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杜泊绵羊与本地绵羊杂交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杜泊绵羊为父本,以湖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母本群体同期发情后用父本鲜精进行人工授精.分析不同羊群受胎率、产羔率以及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与体尺变化.结果表明:6月龄内杜湖或杜寒杂交F1代羊的增重和体尺变化与同龄纯种湖羊或小尾寒羊羔羊差异极显著(P<0.01);杜湖杂交羊与杜寒杂交羊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2月龄重、3月龄重差异不显著(P>0.05),1月龄、6月龄体重和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初步杂交试验认为,杜泊羊与湖羊或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均可分别作为理想的父、母本组合,用于进一步培育优质肉用杂交绵羊新品系(种)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小尾寒羊和引入绵羊品种建立最佳的杂交体系,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小尾寒羊(H)母羊级进杂交,或以无角陶赛特(P)公羊与杂交母羊(罗姆尼小尾寒羊F1,陶赛特小尾寒羊F1)进行终端杂交.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羊0~6月龄生长速度快,高于级进杂交三代羊;三元杂交母羊均为全年发情,级进三代母羊春季发情比例较低;三元杂交母羊产羔率也高于级进杂交三代母羊.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地区四季明显,大部分地方绵羊品种表现为季节性繁殖。开展高频繁殖要解决的关键就是解决非繁殖季节发情率、配种受胎率的问题。用CIDA阴道埋置12~14d撤栓,撤栓同时肌注PMSG 330IU/只。3个品种类型,发情率最高的是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达到88.1%;次之是萨福克×杜寒杂三元杂交母羊,为86.7%;第三是萨福克×细毛羊F3,为85.2%。发情后12~18h腹腔内窥镜子宫角冻精配种,受胎繁殖率最高的是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达到178.5%;萨福克×杜寒杂三元杂交母羊和萨福克×细毛羊F3,为138.1%和138.4%。羔羊初生重:以萨福克×细毛羊F3母羊羔羊初生重最高,达到3.33kg/只;杜泊×小尾寒羊和萨福克×杜寒杂生产的羔羊初生重分别为2.76kg/只和2.8kg/只。绵羊的冻精配种,利用腹腔内窥镜子宫角输精受胎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阴道海绵栓法和孕马血清同期化处理试验母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采用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作为试验组;选择同龄当地小尾寒羊种公羊和小尾寒羊母羊自然交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杂交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F1代母羊的受胎率、产羔率低于小尾寒羊,但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F2代羔羊平均初生重和1月龄体重比当地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68kg和2.02kg;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三元杂交F2代羔羊体高、体长、胸围等均高于当地同龄小尾寒羊,其生长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当地小尾寒羊。由此可以得出,以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养殖的肉用绵羊最佳杂交组合,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本研究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分别以澳洲白羊(AWF)、杜泊羊和夏洛莱羊为父本,分3组进行杂交试验,其中,1组为澳洲白羊和小尾寒羊杂交(AH组),2组为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DH组),3组为夏洛莱羊和小尾寒羊杂交(XH组)。对3组肉羊杂交F1代羊的生长性能和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除夏寒F1代母羊的初生重略低于澳寒F1代母羊外,夏寒杂交F1代羊的初生重(公羊)、断奶重、6月龄体重、初生到断奶时的平均日增重均为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杜寒和澳寒F1代羊(P0.05,P0.01)。断奶到6月龄时的平均日增重,杜寒F1代公、母羊均为最高,其次是夏寒F1代公、母羊,杜寒F1代公、母羊与其余两组均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3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胸宽,6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体高,其余均是夏寒F1代羊最大,且部分指标极显著高于澳寒F1代羊(P0.01)。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夏寒F1代羊,基础体重较高,出生后生长速度始终较快,而杜寒F1代羊在断奶后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3个肉羊杂交组合F1代羊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CLPG基因的第41bp处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位点(g.CT),该位点有CC和CT 2种基因型,其中CC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具CT型个体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以及3月龄和6月龄各体尺指标,均明显高于具CC型的个体。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夏洛莱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较为明显,T等位基因可促进肉用绵羊的生长发育,建议在河北省唐山地区进行肉羊生产时,尽可能选择夏寒杂交组合且携带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杜泊羊和特克塞尔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系统观测了后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的生长性能较纯繁小尾寒羊有较大提高。其中,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特寒,TH)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断奶前日增重和断奶~6月龄日增重分别比纯繁小尾寒羊增加了1.13 kg、4.95 kg、12.87 kg、58.77 g和68.67 g,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羔羊(简称杜寒,DH)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0.91 kg、2.86 kg、7.66 kg、30.00 g和41.72 g。