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山地茶园间种绿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山地茶园约占茶园总面积80%以上,其特征是:梯层绕山成行,梯面宽窄不等,梯壁亦无绿枝垂挂,园顶常为“和尚头”。在一些耕管不善茶园,土层浅薄,茶行裸露,雨天水土流失,茶树未老先衰,幼茶迟以开采。如何克服此种状况,利用茶行空隙地套种不同绿肥改良土壤,增加养分,梯壁种植多年生绿肥爬地兰保持水土均  相似文献   

2.
用定位方式研究黔北湄湘地区25℃左右坡地非梯式茶园和梯式茶园低空与土壤温湿度的部位分布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非梯式茶园平均湿度高于梯式茶园,湿度的部位差异和季节变化小于梯式茶园;非梯式茶园平均温度略低于梯式茶园,日温差和季节温差又小于梯式茶园;夏秋高温季节非梯式茶园温度常低于梯式茶园,而冬春低温季节非梯式茶园温度又常高于梯式茶园。非梯式茶园水热分布的平衡效应与茶树对特殊气候的适应表现都相对好于梯式茶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安徽省池州市决定建设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茶叶文化园建设是园区的项目之一,要让600亩山坡迅速变成景观茶园。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采取了先沟后梯法开辟茶园、7年生大茶树深沟低栽、大茶树草绳捆土补丛移栽3项速成技术。1.先沟后梯法开辟茶园为了使茶园既科学又美观,要求建立等高等宽茶行,具体步骤是:清表→深翻→梳坡→划线→机械开挖栽植沟→施肥→肥上盖土→茶苗移栽(栽前先修剪)→浇水→平整梯面。梳坡是指将同一朝向的坡面梳刮成坡度基本一致,以便等高等宽。茶行宽度1.8 m,双条植。机械开挖栽植沟:采用的挖机铲斗30~40cm、履带内宽  相似文献   

4.
我省现有茶园的土壤裸露面比较大,土壤暴露部分约占百分之二十至五十。由于肥管不足或茶树种植株数较稀,树冠复盖度不大;山地梯层茶园梯壁梯沿空隙面大,加以人为刮草皮的习惯,更显得光秃秃的;茶园内外大小路面,也是锄得干干净净的,满园赤红,暴露了土面,以致人为破坏已有的生  相似文献   

5.
《茶叶》1960,(1)
旧茶园改造的五大好处嵊县长潭公社遁山大队东丁生产队于1957年12月底选定了一块1.5亩有700叢茶树的老茶园进行了树冠改造试驗。当时根据茶树的衰老程度,300叢台刈,400叢重修剪。改造以后,兩年来,不仅获得了高速度的增产,在改变茶园面貌,提高茶叶質量,增产茶  相似文献   

6.
《茶叶》1960,(2)
一、研究目的依据及经过福建省的旧茶园大部分另星分散。多半种植在梯层边缘,成籬笆或半牆式茶园。籬笆式茶园约占旧茶园总面积的60—70%。籬笆式茶园经过长期水土冲刷以后,就逐渐演变为半牆式茶园,难于耕锄施肥与采摘。  相似文献   

