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0号徐纪嘉,何林池,张一琳,严春阳,刘水东(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5641)苏棉10号(原名南通6588)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盐棉48×20-9组合(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配制)中选得优良单株,经连续选择育成。1992~1...  相似文献   

2.
苏棉1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89年用苏棉3号作为母本,本站品系87-40 5作为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代连续单株选育于1996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9~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抗病棉区域试验,2 0 0 1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苏棉 19号 (原名新洋 911)是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于 1989年用苏棉 3号作母本 ,该站棉花品系 87- 40 5作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 ,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年连续单株选择 ,于 1996年育成。 1999~ 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品种中间试验 ,2 0 0 2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  相似文献   

4.
"苏棉19号"(原名"新洋911")系新洋试验站采用"苏棉3号"/"87-405"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集高产、早熟、优质、抗病于一体,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苏棉14号(原名徐州203)是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苏棉5号/徐141//中棉所19为组合新近培育的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1989年单交,1990年复交,经南繁加代,扩大群体,通过单株初选、复选、决选,于1993年育成,1999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苏棉14号1995~1996年参加徐州市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皮棉产量比对照泗棉3号原种增产20.0%。1996~1997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皮棉96.12kg,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5.3…  相似文献   

6.
审定编号苏审棉200506来源与类型原名“新洋822”,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一代种,由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以苏棉9号/苏棉12号//荆96273为母本,GK22为父本配组,于1998年育成。适应范围适宜我省(除徐州地区)黄萎病轻病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采用HSC法对苏棉13号在1996-1997年江苏省早熟抗病棉品种区域试验多点鉴定平均结果进行分析,表明苏棉13号是一个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同时提出苏棉13号关键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苏棉1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89年用苏棉3号作为母本,本站品系87~405作为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代连续单株选育于1996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棉花高产新品种苏棉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棉16 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符合纺工要求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1996 ~1997 年江苏省区试和1998 年生产试验中,其亩产皮棉分别为10447kg 和9171kg ,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451 % 和1149 % ,均列第一位。在1997 ~1998 年全国抗病棉区试中,苏棉16 号两年平均亩产皮棉8524kg ,比对照中棉12 增产2366 % ,列第一位,已进入1999 年全国抗病棉生产试验。苏棉16 号的纤维25 % 跨距长度2828m m ,比强度2077g/tex ,麦克隆值454 。枯萎病病指495 ,属高抗枯萎病类型。单铃重507g 。大样衣分率4473 % ,籽指921g 。  相似文献   

10.
苏棉12号(原太193)由江苏太仓市棉花原种场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苏棉12号1993年引进我市试种,1993~1995年3年平均亩产皮棉97.84kg,比泗棉三号增产13.3%。1994~1995年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种区试,平均皮棉产量95.13kg,比泗棉三号增3.7%。达权显著水准。2主要特征特性苏棉12属中熟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38d左右,霜前花率87.52%。出苗健壮而整齐,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果节较短,叶色深。茎秆较粗,抗倒性好,对高湿、干旱和水渍,有较强的适应性。棉铃较大,单铃重5.1g左右…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研究了棉花品种各性状的综合优劣程度,结果表明,综合隶属试大小依次为泗棉3号〉浙102〉苏棉4号〉中棉所〉苏棉6号〉中棉所12,为棉花品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棉1号试种表现及栽培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都县棉区自1980年发生枯萎病以来,病区不断增加,病情不断增重,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得。1987年我们引进抗病棉苏棉1号与盐棉48、泗棉2号进行比较试验,1988年在病情最重的华阳、黄思、周西等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苏棉1号抗病性,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较突出,可在当地推广。 一、抗病性比较 苏棉1号高抗枯萎病。在供试品种中,  相似文献   

13.
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5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苏棉15号(原名盐118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选用冀合328×泗棉2号作母本,5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筛选鉴定,选择抗性较好的单株进入杂种圃、选种圃、株行圃,又通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于1991年得到株行1186,后...  相似文献   

14.
兴化市于1987年引进苏棉1号进行试验示范种植.1989年将苏棉1号确定为兴化市抗病棉推广品种,已累计推广26万亩,占抗病棉面积的82%.4年来种植苏棉1号百亩丰产方11个,累计面积1320亩,平均亩产101kg.1991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昌荣镇瞿沈村9组105亩丰产方(均为大麦后棉)仍然获得107.3kg/亩的好收成.经几年试验示范,形成了苏棉1号亩产100kg栽培模式.苏棉1号亩产皮棉100kg产量结构为:密度3200~3400株,单株成铃19~21个,亩总铃6.8~7万个,单铃重4~4.2g,衣分36~37%.主要栽培技术路线是:培育大壮苗,深沟高垄,增加密度,早促早发,防病治虫.  相似文献   

15.
苏棉24号(原名盐杂1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11186与泗棉3号选系配组选育的杂交棉,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生物学特性1.1早熟性苏棉24号生育期142d,10月31日前收花率达88.34%,与对照泗棉3号相当。1.2生长发育与结铃性苏棉24号出苗较  相似文献   

16.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8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太仓市棉花原种场215400)苏棉8号(原太88-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为母本,86-1为父本杂交,对后代作连续单株选择,于1988年育成。1995年4月由江...  相似文献   

17.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苏棉12号刘正銮姜维臣苏锦其张惠英(太仓市棉花原种场215411)苏棉12号(原名太193)系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以(8004×冀合328)F1×9101杂交于1990年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盐杂2号(原名新洋83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花新品种。2003~2005年经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鉴定及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早熟、抗病、抗逆、优质等特点。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9.
刘水东  徐纪嘉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22-322,324
苏棉10号经1992~1993年江苏省抗枯萎病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多点鉴定,2a平均皮棉产量为1120kg/ha,名列首位,比对照品种盐棉48增产18.27%。1994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产量为1630kg/ha,比对照品种盐棉48、泗棉3号分别增产22.40%和8.20%。经稳定性分析,苏棉10号是一个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苏棉23号是徐州市种子站培育的棉花杂交新品种。2001~2003年连续3年参加江苏省杂种棉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超标优势。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苏棉23号。2003~2005年连续3年在丰县组织该品种的品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就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作一全面介绍。1苏棉23号产量表现2003~2004年连续两年在丰县组织生产试验,以泗棉3号为对照,苏棉23号两年平均籽棉产量3264.9 kg/hm2,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15.4%。皮棉产量1 386.3 kg/hm2,较对照增产9.1%。单株成铃2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