特寒羊和杜寒羊的宰前活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13.05 kg和6.53 kg,胴体重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7.44 kg和3.82 kg,二者的眼肌面积分别比小尾寒羊增加了8.05 cm2和3.39 cm2(P<0.01)。3个群体间的大理石纹评分值差异显著(P<0.05),其他4个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特克塞尔羊和杜泊羊对小尾寒羊肉用性能有明显的杂交改良效果,其中特克塞尔羊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引进杜泊羊、萨福克与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和民乐县饲养的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对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舍饲条件下,杜×蒙F1,萨×蒙F1和蒙古羊纯繁羔羊产活率差异不显著;杜×蒙F1,萨×蒙F1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体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杜×蒙F1,萨×蒙F1羔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产肉性能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三个县区试验场测定数据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杜泊羊、萨福克杂交改良蒙古羊产生的杂交后代表现出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用特征明显等杂种优势,适合在张掖市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特克塞尔羊×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的杂交效果,选用小尾寒羊与欧拉藏羊的杂交母羊10只作为试验组,13只特克塞尔母羊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用同一特克塞尔公羊进行交配。两组羔羊实施30日龄早期断奶和4~6月龄育肥试验。对两组母羊产羔率,羔羊成活率、体重、体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小尾寒羊和欧拉藏羊的杂交母羊与特克塞尔公羊三元杂交后,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分别比特克塞尔羊提高11.55个百分点和5.56个百分点,差异均显著(P0.05);6月龄杂交羔羊的体重与特克塞尔羔羊体重相差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三元杂交方式效果明显,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地先后引进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夏洛莱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杜泊羊等肉用绵羊,与我国地方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杂交羔羊,相关科研活动也十分活跃.利用肉用绵羊品种杜泊公羊和特克塞尔公羊分别与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获取杂种优势,是河北省肉羊良种产业化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肉羊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杜泊羊是世界著名的肉羊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小尾寒羊是中国地方优良品种羊,具有繁殖率高的优点。建平县亿兴牧业用杜泊羊做父本、小尾寒羊做母本,通过杂交、择优选育杜寒F1代母羊为母本,再用杜泊公羊杂交产生杜寒F2代,并对杜寒F1、F2肉羊、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繁殖率、生长速度、体尺、屠宰率、出肉率等进行了测定统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杜寒F1、F2肉羊在生长速度、日增重、体长和胸围、屠宰率和净肉率等各项指标较小尾寒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引进的优良肉羊品种特克塞尔和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所生产的杂交一代羔羊进行肥育。试验设3个组合。试验组I(特寒羊):特克塞尔绵羊(♂)×小尾寒羊(♀);试验组Ⅱ(杜寒羊):杜泊绵羊(♂)×小尾寒羊(♀);对照组Ⅲ为小尾寒羊本交羔羊。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其杂交一代(F1)肉羊的体重、饲料转化率和肉用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杜寒F1的多个性状均优于特寒F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贾超  李佳蓉  姜怀志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1):3257-3263
杜泊羊是原产于南非的世界性著名肉用种羊,是优良的肉羊杂交生产终端父本,自引入中国以后,已分布于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推动中国商品肉羊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杜泊羊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等种质特征的介绍,以及对中国不同地区引入杜泊羊后,分别与本地品种绵羊杂交后的F1代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杜泊羊作为父本与本地绵羊杂交后的F1代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以作为中国培育肉羊新品种及杂交改良的优异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国外优良肉用羊品种萨福克羊作为杂交父本,分别与本地卡拉库尔羊和多浪羊的母羊进行二元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商品肉羊.以本地绵羊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合杂交一代羔羊初生重、4月龄、6月龄的体重和4月龄的体尺.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初生重大、生长发育显著快于本地卡拉库尔和多浪羊,肉用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于河北省唐山地区养殖的肉用绵羊最佳杂交组合,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本研究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分别以澳洲白羊(AWF)、杜泊羊和夏洛莱羊为父本,分3组进行杂交试验,其中,1组为澳洲白羊和小尾寒羊杂交(AH组),2组为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DH组),3组为夏洛莱羊和小尾寒羊杂交(XH组)。