调查了10%氟吡磺隆WP对水稻直播田1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等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0%氟吡磺隆WP在水稻直播田使用,不仅能有效防除3~5叶期稗草,而且对7叶以上稗草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能防除鸭舌草、水苋菜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10%氟吡磺隆WP在常规用量300~600g/hm~2对水7 500 kg时对稗草、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超过90%,持效期达40d以上,且对水稻安全性高,对水稻产量无影响。[结论]氟吡磺隆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效或高于或相当于同类商品化除草剂,且价格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方法研究了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对水稻田间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变化以及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能有效控制水稻田间杂草,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的综合密度防效为91.56%~99.80%,综合鲜重防效为93.02%~99.82%;施用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后,水稻田间的透光率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田间光照条件,增产效果显著。40.3%苯噻酰.吡嘧泡腾颗粒剂防除稻田杂草的推荐剂量为241.8~483.6 g/hm2。  相似文献   

6.
苄嘧磺隆与丁草胺复配药肥对水稻抛秧田杂草的防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田杂草危害重,生产实践迫切需要大量高效、广谱、经济、安全的抛秧田除草剂.复配药肥0.64%苄嘧磺隆·丁草胺颗粒剂可有效防除水稻抛秧田1年生杂草,以每667 m2制剂用量5 000~12 000 g(有效成分32-76.8 g)施用后45 d内对各类目标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可达80%以上,整体防除效果良好,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刺和50%丁草胺乳油单用相比,扩宽了杀草谱,提高了防效,减少了施肥量和劳动量,可选用防除南方水稻抛秧田杂草.  相似文献   

7.
五氟磺草胺药肥混用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氟磺草胺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鸭舌草[Monochoia vaginalis(Burm.f.)Preslex Kunth]的活性较强,ED50分别为5.1、6.3 g a.i./hm2。田间应用结果表明,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药肥混用),可有效防除水稻移栽田主要一年生杂草,水稻移栽后7 d,以有效成分30~75 g a.i./hm2(制剂用量8~20 kg/hm2)撒施,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20 d和40 d的株防效达到82.76%~100.00%,药后40 d的鲜重防效为84%~98%,增产稳产效果明显。供试0.025%五氟磺草胺颗粒剂实现了药肥兼施,省时省力,在南方水稻田推广应用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莎稗磷的除治稗草效果、合理的用药量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30%莎稗磷乳油对移栽稻田稗草的防除效果及水稻生育的安全性。[结果]30%莎稗磷乳油除治水稻田稗草效果显著,随用药量的增加,防效逐渐提高,用药量315 g/hm2时药后35 d株防效为100%,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试验结果为莎稗磷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广速除、新野等除草剂。[方法]2006和2007年在江苏省江都市浦头镇对速除和新野等除草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42%新野1 800 ml/hm2、50%速除1 800 ml/hm2对直播稻田单子叶杂草及双子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均在92%以上。[结论]50%速除和42%新野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对水稻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推广速除、新野等除草剂。[方法]2006和2007年在江苏省江都市浦头镇对速除和新野等除草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42%新野1 800 ml/hm^2、50%速除1 800 ml/hm^2对直播稻田单子叶杂草及双子叶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均在92%以上。[结论]50%速除和42%新野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对水稻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新型、高效除草剂的有效、安全使用技术。[方法]进行了多种除草剂对沿江圩区稻田杂草防除的药效试验。[结果]32%苯噻酰苄乙WP是苯噻酰草胺、苄磺隆、乙草胺的复配剂,比乙草胺安全,比53%苯噻酰苄价格低,具有杀草谱广、作用时间长、施用方便、对水稻安全的特点。[结论]在水稻移栽(活棵)后,用32%苯噻酰苄乙WP 750~900 g/hm2拌毒土或尿素撒施,对稻田主要杂草稗草、千金子、多花水苋、碎米莎草的防除效果可稳定在85%以上,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级稻+再生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方法]以中浙优1号等4个超级稻为试材,于2009年在广西钦州市的传统中稻区、冬种辣椒区、冬种蔬菜及马铃薯区和双季稻区进行了超级稻+再生稻栽培示范项目,示范面积为167.9 hm2。[结果]在传统中稻区和冬种辣椒区推广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在冬种蔬菜、马铃薯区虽然水稻有所减产,但可使一年三熟或多熟,在时间安排上显得宽松,确保农民在冬种作物上增产增收;在双季稻区虽然产量略低,但节省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使农民有充裕的时间再种植一茬冬种作物。[结论]利用超级稻+再生稻栽培模式可使水稻全生育期缩短1个月左右,产量与双季稻差别不大,并且具有省种、省工、节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苏闽  王奎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8-20080
[目的]采用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是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不同药剂的防效试验筛选最佳除草剂。[方法]选用35.5%丁.恶乳油等除草剂在水稻套播后和小麦收割后,用毒土法先后2次处理麦田套播水稻田,调查防效。[结果]除草效果以35.5%丁.恶乳油2 250 ml/hm2最佳,其后依次为30%丁.苄1 500 ml/hm2、50%杀草丹3 000 ml/hm2+10%苄磺隆225 ml/hm2、50%苯噻草胺750 ml/hm2+10%苄磺隆225 ml/hm2,而36%二氯.苄750 ml/hm2效果最差;用药时间越早,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越好,供试药剂持效期均为45 d左右;中、后期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辅以茎叶处理,效果更佳。[结论]以稗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5种药剂均可使用;以千金子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除36%二氯.苄750 ml/hm2外,其他4种药剂均可使用;以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含有苄磺隆的复配除草剂,或单用10%苄磺隆225~300 ml/hm2进行防除。供试药剂均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4.
