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在分析了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部作用子系统和外部作用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研究了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阐述.了市场利益驱动机制、竞争与协作机制、政府引导与支持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和信息互动机制共同组成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以推动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狄蓉 《甘肃农业》2020,(3):82-85
当前我国正从"供给侧改革"深入至"金融供给侧改革",从金融"做减法"到结构性"有增有减"。在此过程中,金融供给转变缓慢,滞后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民营、小微企业、新兴产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本文主要针对制约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对甘肃省新兴产业创新水平以及产业效率水平两个方面的测度,分析评估金融支持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率,深入剖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因素,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两个角度,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促进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江西省种业竞争力,近日,江西省科技厅在南昌组织召开了"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暨江西水稻种业技术创新战  相似文献   

4.
农业不仅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公益性产业,从而决定了其价值大小不能充分地体现价格的高低,保安全的粮食及其重要农产品尤其如此。湖南农业发展成效显著,但大而不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缺乏战略引擎,借鉴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台湾地区把“精致农业”纳入六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的成功经验,从农业新兴产业中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迫在眉睫。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高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农业强省等方面客观分析了湖南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系统阐述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五大基本特征及五大产业遴选原则,从产业链的角度科学遴选生物农业、智慧农业、创意休闲农业作为湖南的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其发展趋势,系统阐述了三大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发展方向与重点。最后,从做好顶层规划设计是前提、强化科技引领是重点、推动政策落地是基础、完善资金筹措渠道是保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抓手等五大方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盐城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但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着科技创新的总体水平偏低、研发投入强度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和领军型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创新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新农业》2011,(1)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中国经济转型国务院2010年10月18日发文公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2015年,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  相似文献   

7.
资讯浏览     
<正>【政策】我国将加快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一)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协同创新视角去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问题,进行了文献述评,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形成路径理论,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科技部的指导下,云南科技工作以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为核心,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为主要任务,配置科技资源;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重要抓手,加快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增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10.
<正>科技部负责人日前在海南博鳌举行的"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说,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科技界的神圣使命,生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将从加强产学研结合等三方面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产业创新集群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和对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文章结合云南实际,从全新的视角提出"基于科技产业创新集群的云南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探索培育提升云南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路径与有效对策,加快实现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云南魔芋资源优势、魔芋产业发展的区位和基础优势以及科技支撑优势;指出了云南魔芋产业在基础设施、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不足;分析了云南魔芋产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挑战和政策扶持机遇。提出了加强宏观协调指导、人才队伍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和强化科技创新等发展策略。这对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魔芋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作物新品种的引进、栽培模式的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回顾了西吉县农业科技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效。按照创新科技发展的思路,从发展节水农业、支撑特色优势产业、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手段现代化、培训体系网络化、服务队伍扩大化等方面提出了西吉县农业科技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学农技推广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任务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需求进行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学农技推广模式的内涵,基于对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研分析,探索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大学+产业园+农户"新模式,并从制定政策措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宣传普及农业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会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会宁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指出会宁县马铃薯产业中存在着品种混杂、增产普及率低、脱毒种薯应用规模过小、缺乏“龙头”企业组织带动作用、服务体系薄弱、中介组织短缺等问题。认为应推广马铃薯的栽培增产技术,建立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重点培养“龙头”加工企业,改善马铃薯产业的投资结构,建立马铃薯系列化服务体系,发展订单农业和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建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村科技信息化的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基于J2EE与XML组合的软件开发技术,构建了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同时建立了高效的应用示范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种数据库类型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农业信息远程服务平台建设、作物远程诊断服务系统集成应用、农村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的设计、"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等。系统信息量大、知识全面、图文声型并茂,能多角度、全方位满足福建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木薯优势区域概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划分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等4个木薯产业优势区,并对各优势区的自然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目标等作了概述;提出加强木薯产业政策指导、加快完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木薯研发推广体系、建立全国和地区性木薯产业协会、培育龙头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各木薯优势区域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蔡世忠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13-16,23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文章阐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对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工业等实现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文章探讨了云南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优势: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形成了典型的山区小气候多样化气候特点和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以及地理区位、市场容量和政策服务等优势。提出了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与宣传引导相结合、强化和依靠科技、强化“云南”这个大品牌建设是进一步发展云南无公害蔬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以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并使之更好地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服务.[方法]在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广西县(市)科技工作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分析当前广西县(市)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广西县市科技进步的建议.[结果]广西县(市)科技工作推动了县(市)科技进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促进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增强了县域科技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做法包括加强科技兴县(市)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并拓展县(市)自身科技服务能力、营造基层科技进步工作环境等.但仍存在科技投入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和队伍不够稳定、地级市通过考核率较低、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尚未完全到位、县(市)参加科技进步考核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广西县(市)科技进步工作可从着力提升科技促进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能力和县(市)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进一步提升县(市)科技管理能力以及强化组织管理、加大支持投入、加强宣传、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