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马铃薯害虫一直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云南省马铃薯与烟草混种较为广泛的地区,害虫的直接危害及传毒媒介害虫传播的病毒病引起的间接危害越来越成为马铃薯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我们对云南省滇东北地区、滇中地区、滇西北及滇东南地区春薯、夏薯和秋薯三季马铃薯主要害虫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就云南省马铃薯生长期及储藏期害虫的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的综合防治策略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马铃薯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查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田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并首次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马铃薯田昆虫群落中主要为缨翅目和同翅目类昆虫,其中以蓟马、叶蝉和蚜虫数量较多;害虫群落和天敌群落的发生趋势与天敌和害虫的追随效应相一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均以8月4日最高、分别为3.1255和0.6817,优势集中性指数以8月7日最高、为0.2438;害虫优势种为蓟马和叶蝉,天敌优势种为瓢虫和草蛉。通过研究马铃薯田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对马铃薯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防治马铃薯害虫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选地、施肥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立冬前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播种及时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无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马铃薯在生长期中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需要的肥料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底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底肥  相似文献   

4.
<正>一、整地整地是改善土壤条件较为有效的措施。马铃薯是在地下结薯,当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温度等条件均符合马铃薯的生长要求时,马铃薯才能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多结薯,结大薯。1.早深翻前茬为水稻的田块,作物出地后要立即耕翻,铧犁深翻20~25cm,越早越有利于土壤熟化和晒垡,有利于保墒,并能冻死害虫。除了水稻田外的其它田块,也应做到深翻并在冬季冻垡、晒垡。2.防积水水稻茬田块耕翻后,距播种还有1-2个月的  相似文献   

5.
一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高活性的苏云金杆菌新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土壤中分离了一株苏云金杆菌WZ 9,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的研究发现,该菌株对马铃薯瓢虫幼虫具有特异性高效杀虫活性,LC50为2.95×107细胞/mL;而对鳞翅目的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螟、甜菜夜蛾、黄粉虫等几种重要害虫均无效。  相似文献   

6.
<正>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蚜虫、地老虎等,现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将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马铃薯真菌性病害1、早疫病叶片喷施有机杀菌剂可以减少早疫病的蔓延。发病初  相似文献   

7.
正一、选地、施肥1、选地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要选择适合栽种马铃薯的地块,地块选择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的沙壤土为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早春解冻后要及早耕耙,达到耕层细碎没有坷垃、田面平整无根茬,保住墒情,以待播种。  相似文献   

8.
<正>一、马铃薯高产栽培要点1.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研究表明,马铃薯优良品种及其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对马铃薯的产量的贡献率可达60%左右。脱毒种薯出苗早、植株健壮、叶片肥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全部选用脱毒G2、G3代良种。2.精耕细作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避免是茄科作物,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立冬前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以接纳雨雪,冻死越冬害虫。播种及时耕耙,达到耕层细碎  相似文献   

9.
害虫防治工作一直是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云南省作为马铃薯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的地区,针对害虫的防治工作更应该提到日程上。本文探究云南省马铃薯害虫综合防治的现状,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展望,为实现马铃薯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蚜虫等。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田地下害虫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以郑薯5号为试验材料,选取有代表性的马铃薯田块3~5块,在收获时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马铃薯的被害情况并研究8种供试药剂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马铃薯田地下害虫种类主要有华北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网目拟地甲、蛴螬等,在春季主要以地老虎、金针虫、蝼蛄为主,分别占调查虫量的42.07%、20.73%、20.73%,蛴螬占10.98%,网目拟地甲占5.49%。在参试药剂中,用虫情指数和块茎被害率评价防治效果,10%吡虫啉WP对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用虫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更能反映马铃薯实际被害的情况。[结论]吡虫啉是较为理想的马铃薯田地下害虫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2.
土壤消毒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温和药剂处理马铃薯连作土壤后种植薯块,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土壤消毒对马铃薯生育期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根际真菌数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温处理和正茬处理的细菌数量相对重茬对照变化显著,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药剂处理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变化幅度平缓;高温处理、正茬土壤、药剂处理土壤真菌数量低于重茬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越冬马铃薯甲虫为研究对象,研究解除其冬眠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探索马铃薯甲虫的发生规律,为控制该甲虫的发生和扩散提供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梯度,记录不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甲虫的出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度低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25℃出现最大值,温度大于25℃时,出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减小,在土壤含水量为20;附近出现最低值,土壤含水量大于20;时,解除休眠后成虫出土率随土壤含水量升高而升高.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的最佳温度、土壤含水量组合为25℃、10;.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出土率大于雄成虫出土率.在一定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雄成虫4d后开始出土.[结论]解除越冬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含水量情况下,室温条件利于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在相同温度情况下,过干或过湿的土壤环境对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有胁迫刺激作用.在相同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越冬马铃薯甲虫雌成虫较雄成虫易于解除休眠.在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条件适宜情况下,解除马铃薯甲虫冬眠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  相似文献   

