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水貂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毛皮可出口创汇.自1956年我国开始饲养水貂的30多年来,多数貂场都有自咬症发生,发病率在5%左右.近年来,有的貂场自咬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个别貂场种貂自咬症发病率达2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都没有特异的防治方法.我们于1992年春、秋季和1993年春季在辽宁省某貂场采用二流基丙磺酸钠(Dimercaptopropanesulfonate SodiumDMPS)注射液给自咬症病貂肌肉注射,治疗病貂221例,自咬症状消失率为87.3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貂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所引起的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此病在我国养貂场曾多次发生,引起水貂大批死亡,对养貂事业的发展威胁较大。目前在我国对水貂巴氏杆菌病免疫的研  相似文献   

3.
<正> 水貂阿留申病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对水貂危害最大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养貂国家,我国养貂场、户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该病流行面广,发病率高,使繁殖率下降,给水貂饲养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黄骅县饲养水貂有20余年的历史,饲养量居全国各县前列.近几年来,水貂阿留申病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大型貂场发病比较严重,有的场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为了今后广泛地开展水貂阿留  相似文献   

4.
许多养貂场,养貂户,都发现水貂自咬现象,有的咬坏左右腹部,有的咬破尾根尾尖,不仅影响毛皮质量,而且影响母貂的正常繁殖,重者可引起死亡。我们经多年实践证明,合理采用下列中西医疗法对防治水貂自咬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水貂自咬病广泛流行于各养貂场,发病率较高,不仅导致毛皮质量降低,还严重影响母貂正常繁殖。目前,关于引起自咬病的原因其说不一,临床上虽采用多种方法探索性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从1980年10月开始,我们通过对本所及洛阳地区部份貂场49只病貂的试验观察,发现患自咬病水貂的肛门囊(骚腺)不是全部阻塞就是一侧阻塞,阻塞率为100%。肛门囊的堵塞与病貂的类型、性别及患病程度无关(表1)。  相似文献   

6.
<正> 水貂自咬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貂场。病貂以兴奋性增高,极度不安,狂暴地追咬尾部、脚爪、机体后躯,呈旋转式的园周运动为主要特征。严重者咬掉尾部皮毛,肌肉、尾骨裸露,鲜血淋漓,甚至咬破后腹,肠管脱出,感染致死。目前病因尚未查明。我们于1978年在宝鸡县虢镇水貂场和户县水貂场对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验。一、水貂自咬病的发病规律(一)自咬病的发生与色型、性别和季节的关系:从表1可以看出,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水貂自咬病与色型、性别和季节有  相似文献   

7.
水貂自咬病是养貂生产巾的常发病,轻者咬坏皮毛,使貂皮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重者影响正常繁殖,并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 自咬病是水貂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养貂场。病的特征是患貂呈现定期性兴奋,啃咬自体的一定部位。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降等,还可使母貂空怀,产仔母貂咬伤或踩死仔貂,影响水貂正常繁殖;重者因反复发作,撕裂肌肉继发感染,常因体质衰竭和败血症而死亡。病因尚未确定,部分学者  相似文献   

9.
水貂自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发病,轻者咬坏皮毛,使貂皮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重者影响正常繁殖,并可导致死亡。 水貂自咬病是异食癖的一种,是比较复杂的代谢病。在家庭饲养条件下,饲料中动物性饲料不足,植物性饲料(特别粗饲料)比例过大,往往引起胃肠分  相似文献   

10.
水貂黄脂肪病是一种营养性疾病,多在炎热季节里发生,在育成期对体形大、营养良好的幼貂危害极大,我场1976年曾因此病死亡近200只。由于此病潜在,还能造成母貂不孕、流产、少产或死胎、烂胎,也能导致公貂不能参加配种。病愈水貂的皮板上存在斑点,影响毛皮质量。现根据我场的生产实践,谈谈我们对黄脂肪病的认识及防治方法,供兄弟养貂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水貂自咬病的发病原因,本文对自咬病发病和未发病标准水貂的脑、肝和肾中13种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发病水貂和未发病貂脑、肝和肾中铜和钙的含量不同,发病貂脑中铜含量较高,而钙含量却较低;发病貂肝和肾中铜、钙含量高于未发病貂。  相似文献   

12.
自咬病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国内外各养貂场。病貂呈现定期兴奋,啃咬自体一定部位的症状。轻者咬伤皮毛,使皮张降等;重者使母貂空怀或咬死、踩伤仔貂,影响正常繁殖;反复发作,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体质衰竭,最终引发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本病病因目前尚未确定,有人认为本病与营养有关;也有人主张病因为过滤性病毒;近年来,苏联学者提出本病与应激因素有关。我们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认为:自咬病主要由多种应激因素引起。因此,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部分貂场和养貂户经常反映水貂产仔量降低,出现死胎和流产情况。病理剖检可见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成年水貂常伴发免疫机能异常,仔貂出现严重肺炎,根据以上描述初步诊断为貂阿留申病。本病是养貂生产中的常见病,其影响貂群的繁殖力,给养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病学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传染性疾病,表现为浆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持续性病毒血症。病原为阿留  相似文献   

14.
水貂是一种珍贵毛皮兽,貂皮已成为国际裘皮市场的畅销商品,发展养貂实是富国利民的一项生财之道。近年来,我省养貂专业户和公办貂场应运而生,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经济效益连年上升。但是,我们应切实加强貂病的防治工作,尤其对几种主要传染病不容忽视,如水貂病毒性肠炎、貂瘟(即水貂的犬瘟热)、水貂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同一貂场的自咬症发病貂和临床健康水貂的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均高于临床健康组貂相应脏器的水残留量(p<0.01).  相似文献   

16.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特异性防治问题。特异性防治问题的关键是查明...  相似文献   

17.
阿留申病是水貂的一种慢性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给养貂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是水貂的三大传染病之一,本病至今缺乏特异性防治方法。自1972年以来,国际上已普遍推广使用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P)逐年检测貂群,早期检出病貂,严格淘汰,保留阴性健康貂,用作繁殖。这是目前世界上控制和净化阿留申病的唯一有效手段。我国是世界上中低档貂皮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全国现养有水貂约300—400万只左右。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引进5000—8000头种貂。但是,我国对于水貂阿留申病的检疫手段十分落后。在口岸检疫上,至今仍沿袭非特异性的碘凝集反应,使许多阳性病貂漏检,不断流入国内,以至国内各貂场阿留申病流行情况十分严重,这是我同貂业生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水貂阿留申病在世界养貂国家广泛流行,我国疫情也很严重。为了摸清我省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状况,以便采取净化措施,尽快建立无阿留申病的貂场。我们于1988年10月在舟山市和温州市对4个貂场和6户专业户做了对流免疫电泳检查,共检查种貂2561只,检出阳性貂1412只,阳性率为55.13%,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强  郭绍聪 《当代畜牧》2006,(12):40-41
<正>为了有效地控制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生,保护养貂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仔貂的产仔和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2005年1月10日-2005年10月10日,用对流电泳免疫法对长江路街道办事处高家台养貂场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病的检测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 珠海特区香洲水貂场水貂最近发病,病死貂日渐增多,疫情日趋严重。经对该场547只水貂反复进行临床检查,剖检病貂十一只,采取病貂的肝、脾、淋巴结、脑、血液进行镜检、细菌培养、动物试验、流行病学检查,诊断结果为水貂犬瘟热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治经过分述如后。一、流行病学调查香洲水貂场自建场以来,有养狗守门、看貂的习惯。每当水貂逃离笼外,狗就帮助寻找、追赶。开始曾有二条狗发病死亡,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