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引种优良笋用竹出退笋及其产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笋用竹的最适生境,通过采用不同生境的梯度试验,不同海拔不同竹种笋期(包括)形态特征,出退笋,竹笋-幼竹生长,笋体重量)连续定株观测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桐梓县引种的优良笋用竹各竹种的出退笋,竹笋-幼竹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及初产估算,结果表明,3个引种点,4个主要竹种的笋期逐年趋向于与原产地相一致,反映出各竹种已逐渐适应而顺利生长,同一竹种不同海拔的笋期 海拔升高而推迟,退笋主要出现在发笋盛期与末期,由于平均每穴发笋的增长率以及每支鲜笋重量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竹种,不同海拔之间的产量有差异,经测算,各竹种郁痫 后的平均产量可达200kg.667m^-1,其中早竹可达300kg667m^-2。  相似文献   

2.
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林竹连鞭,鞭生笋,笋成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不断发展。因此,合理留笋养竹是发展毛竹生长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欧洲芦笋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芦笋标准最早于1962年由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制定发布,1996年和1999年进行修订。欧盟目前也采用该芦笋标准。现将UN/ECE FFV—04文件规定的芦笋标准概述如下: 该标准适用于鲜食芦笋嫩茎,加工用芦笋除外。芦笋嫩  相似文献   

4.
当前正是春笋出土的季节,有经验的竹农总结出“四看一捏”的方法,在清明至立夏期间识别退笋,不仅确保了正常竹笋的成竹,还可以及时采挖退笋以供加工和食用。他们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峨眉山市川主乡农民为使来年苦竹笋质量好,产量高,抓住冬季管笋好时节,精心管理苦竹笋.  相似文献   

6.
7.
峨眉山盛产的苦竹笋肉质肥厚,白嫩香脆,回味甘甜,营养丰富。专家测定表明,苦竹笋含糖2%~4%、脂肪类2%~3%、蛋白质2.5%~3%、氨基酸16种以上,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暑、预防结肠癌等功效。目前,苦竹笋市场售价稳定,每公斤带壳鲜笋4~6元。苦竹笋饱了城里人口福,满了竹乡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农民郑云,2005年的冬天,在市场上以每公斤3元的价格收购冬笋2500公斤。经窖藏保鲜至春节期间,冬笋价格骤涨至每公斤7~8元,且产品供不应求。一个冬天下来.仅此一项就获利7000余元。由此可见,冬笋保鲜获利多。其保鲜主要有如下五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原料采收的要求嫩笋生长到24~28厘米即可采收。采收时所用的采笋弯刀要锋利,采收时尽可能不沾带泥沙,不损伤嫩笋。要求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采笋时最好将采下的畸形笋、细小笋、弯曲笋等分开。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不同竹丛结构的相对生长速率、出笋数、退笋数、出笋数,退笋数、相对生长速率和笋重的规律,结果表明,1类竹丛是最佳的竹丛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不同笋玉米品种在春播情况下,单株采笋数为2.4—3.0个,折合亩采笋数18000—22500个;在夏播情况下,单株采笋数为1.98—2.96个,折合亩采笋数14850—22200个,其中以笋玉1号的采笋量最多,单株采笋为3个,且其生育期适中,外观品质较佳。同时对种植笋玉米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白笋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笋农的经济收入。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劣质白笋(变色、空心、开裂、弯曲等)越来越多,使一些笋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如何提高白笋的质量成为笋农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劣质笋的栽培预防建议: 1 变色(红头笋) 当嫩茎和笋尖受到阳光照射后或在笋未长出地面前,遇到高温、干旱时易变紫,笋质降低。 1.1 预防措施:在春季培土做垄时,务必将土拍细、拍实,  相似文献   

13.
徐昌棠 《新农村》2006,(9):14-14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是浙江省宁波市竹区重点推广的四季竹种。雷竹园覆盖是运用地面覆盖增温材料和塑料大棚提高土壤和地面温度,使其提早出笋,增加竹笋产量和效益的技术。采用此项技术可将出笋时间从常规的3月中旬提前至春节前,提早出笋40~45天  相似文献   

14.
干菜笋是浙东余姚、慈溪等地的传统特产,原料取用当地杭州湾南岸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出产的雪里蕻菜和四明山区出产的毛竹笋,经腌制、晾晒和调配而成。当地民间历来就有腌制和加工干菜笋的传统习惯,每当雪里蕻菜收割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准备缸甏和晒具,进行腌制加工。产品除供家庭  相似文献   

15.
不同笋用竹种笋期生长规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乡土笋用竹种在杭州市余杭区的种植表现,2016—2017年引种花秆早竹、白哺鸡竹、石竹(又称灰竹)、黄甜竹、细叶早竹、黄槽刚竹、红哺鸡竹与高节竹8个乡土笋用竹种进行品比试验,调查出笋时间、出笋数量、成竹数量、新竹与母竹胸径等数据。结果表明,黄槽刚竹出笋时间较晚,可作早竹出笋的后续补充;白哺鸡竹与黄甜竹竹笋鲜食品质较佳,可作为优良笋用竹种进一步试种、推广;各乡土笋用竹种均可在2~3 a完成郁闭成林,投入生产使用早。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6,(8):157-158
从林地选择、精细整地、母竹挖掘和运输种植、幼林管理、护竹留笋、成林培育、合理挖笋、适当砍伐等方面介绍楠竹笋用林培育技术,以期对楠竹笋用林产业科学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根据杭州市临安区1989—2016年覆盖笋和自然笋产量、产值及气象站点的月降水量数据,研究临安区雷竹笋产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市临安区28 a平均年降雨量和降雪量分别为1 506.0、12.0 mm,夏季降雨量占全年的42.4%,冬季降雨仅占15.0%。覆盖笋和自然笋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78、7.61 t·hm-2,平均产值分别为12.07万、1.34万元·hm-2。雷竹覆盖笋单位面积产量与秋季、9月降水量(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自然笋单位面积产量与6月降水量(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自然笋单位面积产值与年降雪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