14.
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与石灰氮不同用量对酸化土壤马铃薯农艺、理化、经济性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p H值4.09强酸性土壤,施用土壤调理剂石灰氮和施地佳对马铃薯产量有明显增产作用,对强酸性土马铃薯根际土壤有明显的调理改良作用;2过量施用石灰氮,马铃薯经济产量反而会降低;3施地佳150倍液以2 kg/666.67 m2在马铃薯播种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氮、磷、钾、镉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采收后的马铃薯产量、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结果]轻度的镉胁迫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氮含量,而中度和重度镉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增加,镉污染各处理氮积累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磷含量在0.01水平显著增加,而磷积累量变化不大;土壤不同镉处理马铃薯钾含量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轻度镉处理马铃薯钾积累量最高,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大,钾积累量降低;土壤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马铃薯块茎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直线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镉污染马铃薯氮肥施用量降低,磷肥施用量不变,轻度镉污染增加钾肥施用量,土壤镉重度污染不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镉污染对马铃薯氮、磷、钾、镉含量与积累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费乌瑞它马铃薯为试验材料,测定采收后的马铃薯产量、氮磷钾镉含量及积累量。[结果]轻度的镉胁迫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氮含量,而中度和重度镉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氮含量增加,镉污染各处理氮积累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磷含量在0.01水平显著增加,而磷积累量变化不大;土壤不同镉处理马铃薯钾含量均在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土壤轻度镉处理马铃薯钾积累量最高,随着镉污染程度的加大,钾积累量降低;土壤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马铃薯块茎镉含量与积累量均呈直线0.01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土壤镉污染马铃薯氮肥施用量降低,磷肥施用量不变,轻度镉污染增加钾肥施用量,土壤镉重度污染不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膜栽培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适合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马铃薯栽培的覆膜方式,本研究采用室内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起垄垄上覆膜、平作行上覆膜和露地平播3种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其中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放线菌细菌真菌;土壤酶活性表现为尿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放线菌、尿酶、过氧化氢酶与马铃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据此认为:覆膜栽培有利于土壤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而起垄垄上覆膜栽培模式最有利于雨养农业区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生长、土壤酶活性以及马铃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旱地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宇  郭天文  张绪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36-5439
[目的]为改良马铃薯连作地块的土壤提供指导。[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团结镇唐家堡村马铃薯连作0,3、5年的土样和该市渭原县会川镇马铃薯连作0,3、7年的土样为材料,考察马铃薯连作年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的影响。[结果]随马铃薯连作年限的增加,2地区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连作年限间差异不显著;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Fe、Mn含量下降,Cu、Zn含量无明显变化;唐家堡地区土壤pH值呈增加趋势,会川地区土壤pH值表现为:连作3年〉连作7年〉连作0年。[结论]马铃薯连作打破了土壤养分平衡,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利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马铃薯害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能够诱杀马铃薯田间多种害虫,且防治成本小、防效好,可用作害虫的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地老虎监测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给宁夏南部雨养农业区马铃薯田合理使用地膜栽培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进行了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马铃薯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各处理中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酶活性表现为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马铃薯产量以单垄双行全覆膜栽培最高,马铃薯产量与不同的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相关性不同,且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单垄双行全覆膜垄上种植明显高于对照。【结论】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单垄双行全覆膜栽培方式最有利于增加雨养农业区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以及马铃薯的产量,可以作为当地马铃薯增产种植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