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清香型小曲白酒机械化酒酿造过程中的细菌多样性,分析不同种属的细菌酿造性能。优选酒醅中微生物基因组的提取方法,优化PCR扩增V3区核酸序列的程序和DGGE凝胶的电泳条件。PCR扩增V3区核酸序列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120 V电泳8 h的DGGE凝胶有22条差异明显的条带,切胶PCR扩增,测序比对鉴定出22种细菌。种属优势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主要风味功能菌。鸡葡萄球菌、人葡萄糖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肉芽肿杆菌、食酸丛毛单胞菌为倾向有害菌。高温糖化时期细菌的主要种类为耐热的芽孢杆属,肺炎克雷伯菌和肉芽肿杆菌在发酵阶段侵入到酒醅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陈化烟叶细菌多样性,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16S rRNA 克隆文库测序分析技术,鉴定和比较了曲靖烟区陈化时间分别为24、36、48 个月的烤烟烟叶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在陈化24、36、48个月的烟叶上分别鉴定得到55、60、23 个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黄杆菌科的细菌占优势。在不同陈化阶段,菌群的多样性和优势菌有所不同,烟叶上细菌的多样性在陈化后期逐渐减低。研究结果展示了烟叶陈化期间细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发现了一些能够减少烟叶有害物质的细菌,是烟叶上的有益细菌筛选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了解陈化烟叶细菌多样性,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16S rRNA克隆文库测序分析技术,鉴定和比较了曲靖烟区陈化时间分别为24、36、48个月的烤烟烟叶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在陈化24、36、48个月的烟叶上分别鉴定得到55、60、23个细菌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和黄杆菌科的细菌占优势.在不同陈化阶段,菌群的多样性和优势菌有所不同,烟叶上细菌的多样性在陈化后期逐渐减低.研究结果展示了烟叶陈化期间细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发现了一些能够减少烟叶有害物质的细菌,是烟叶上的有益细菌筛选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改进的土壤DNA提取方法直接从玉米农田土壤样品中提取微生物全基因组,以嵌套式PCR和降落式PCR扩增出细菌16S rDNAV3区基因,并运用DGGE电泳技术对扩增片段进行分离,对玉米生长过程中4个重要生育期及不同土层深度细菌群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提取方法能够获得完整且含量较高的基因组DNA,嵌套式PCR有效扩增了16SrDNAV3基因。随着玉米的生长以及土层深度的改变,土壤中的细菌在保持优势种群基本稳定的同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在苗期和灌浆期细菌群落的变化最为明显,细菌种类最丰富,而收获期细菌种类最少。同一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的细菌也存较大差异,表层土壤的细菌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5.
沼气池微生物生态群落PCR-DGGE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适合于PCR-DGGE分析的沼气池污泥样品微生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探讨了PCR反应条件、电泳时间与上样量对DGGE指纹图谱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SDS和Guanidine thio-cyanate-N-LS方法提取沼渣微生物总DNA,利用细菌特异性16S rDNA通用引物,经复原条件PCR(循环25次)扩增,所得PCR产物在85V电压下,上样量600ng,电泳时间为16 h时DGGE分离效果最佳,获得清晰的16S rDNA V3区片段的图谱。  相似文献   

6.
麦田土壤细菌群落16S rDNA 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市郊冬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的土壤DNA提取方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并采用降落式PCR和DGGE电泳技术对细菌16S rDNA V3区进行扩增和产物分离,分析了小麦4个生育时期3个土层深度的细菌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麦田土壤细菌多样性极高,小麦整个生育期土壤中一直存在数种优势菌群.但各时期都有新的不同的细菌出现,整体表现为随着小麦的生长多样性逐渐增加,收获期减少.表层土壤各生育时期菌群数量变化较大,而深层土壤菌群数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
郭冀峰  徐成浩  王俞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18-13319
[目的]初步建立农村稳定塘底微生物结构分析的PCR—DGGE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并对我国南北方2个地区农村稳定塘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简要分析。[方法]提取杭州、西安两地郊区农村稳定塘底泥系统内微生物的总DNA,对其16SrDNA的V3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利用软件对DGGE图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地农村稳定塘底泥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有明显而相似的优势种群。[结论]南北两地区农村稳定塘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基本相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探索在河南气候条件下陈化的不同地区烤烟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不同陈化阶段,国内4个烟区烟叶中各酶活性表现为在烟叶陈化初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到陈化6个月或者9个月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后酶活性逐渐降低。(2)在24个月的陈化进程中,各地区的烟叶中4种酶的酶活均较其陈化初始降幅有所不同,其中湖南烟区烤烟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分别约为77.01%和14.15%;多酚氧化酶则以云南烟叶降幅最大,为66.67%;贵州烟叶的脂氧合酶活性降低最多,为68.93%。(3)津巴布韦烟区烤烟各酶活在15~39个月时逐渐降低,且活性相对较低,以脂氧合酶活性降幅最大。  相似文献   

