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筛选出低成本、高效益的羊肚菌外源营养袋配方,试验用小麦分别与本地特色农林废弃物羊粪、稻壳、枸杞枝屑、玉米芯等混合制成4种外源营养袋,以市售营养袋为对照(CK),研究不同配方对羊肚菌子实体形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枸杞枝屑(G)的处理中新鲜羊肚菌子实体、菌盖、菌柄的质量,子实体总长度、菌盖长度、菌盖底部直径和菌盖壁厚均大于其他处理,但产量和收入显著低于对照;小麦+羊粪(F)处理中羊肚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产投比为3.52,纯收入为908 123.7元/hm2,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南州迭部县的野生羊肚菌分离得到的栽培种菌种为试验材料,主要以单因素变量法设计试验处理,通过测定被标记羊肚菌的菌盖长、菌盖周长、菌柄长、菌柄周长和产量及羊肚菌的灰分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来研究4种培养料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配方1,即在添加了羊肚菌基脚土的配方料中,羊肚菌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其余培养料配方培养的种,羊肚菌品质依次下降。结论:栽培种培养料配方1羊肚菌生长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ey Relation Analysis,GRA)对花菇品质和9个环境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确定影响花菇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后,以花菇子实体4个形态特征指标(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和子实体高度)为因变量,以花菇棚内4个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有效积温的花菇子实体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花菇品质与棚内的湿差、温差、光照强度的关联度最大;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子实体高度与有效积温间分别符合Gauss模型、Cubisc Ratio模型、韦布尔函数模型和逻辑斯蒂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可为花菇的工厂化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数据,通过对花菇不同时期的表型特征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产量并增加生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粗柄羊肚菌蛋白质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粗柄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Vent.)Pers]~[1]的菌盖、菌柄及液体培养菌丝中的可溶性蛋日组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其电泳带颜色也较深,菌盖次之.菌柄居第三位;但电泳条带菌柄最多,菌盖次之、菌丝最少.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表明,菌丝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鲜味氨基酸以菌盖中最高,尤其是谷氨酸含量明显高出苗炳和菌丝,而甜味氨基酸则三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陈影  唐杰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王勇 《园艺学报》2017,44(9):1831-1832
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5号’是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采集到野生羊肚菌菌株中选育出的。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方式。子实体菌盖褐色至深褐色,菌盖呈圆锥形,菌盖棱纹密度中等,菌柄黄白色。适宜在四川和气候相似地区栽培。在成都平原地区从播种到采收95~110 d,鲜菇产量为2.7 t·hm~(-2)。  相似文献   

6.
茶新菇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新菇又名柳环菌,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食味鲜美,口感脆嫩,香味浓郁,质地细嫩,是一种可取代金针菇、平菇的新型食用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柄长12—13cm,直径0.3—1cm,菌柄上有褐色绒毛,菌环白色,菌盖直径5—15cm,表面光滑,半球形,老熟后平展,最后边缘开裂上卷,盖面褐色,菌肉白色。菌褶初期白色,老熟后咖啡色,孢子印锈褐色。2.生活条件:(1)营养源:菌丝分解纤维素能力强于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在培养  相似文献   

7.
大球盖菇的特性及栽培技术初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e)又称邹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褐色球盖菇,隶属球盖菇科。1992年由美国人发现和命名,其味道清香,口感好,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及维生素,其中维生素PP的含量是甘蓝、西红柿、黄瓜的十倍,并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疏解精神疲劳等功效。1995年始,我们对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菌盖圆形、中突、红褐色,初时淡黄色、棕色,成熟后变深,直径3~12cm,菌柄圆柱形,灰白色,中实,菌柄与菌盖为中生,菌褶与菌柄着生形式为直生,孢子椭圆形,孢子印黑褐色,菌环明显。 1.2 生活条件 大球盖菇系草腐菌,对环境的要求与其它草腐菌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1.2.1 基质 菌丝体生长在PDA,或制成麦粒菌种,  相似文献   

8.
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9.
粗柄羊肚菌蛋白南及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粗柄羊肚菌的菌盖,菌柄及液体培养菌丝中的可溶性蛋白组分及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其电泳带颜色也较深,菌盖次之,菌柄居第三位,但电泳条带菌柄最多,菌盖次之,菌线最少。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表明,菌丝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鲜味氨基酸以菌盖中最高,尤其是谷氨酸含量明显高出菌柄和菌丝,而甜味甜基酸则三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子实体个体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多脂鳞伞原基初期卵球形,菌丝交织、致密;原基伸长生长,外部交织菌丝变稀疏,边缘形成一层染色呈黄褐色的菌丝,菌丝膨大,平行排列或凝结呈菌丝束,形成外菌幕.外菌幕菌丝在上部最为发达,形成菌盖菌幕,此时菌盖开始分化.同时原基下部边缘菌丝平行排列并垂直生长,菌柄开始分化.在菌盖、菌柄和子实层原基交接处出现菌丝稀疏区,菌褶腔在这一区域形成.由于半包膜的存在,菌环上无鳞片.菌盖菌幕与菌盖皮层相区分,而菌柄菌幕与菌柄皮层形态一致,只是菌柄菌幕菌丝继续保持向外生长特性.多脂鳞伞属于半被果型中的双菌幕发育型,发育顺序表明是菌盖菌柄发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