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的药效。[方法]在小区设10%新得力WP 60、75、90 g/hm2,塔山牌敌扑混剂WP 1.5 kg/hm2(标准药剂对照)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施药后15、30 d分别调查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残存活株数,施药后50d调查主要杂草的残存活株数和鲜重,计算防除效果。[结果]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1次施药,能有效控制水稻整个生育期的田间杂草,对水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增产效果明显,增产达10%以上。从使用的剂量来看,90 g/hm2防除杂草的效果最好,鲜重减退率达99.66%。[结论]10%新得力可湿性粉剂能够有效防除稻田杂草,根据农药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原则,建议在生产中采用75 g/hm2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绿肥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双季稻区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在双季稻区紫云英与水稻轮作制度下,探讨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进行早稻和晚稻施肥效应试验,探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不同施肥处理的关系。[结果]施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化肥配施绿肥也能够显著地增加水稻产量。早稻化肥减量40%配施60%绿肥处理的下茬晚稻产量最高,而2008年晚稻以及2009早稻产量甚至显著高于100%化肥处理,2年早稻平均产量比100%化肥处理增加了247 kg/hm2,提高了3.8%。[结论]种植和利用紫云英可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有机-无机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水稻简化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家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66-3568
[目的]探索水稻简化节水高效栽培模式。[方法]连续3年进行水稻旱直播、节水、省工、栽培及除草技术试验,研究"绿旱一号"高产稳产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结果]撒播方式最容易被群众接受,播量以52.5~60.0 kg/hm2为宜。"旱育保姆"拌种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和秧苗的抗旱能力。旱直播水稻最佳播种深度为2.5~3.5 cm。水稻播种喷施除草剂后覆盖麦秸草,出苗率提高了15.85%,抑草效果提高了17.8%~71.4%。秧苗5~6叶期及分蘖末期喷施旱除一号+二甲四氯能较好地防除田间杂草。把好出苗、除草及孕穗期浇水关,旱稻可以获得理想产量。[结论]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方法简单,工效高,同时还能利用秸秆,应加大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水稻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方法]以云粳29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的整田、移栽、施肥方式对水稻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其省工、增产、增收效果。[结果]浅旋耕+机插秧+控释肥、浅旋耕+机插秧+精确定量施肥、深耕+机插秧+控释肥3种模式较对照增产稻谷596.40~809.55 kg/hm~2,增幅6.22%~8.45%,省工120.0~135.0个/hm~2,增收节支5 521.39~8 727.48元/hm~2。[结论]这3种模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淀粉粒表面蛋白和脂对水稻淀粉水解动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脱去淀粉粒表面蛋白和脂、α-淀粉酶和淀粉葡糖苷酶水解淀粉,测定淀粉被酶水解成葡萄糖的动态。[结果]淀粉粒表面蛋白和脂降低淀粉水解速度,这种影响在糯性淀粉中表现不明显,而在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的淀粉中表现较显著。[结论]淀粉粒表面蛋白和脂影响淀粉水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明确水旱轮作区稻田控释尿素适宜减施量。[方法]以普通尿素常量分次施用为对照,研究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明确水稻生产上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常规分次施用最佳减施量,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控释尿素减施20%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幅达4.7%,超过此减施量水稻产量则显著降低。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通过提高水稻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效益以控释尿素减施20%处理最高,较普通尿素处理产值增加4.7%,纯收入增加5.7%。控释尿素减量施用各处理较普通尿素均能有效提高水稻产投比。综合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认为在水旱轮作区习惯施氮水平基础上,施用控释尿素通过适当降低氮肥用量能促进水稻增产增效,以减氮20%施用控释尿素,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能有效增加水稻经济效益。[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控释尿素减量施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