9.
将采自青岛市沿海潮间带的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体质量为4~5 g)置于无菌海水中暂养24 h后,分别从5条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应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341f/534r进行细菌16S rDNA基因V3高变异区的PCR扩增,再将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从而获得样品消化道共栖微生物群落特征的DNA指纹图谱。通过对指纹图谱半定量分析发现,采集的双齿围沙蚕消化道共栖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丰富,优势条带明显,不同个体间既存在共同的微生物种属,也有各自特异的种属。其中存在一条共同的优势条带,但优势条带含量存在个体间差异。分别对DGGE指纹图谱中公共条带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表明,产丙酸菌属Propionigenium分别为5个样品中的优势菌群,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广泛分布于双齿围沙蚕消化道中。研究表明,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图谱技术是分析双齿围沙蚕及其他海洋沉积食性无脊椎动物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PCR—DGGE技术对盘锦某滩涂四角蛤蜊Mactra venerformis体内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使用SDS裂解法提取样品的总DNA,采用大多数细菌通用引物F338GC/RS18从总DNA中成功扩增出16SrDNA片段,然后对PCR产物进行DGGE分析,并将DGGE图谱上部分条带回收、再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用BLASTN分析DNA序列获得相似性最近的细菌。DGGE图谱显示,四角蛤蜊体内的细菌种类比较丰富,且不同时间样品细菌的优势菌群结构有一定的差异。将所测条带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细菌种群中包括支原体属Mycoplasm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及不可培养的细菌。  相似文献   

11.
对海南省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资源与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和分类统计表明:海南省天然草地禾本科植物共有103属271种,其中海南省所特有的植物有24种,可用作草坪建植的植物有7属8种;依据质量特征将调查到的禾本科植物划分为3个级别,其中优良牧草有48属137种,中等牧草有64属130种,低等牧草有4属4种.同时提出应当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加强野生草种的驯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梁子安  刘冰许  张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320+17323-17320,17323
2001年10月和2010年9月,对河南省西峡县云华洞翼手目动物进行了调查。通过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初步查明该溶洞分布翼手目动物共7种,隶属4科4属。其中,东洋界种4种,占总数的57.1%;广布种3种,占总数的42.9%。此外,根据蝙蝠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上定点采样调查、等级聚类(CLUSTER)、多维排序标度(MDS)、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多种方法,研究了2009年春季渤海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1种,其中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12种,.甲壳动物4种,棘皮动物3种,脊索动物、纽形动物、蜢虫门、半索动物各1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黑龙江河蓝蛤。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91.2个/m2,平均生物量为83.06g/m2。CLUSTER和MDS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依此将大型底栖动物简单地分为4个群落。CCA分析显示,pH、溶解氧、透明度、水深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河南鸡公山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状况,采用常驻普查法对该保护区有毒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毒植物共39科90属11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32科83属110种。鸡公山保护区有毒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具有很高的农用、药用和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金汁河浮游生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5月,对位于昆明市金汁河的浮游生物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金汁河的浮游生物共有60种,隶属于8门38科56属,其中,浮游植物6门34科52属56种,浮游动物2门4科4属4种;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远大于浮游动物,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型、对水温等水环境适应性的不同;该河流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门类;水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的数量和生物量有明显影响;金汁河是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大理州苍山马龙峰野生中药资源的调查,为该区域内野生中药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踏查、详查和访问调查方式以获取相关资料。结果:实地共调查到马龙峰有31科44属47种野生药用植物,其中孢子植物4科4属4种,双子叶植物23科36属37种,单子叶植物4科6属6种。结论:马龙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贮量较丰富,但部分种类受各种因素影响,贮量已经下降。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11月和2010年4月共3个水情期(即丰、枯和平水期)对赣江流域一级支流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袁河流域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5纲12科,其中寡毛类4种,蛭类1种,腹足类5种,瓣鳃类4种,水生昆虫类3种。袁河底栖动物3期总密度和总生物量分别为1 762.29 ind./m2和982.37 g/m2,密度上摇蚊占优势,生物量上铜锈环棱螺占优势。不同水情期现存量也存在差异,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比丰水期、枯水期的大;丰水期的密度比枯水期的大,而生物量却比枯水期的小。袁河底栖动物优势种为摇蚊、铜锈环棱螺、河蚬和方格短沟蜷。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表明袁河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季节性变化,且下游多样性比上中游复杂;Shannon-Wiener指数和FBI指数的结果表明袁河水质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18.
黄文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150-153
选择上海环城绿带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了环城绿带复层植物种类与群落组成,探讨了群落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外环绿带植物种类丰富,调查的植物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53科83属97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49科79属93种。整个绿带呈现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高、乔木优势度大的多样性格局,不仅增加了群落稳定性及物种多样性,更提高了生态景观效果。绿带普遍采用乔-灌-草自然混交林式与模纹式相结合的配置结构,不仅丰富了生态景观,也提高了群落稳定性,降低了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多样性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40种兽类,隶属7目17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的3种、附录Ⅱ的4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兽类9种,中国特有种2种。其动物区系表现出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南北物种相互渗透的特征,东洋界种类有24种,古北界种类有4种,广布种有12种。共有7种生活型,其中地面和半地下生活型最多,水栖型最少。最后通过与保护区历史资源及周边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对兽类资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测试伏毛铁棒锤根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伏毛铁棒锤根提取物对4种蚜虫的杀虫活性依次为:枸杞蚜虫〉桃蚜〉杏蚜〉麦蚜,其对4种蚜虫的LC50分别为0.0051、0.0106、0.0165、0.0214 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