对3组肉羊杂交F1代羊的生长性能和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除夏寒F1代母羊的初生重略低于澳寒F1代母羊外,夏寒杂交F1代羊的初生重(公羊)、断奶重、6月龄体重、初生到断奶时的平均日增重均为最高,且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杜寒和澳寒F1代羊(P<0.05,P<0.01)。断奶到6月龄时的平均日增重,杜寒F1代公、母羊均为最高,其次是夏寒F1代公、母羊,杜寒F1代公、母羊与其余两组均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3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胸宽,6月龄体尺指标除了体长和体高,其余均是夏寒F1代羊最大,且部分指标极显著高于澳寒F1代羊(P<0.01)。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夏寒F1代羊,基础体重较高,出生后生长速度始终较快,而杜寒F1代羊在断奶后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3个肉羊杂交组合F1代羊CLPG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CLPG基因的第41 bp处存在一个错义突变位点(g.C > T),该位点有CC和CT 2种基因型,其中CC为优势基因型,C为优势等位基因。具CT型个体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以及3月龄和6月龄各体尺指标,均明显高于具CC型的个体。综合以上结果,提示夏洛莱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较为明显,T等位基因可促进肉用绵羊的生长发育,建议在河北省唐山地区进行肉羊生产时,尽可能选择夏寒杂交组合且携带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  相似文献   

16.
对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羊或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后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圈养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以同等营养水平饲喂杂交一代羔羊和当地蒙古羊羔羊、小尾寒羊羔羊,5月龄出栏重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51.18 kg,当地蒙古羊羔羊36.76 kg,"杜寒"F1代杂交羔羊46.13 kg,小尾寒羊羔羊37.90 kg;从出生到5月龄,羔羊平均日增重的大小顺序为"杜蒙"F1代杂交羔羊"杜寒"F1代杂交羔羊小尾寒羊羔羊当地蒙古羊羔羊,说明"杜蒙"F1代杂交羔羊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7.
在完全舍饲的条件下,用杜泊羊公羊和东弗里生羊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杂交后代的体型外貌与其父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杜寒杂交羊和东寒杂交羊哺乳期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3月龄断奶至6月龄,杜寒杂交羊的日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P0.01),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断奶后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尺相关性状变化上也较明显,杜寒、东寒杂交羊的体高、体斜长均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东寒杂交羊和杜寒杂交羊的胸围、胸深、胸宽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屠宰性能方面,杜寒杂交羊宰前活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显著高于东寒杂交羊(0.01P0.05);胴体重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0.01P0.05),6月龄公羊屠宰率杜寒杂交羊高于小尾寒羊和东寒杂交羊约3个百分点,杜寒杂交羊的净肉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和东寒杂交羊(P0.01)。杜寒杂交组合在肉用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可在生产中着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检测,探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对肌肉风味的影响,为选育优质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氨基酸总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30.06%和0.57%,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提高29:49%和0.13%;从主要脂肪酸含量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0.29%和10.05%,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13.54%和22.01%;从挥发性脂肪酸来看,杜寒F1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93%和6.44%,杜寒F2较小尾寒羊和杜泊羊分别降低21.24%和24.09%。杂交后代杜寒F1和杜寒F2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同时能够降低羊肉膻味。  相似文献   

19.
杜泊羊及其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纯种杜泊绵羊、杜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羊和小尾寒羊的羔羊,通过饲喂相同饲料,测定母羊繁殖性能和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情况。结果表明,杂一代的繁殖性能比杜泊羊有明显提高,羔羊的3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为25.13kg和50.81kg,均高于父本、母本两品种,屠宰结果杂一代肉用性能明显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无角陶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对陶寒F1代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F1代3月龄、6月龄公、母羊体重、日增重较小尾寒羊都有明显提高,F1代6月龄羊胸围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F1代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明显高于小尾寒羊,F1代繁殖性能产羔率与小尾寒羊变化不大。结果表明:F1代早期增重显著好于小尾寒羊,肉用体型较小尾寒羊明显改善,繁殖产羔率较无角陶赛特有所提高,发情呈现一定季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