7.
新登镇长垅村现有茶园面积180亩,以梯层茶园为主,并有部分缓坡地茶园,茶树品种为本地群体种.由于粗放式经营,茶园处于半荒芜状态,茶树高度在80cm以上为主,部分甚至高达2m以上.面对如此现状,我们采取以实行机采为重点的相应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省的茶园多分布于丘陵、山坡上、虽然新式茶园都是等高梯级茶园,但梯壁、园间裸露空间大,特别是茶树幼龄期与更新改造期,茶园土壤暴露面大,遇到暴雨、台风雨时,常常引发水土流失,易造成崩梯断层、耕作层浅落、.茶树生长不良.近些年来,为了保持水土、防止冲刷,广大茶区已开始建立生态型茶园,重视茶园绿化工作.积极推广种植绿肥是生态茶园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适宜茶园种植的好绿肥将成为茶区关注的问题.现根据多年的观察与实践,推荐一种茶园好绿肥--日本草,供各地推广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茶树种植方式的选择对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解放以前,茶树种植方式几乎是“丛栽”茶园,这种茶园的覆盖度小,且大部分又与粮食、蔬菜等作物间作,专业化程度不高,产量很低.解放后,在茶树种植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即全面推广了单行条栽茶园。(以下简称“条栽”茶园)。这种茶园覆盖度大,专业化程度高,与“丛栽”茶园相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目前,“条栽”茶园已成为我国茶树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茶叶》1959,(2)
变坡地为梯地,是开发山区的有效措施之一。我站历年在大面积的荒山上,开垦了不少梯式茶园,基本上控制住了水土的流失,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茶树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2.
怎样防御山地茶园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溪县有茶山面积52801亩,其中有半数是在25-45度的坡地上开山做梯,等高种植.由于建园时基础工程差,水土保持措施没跟上,所以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有的茶梯破坏,梯层变窄变斜,有的则顺坡直流.大雨一到,水流下冲,表土流失.大雨过后,茶根裸露,土层瘠薄板结,肥力不足,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据县水土保持办1987年普查,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46318亩,占总流失面积的36.7%.1994年全县茶叶平均亩产30.7公斤,如果不重视水土保持,加强防御措施,势必降低茶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县茶园现状,提出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仙属半乔木型茶树,适合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地上栽植。为了探讨闽南水他在不同茶园的长势,笔者选择了良岗山茶场,对闽南水仙在南坡的缓被、坡地和北坡的缓坡、坡地四种茶园的茶树进行长势观测,初步得知水仙在不同坡度、坡向的长势都有差异。观测结果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①水仙茶树在南坡向的树冠结构是缓坡茶园比坡地茶园长势好;而北坡向茶园水仙茶树的树冠结构却是被地茶园比缓坡茶园好。原因是北坡向比南坡向阴,日照时间短,制造光合产物较少,因此,坡地茶园的茶树需要有较强壮的枝条和根系从土壤中得到养分。②水仙茶树不论…  相似文献   

14.
山地茶园梯级化是茶农长期累积的保持水土的宝贵经验。当前梯层茶园占菜园总面积的比例很大,如闽东茶区梯层茶园约占80%左右。梯壁保护不好,会逐渐内迁或塌陷,种植匍匐性绿肥作物于茶园的梯壁,由于绿肥的茎叶遮盖土壤,避免雨水直接侵蚀,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许多研究者的资料,茶树修剪物质数量的变异与修剪类型、茶类采扎方法、老叶的采摘、施肥等情况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不进行冬耕的土壤上,茶树行间修剪材料的动态与茶树郁闭程度有直接关系,郁闭茶园修剪材料的积累比稀疏茶园多得多。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方式下,茶树的生态条件是不同的,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为了确定茶树最适宜的密度和种植方式。1942年  相似文献   

16.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作物,在其年生长周期中具有明显规律性,根据年生长规律所从事的茶树栽培管理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现将我国主要茶区上半年茶树栽培管理的主要农事归纳如下: 一月份(小寒~大寒) 1.开垦新茶园:清除杂草,深翻土地,修筑梯  相似文献   

17.
茶树合理的条栽密植是建立专业化高稳产茶园的五条标准之一,因此,茶树的种植方式与密度乃是培育丰产茶园的前提条件和不可忽视的环节。茶叶生产的实践证明:实现茶叶高稳产是采取综合性栽培管理措施的结果。只有在抓好土、肥、水的基础上,推行  相似文献   

18.
为克服山地封行茶园打穴施肥困难,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施肥用工,提高施肥效果,笔者于1991年和1992年在福建省福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山地茶园进行了两年的追肥撒施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茶园为缓坡山地梯层的双行密植茶园,土壤红泥土,pH值5.1,肥力中等.茶树为1985年春定植的无性系福鼎大毫品种,栽植规格大行距100cm,小行距和丛行距均为40cm,每丛植两株,1987年底完成三次定型修剪,采摘方法春茶留一叶,夏秋茶留鱼叶.  相似文献   

19.
二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32(2)
1.茶树栽植进行茶苗栽植、定型修剪、浇定根水,建设新茶园。改造茶园要完成换种改植或归并移植。2.茶树施肥生产茶园春茶开采前30~40天施催芽肥(沿树冠滴水线开施肥沟深10cm,宽10cm,施肥后以土盖沟平地),做好春茶生产准备。3.茶园防寒北方茶区要做好茶树越冬防护扫  相似文献   

20.
茶树的品种制约着茶叶的生产加工及产品开发,尤其是名优茶的生产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只有选择适宜本地栽植、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茶树品种,才能有利于在地区引种茶树良种后,带动并推进茶业发展。因此,引种优良茶树品种应分析以下因素:本地情况、产品走势、良种资源、交流合作、种植技术、栽植管理、产品开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