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桦优质速生纤维材家系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帽儿山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中的帽儿山、东方红和乌伊岭3个优良种源的30个家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对各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算、主成分分析和不同的聚类分析,最终筛选出东方红14、帽儿山9和帽儿山14共3个纤维材优良家系,这3个家系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08%、4.35%和4.16%,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23.96%、22.85%和21.55%.  相似文献   

2.
白桦优良家系及单株配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试验林场10年生白桦216个半同胞子代家系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家系间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胸径差异显著.综合育种值评分法、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和独立淘汰水平评选法选择结果,选出20个优良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23.83%、22.46%、62.04%和16.15%,遗传增益分别为12.32%、8.74%、35.21%和14.9%.从优良家系内选择80株优良单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含量平均增加36.83%、40.6%、108.61%和25.65%,预期遗传增益分别为15.55%、10.91%、39.9%和18.59%,这些优良单株可作为营建白桦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3.
对班克松50个家系进行了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苗期、2~6 a生树高、地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采用独立淘汰水平法,以树高性状〉ck 15%为标准,选择出24个优良家系,占供试家系的48%.优良种源林中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占全部优良家系的70.83%;优良家系树高、地径遗传力分别为0.829 4和0.808 4,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7.69%和26.02%.在优良家系中选择出40个优良个体,树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43.19%和39.12%.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6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园子代林材积、胸径、树高3个性状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的当地商品种.材积性状比对照增长40%,平均遗传增益达27%,最高家系材积增长率为126%,遗传增益达86%;胸径性状比对照增长17.8%,平均遗传增益15%,最高遗传增益38%;树高性状比对照增长6.1%,平均遗传增益5%,最高遗传增益16%.筛选出一批生长性状优良家系,可为新建的马尾松种子园提供选择材料,同时为现有种子园的去劣疏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杉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省国营富顺林场收集的全省统一编号的杉木24年生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45个家系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在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基础上判定家系优劣,并进行遗传参数与遗传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受中等强度的遗传力控制,树高和胸径受较弱的遗传力控制,表明材积受遗传控制更为明显;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7个优良家系,其材积、树高和胸径预期遗传增益分别达18.55%,2.71%和6.74%.选出的优良家系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杉木第三代亲本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三代家系及四代优树选择,为大岗山地区提供优良造林家系及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材料。【方法】在对2~7年生22个杉木第三代亲本全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全同胞家系间生长表型变异丰富,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家系选择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16~0.274、0.217~0.253和0.203~0.290。以7年生时家系单株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选择速生型优良家系6个,入选率约27%,入选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达2.92%、16.36%和54.92%。6年生时选择准确度趋于稳定,可作为杉木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的参考林龄。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择出39个优株,单株入选率为5.53%,入选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28.38%、59.86%和218.53%。【结论】杉木第三代全同胞优良家系仍具有较高材积增益,入选优良单株可用于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  相似文献   

7.
白桦全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种子园全同胞家系造林试验不仅能够选择出优良杂交亲本和杂交组合,而且也能加快种子园的改良进程。本文以白桦种子园中产种母树为试材,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进行控制杂交,共获得20个杂交组合,在帽儿山试验点营造试验林,对6年生试验林各组合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母本子代间和不同杂交组合间均表现极显著的差异(P<0.01),胸径与材积性状在不同父本子代间也表现显著的差异(P<0.05)。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分别进行了优良父本和优良母本的初选,同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对参试的杂交组合进行多性状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值大于0.80的前5位组合评选为优良杂交组合,入选率为25.00%,其中Q2和Q19家系为最优杂交组合。入选的优良杂交组合各性状均值分别较参试整体均值高3.85%、10.01%、20.82%,3个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90%、7.64%、16.22%。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全同胞子代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白桦高世代种子园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及材性性状,估算其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与材性性状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异系数较大,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77%,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木质素质量分数以及基本密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78%。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基本密度、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木质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68.4%、49.1%,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综合生长与材性性状筛选出适合做纸桨材的优良家系为日3×兴8、日5×兴8和日11×石51,在20%入选率下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5.0%、6.9%,3个家系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高于家系平均值13.46%、1.95%。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全同胞子代测定及优良单株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年生马尾松全同胞及半同胞子代林的生长性状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家系间的家系方差分析、家系遗传力的变化,估算其遗传增益和选择效率,从48个全同胞中共筛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1%、8.0%、18.6%;采用联合选择及逆向选择的方法,在母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家系中选择出40个优良单株,其平均树高5.2m,平均胸径9.0cm,平均单株材积0.01813m3,现实增益分别达18.1%、42.4%、117.5%。通过联合选择可获得双层次的遗传增益,实现提高用材林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福建马尾松优良源区中,采取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并在3个地点营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测定的结果表明:参试144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结实等性状的遗传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中再选择优良单株是有效的.对3个测定点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把参试的144个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速生和较速生类型,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5.02%,胸径为4.98%,材积为11.97%.对3个测定点的结实性进行综合分析,把参试的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为极高产和高产类型,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为5.44%.对生长性状和结实性进行总评价,将144个参试家系分为9类,其中速生高产,速生中产,生长中等高产3种是选择类型,共选择32个优良家系,其选择的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5.87%,结实性平均遗传增益为5.21%.  相似文献   

11.
白桦强化种子园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白桦强化种子园内34个半同胞家系5年生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和材质性状,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宽度、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和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在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家系选择潜力较大,家系遗传力为0.60~0.97,且以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最大(0.97).各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以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最大...  相似文献   

