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1981年,我国仅据18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农田鼠害发生面积达1亿亩;1982年为3亿亩,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我们在进行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及防病灭鼠工作中,对农田害鼠的种类及常见种种群数量、季节变动问题作了调查,并注意收集和调查了农田鼠害事例,归纳整理报道如下:一、我省农田鼠害几个事例农田鼠类以植物的绿色部分及种子为主要食物。春季刨食播下的种子,夏季啃咬田苗及作物的茎秆,秋季盗食果实,这是对农田为害的一般特点。不同鼠种因其生活习性不同,其为害情况也不一致。我们调查了几个典型鼠害事例。  相似文献   

5.
对西吉县农田害鼠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县不同生态区域的农田害鼠发生种类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达乌尔黄鼠和鼠兔为优势种。在年周期内,害鼠的发生总体上呈现4-6月和9月两个高峰期。分析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天敌因素对害鼠种群消长的影响,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试用沈阳农药厂生产的丰收牌磷化铝片剂,熏蒸防治农田害鼠获得成功。1984年防治面积15万亩,灭鼠2万多只,挽回粮食30多万斤。施药方法:先掏净洞口干土,将一片磷化铝(3.3克)投入洞内,然后用土  相似文献   

7.
8.
9.
农田害鼠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用0.5%溴敌隆液剂防治农田害鼠,结果表明,该药剂适口性好,灭鼠效果较敌鼠钠盐高。每hm^2用0.005%溴敌隆毒饵3.75-4.5kg,对农田害鼠的相对灭鼠率达86.4%,对照药剂敌鼠钠盐则为49.5%。  相似文献   

12.
农田害鼠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 ,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农田害鼠渐趋严重。老鼠不但取食种子 ,咬啃青苗 ,造成缺苗断垄 ,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 ,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 ,同时破坏田间环境 ,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我县常年受害面积二十五万亩以上 ,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45 %左右 ,年损失粮食数百万千克。加之龙陵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复杂 ,有利于害鼠的生育繁殖 ,据调查 ,我县平均每亩农田有鼠类10.54只 ,超过防治指标3%夹次的4.51倍。一、农田害鼠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1.主要害鼠种类。调查表明 :我县主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丽江市农田鼠害的危害情况,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近年,由于受气候、耕作、栽培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害鼠猖獗.老鼠不但取食种子,咬啮青苗,造成缺苗断垄,而且对即将成熟或已成熟的作物取食、盗藏、破坏,使粮食丰产不能丰收;同时破坏田间环境,给耕作及灌溉造成极大不便,已成为农业生产和田间试验的一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在蕉城区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洋中镇组织开展了农田统一投药毒鼠工作,共使用麟敌鼠钠2(500毫升)52瓶,拌毒谷约3600公斤,统一集中毒鼠,使农田鼠害大为减轻,多种作物增收,农民群众拍手称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农田害鼠最佳防治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季是农田灭鼠的最佳时期,毒杀效果高达90%以上,持效期长(10个月),回升速度慢,经济效益高。采用模糊规划原理对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的结果也与上述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存粮,给老鼠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生态环境变化,鼠类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等原因,致使农田害鼠数量猛增,有些地方农田害鼠的危害程度已超过农作物病虫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年发生鼠害面积达2800万亩左右。1982年全省因鼠害损失粮食10亿公斤。1983年虽经积极防除鼠害,粮食损失仍达6.5亿公斤。为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鼠害,我们在全省三十二个县比较系统地开展了鼠情观察、测报和防除试验示范。初步摸清我省农田害鼠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农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甘肃省陇南、陇东、中部和河西等4个自然区调查到农田害鼠28种,分属啮齿目和兔形目,其中仓鼠科12种,鼠科7种,松鼠科和鼠兔科各3种,兔科2种,跳鼠科1种。通过对5种主要害鼠发生规律的研究及大田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黑线姬鼠、长爪沙鼠、黑线仓鼠和大仓鼠及达乌尔黄鼠适宜表效洞投饵法,防治适期在陇南、陇东、中部和河西地区分别为11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中旬和4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