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伟 《山东农机》2004,(3):13-13,17
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蚕蚀耕地。为充分接纳天然降水,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减轻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保护农田土壤和生态环境,实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通过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来增加作物产量 ,从而提高旱地农业的综合实力 ,并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原理是在尽量不翻转土壤的情况下播种施肥 ,免耕、少耕 ,保持尽可能多的茎叶残茬覆盖地表 ,从而达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清水河县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为主 ,全县90 %的耕地是旱坡地。旱作农业又称雨养农业 ,天然降水是农田需水的唯一来源。如何合理的利用好天然降水 ,使秋雨春用是提高旱地农业产量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大力发展“1 2 4”集雨节水工程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3.
旱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被称为世界农业的一次革命,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机新技术:它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将土壤蓄水量从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作物产量成倍增加?其核心内容是:以机械化措施为龙头,在尽可能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播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属典型的内陆半干旱区 ,气候干旱 ,水资源匮乏 ,土壤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 ,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全省耕地 36 9万hm2 ,其中旱地2 6 5万hm2 ,占 72 % ,而粮食产量仅占全省的30 %。要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由于条件制约 ,不可能采用增加水浇地的办法来解决 ,只能把着眼点放在有很大增产潜力的大面积旱地上。山西省多年来推广的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 ,为此提供了成功的经验。1 造成干旱的真正原因科学研究表明 ,造成干旱的真正原因 ,大都并非是缺乏天然降水所造成的 ,而是不能科学、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所使然。有关科学试验证明 :较高…  相似文献   

5.
土壤相对湿度是表征农业旱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有助于准确预报农业干旱状况。利用1994-2013年郑州市逐旬土壤相对湿度和逐月降水、气温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郑州市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初步探明了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近20年土壤相对湿度呈逐年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年0.44%;10、20、5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最大的年份分别为2006、1996、1996年,最小的年份分别为2010、2008、1995年,土壤相对湿度呈逐年减小趋势,减小速率分别为每年0.29%、0.48%、0.13%;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且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强;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的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与气温的相关性则逐渐减弱;0~2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较其他层次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最密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三江平原水土流失现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每年约有7.5×106t土壤从陆地上流失。由于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水土流失率是土壤再生速度的13~14倍。大部分农田的水土流失率高达13~40t/hm2·年。风雨冲蚀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壤其流失尤为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质、物种多样性和可耕种土壤厚度下降,导致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在分析了三江平原的特点、水土流失现状及土壤退化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针对三江平原水土退化的几点防治措施及其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川中丘陵区是四川省粮、棉、油的主产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土流失特点及其规律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被称为世界农业的一次革命,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机新技术。它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将土壤蓄水量从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作物产量成倍增加。其核心内容是:以机械化措施为龙头,在尽可能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播种、施肥,尽可能多地保持茎叶残茬覆盖地表,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和防治虫害,生物、农机、农艺相配套,从而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1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主要区别:一是土壤不经翻耕;二是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在土壤…  相似文献   

9.
脆弱生态约束下贵州岩溶山区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山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条件差、水平低,发展可持续农业既是贵州特殊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兴黔富农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束缚着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和人为因素等4个方面。从土地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果园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也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果园覆盖具有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平衡酸碱度和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正效应,但同时也会产生水肥竞争、病虫害增加和烂根发病率提高等负效应。快速提升有机质、增厚熟化土壤、利用农业废弃物控制面源污染和保护环境等将是今后果园覆盖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