12.
樟树5个品系精油组分含量和木材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测定了樟树5个品系精油组分含量及木材纤维、导管分子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樟树5个品系间精油含量及精油中主要成份含量差异显著。品系间木材纤维形态(纤维长度、宽度、直径、壁腔比、腔径比、长度比、壁厚)、导管形态特征和木材基本密度等多数性状差异不显著,品系间热水浸提物含量差异显著。浸提前木材基本密度与浸提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5个品系中仅芳樟型类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成显著的负相关;根中精油含量与胸径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金寨毛竹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析法制取毛竹纤维,观察并记录纤维长度和宽度,计算纤维长宽比,按照国家标准分别测定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以此对3~5年生金寨毛竹不同竹干高度、径向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年生金寨毛竹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1500μm,且随着竹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度上变异规律不明显;平均纤维长宽比均大于100,在竹干高度为5.5 m处达到最大值;灰分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减小,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综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竹干高度的增加趋于稳定;苯醇抽提物和纤维素质量分数随竹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综上可知,金寨毛竹是优良的造纸原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杨树Populus无性系间纤维性状差异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杨树无性系优质材定向培育与选择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和指导。  方法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7个杨树无性系XL-80、XL-86、XL-83、XL-58、XL-75、ZH-17、I-69(对照)为材料,对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单株纤维素等性状进行了研究,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了各无性系纤维性状指标。  结果  7个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长为0.95~1.12 mm,均达到了国际木材解剖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长(0.91~1.60 mm)的标准;纤维长宽比为49.09~54.62,超出造纸所需纤维长宽比(30)的63.67%~82.00%;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3.06%~59.66%,均超出造纸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基本要求(40%)。纤维宽与树高、胸径及生物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0.05),纤维长、纤维长宽比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与胸径、树高及生物量均呈负相关,且均不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选出5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分别为XL-80、XL-58、XL-86、ZH-17、XL-83。  结论  筛选的5个优良无性系综合了各性状的优良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物尽其用,达到杨树无性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也为杨树多目标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表6参24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山西平原林网绿化和以纸浆材为主要目的的用材林推广中良种缺乏的瓶颈,对不同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和普通毛白杨(对照)及沙毛杨的12个参试品种进行了树高、胸径、材积的常规对比试验;根据制浆造纸的需要,分析了木材基本密度变异、木材纤维形态变异、木材化学成分变异.按照材积生长、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综纤维素质量分数、木材密度...  相似文献   

16.
白桦半同胞子代生长及木材纤维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同一白桦强化种子因中帽儿山、清源、桓仁、乌伊岭、小北湖、东方红和辉南8个种源的36个半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两个生长性状和纤维长宽比、综纤维素量两个木材纤维性状,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方差分析,以及在性状差异显著的基础上与地理气候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将8个种源的白桦优树栽种于同一个种子园内,各优树间是开放性授粉,但白桦强化种子园子代受母本影响较大,各种源子代的树高、胸径、纤维长宽比和综纤维素含量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树高、胸径与经、纬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经度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水平;纤维长宽比和综纤维素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纤维长宽比和综纤维素含量与树高、胸径呈负相关。利用隶属函数法选择桓仁、东方红、清源种源为优良种源;选择18号、32号,06号、22号、26号、3‘4号、27号、13号、02号、10号、31号、04号、21号等家系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7.
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方法]以大叶栎23年生人工林为材料,测定纤维的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分析大叶栎木材纤维沿树干高度和随年轮的变异规律。[结果]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和长宽比、壁腔比分别变化在1098.2~1224.6、24.22~26.38、15.95~17.02、8.26~9.36μm和43.37~51.12、0.521~0.555,平均值分别为1156.2、25.43、16.56、8.87μm和46.01、0.540。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随树干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随年轮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结论]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能满足纤维工业原料的要求,是一种较好的纸浆工业用材。  相似文献   

18.
以6年生白蜡杆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木材离析方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上白蜡杆的树高、地径和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借助电子显微镜,从微观角度对白蜡杆木材解剖性质及其径向和轴向变异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上白蜡杆树高、地径和材积生长量差异显著,2个立地条件上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径向变异规律一致,纤维形态特征在株内不同高度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立地条件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级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均属于PanshinⅠ型。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宽度均随着立地级的升高而增大,而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宽比随着立地级的升高而略有减小。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硝酸—乙醇纤维素含量、Klason木素含量、热水抽出物含量、1%NaOH抽出物含量、苯醇抽出物含量均随着立地级的升高而降低,而戊聚糖含量均随着立地级的升高而提高。对于营造定向培育作为人造板和纸浆原料的拟赤杨人工林宜选择较高立地级的林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施肥和未施肥两种条件下12年生的5株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 ex I-69/55)为研究对象,对纤维长度、宽度、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指标及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纤维素、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69杨施肥处理后纤维宽度和壁腔比有所提高,但施肥处理降低了纤维长度和长宽比;施肥处理提高了I-69杨边材和心材的纤维素含量,降低了其木素含量和边材1%NaOH抽提物含量,而对苯醇抽提物影响轻微;施肥处理的有无对I-69杨边材各项化学成分影响不显著;对心材化学成分除水分含量之外,其余各项影响也都不显著;不同部位对施肥I-69杨化学成分的影响除聚戊糖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对未施肥I-69杨除1%NaOH抽提物和聚戊糖含量差异外,其余各项成分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