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苗木在盐分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设计不同土壤盐分浓度处理,分析其出苗率、光合指标及幼苗器官中的Na+/K+;并引入熵权系数评价模型,对不同苗木的耐盐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叶裂漆在高盐分条件下的出苗率与净光合速率等指标降幅相对较小,器官中Na+/K+变化不大;复叶槭、茶条槭受盐分胁迫影响,出苗率与主要光合指标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复叶槭根的Na+/K+值在高盐分条件下骤然上升;从熵权系数评价模型计算结果来看,三叶裂漆的熵权系数评价值最大,达到0.966,为本研究中耐盐能力最强的树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薯的耐盐机理。[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100 mmol/LNaCl处理耐盐性不同的2个甘薯品种徐25-2(耐盐品种)和胜利百号(盐敏感品种),培养20 d后以火焰光度计测定根、茎、叶中的Na+含量、Na+/K+比值,并测不同品种的根、茎、叶的干重、鲜重。[结果]盐胁迫下,2个甘薯品种的生长均受抑制,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变少、根系稀少、根叶干物质减少,但是徐25-2幼苗受抑制程度较轻;此外,2个甘薯品种不同器官(根、茎、叶)的Na+含量及Na+/K+比值都增加,耐盐性强的徐25-2的Na+含量在根、茎和叶片中较低,而耐盐性较弱的胜利百号幼苗茎、叶Na+含量较高,但徐25-2的变化幅度均小于胜利百号。[结论]盐胁迫下叶片较低的Na+含量和Na+/K+比值是甘薯品种耐盐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3种园林植物耐盐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以伍兹氏玫瑰(Rosa woodsiiLindl.)、复叶槭(Acer negundoLinn.)、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三倍体无性系1年生苗木为材料,测定在不同盐浓度(CK、1‰、2‰、4‰、6‰)胁迫下相对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Na+、K+、Ca2+含量变化等8项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3种苗木相对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同时细胞膜透性上升,除侧柏三倍体在低盐胁迫下有一定程度下降,胞间CO2浓度无明显变化。3种苗木各个部位Na+、K+、Ca2+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变化。综上盐胁迫下,伍兹氏玫瑰以K+和Ca2+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复叶槭中K+为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侧柏三倍体依靠Na+在地下部分大量积累,K+、Ca2+含量在地上部分保持稳定以维持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品种"多果多穗茄"及盐敏感品种"九叶茄"和"兰州长茄"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0和150mmol/L)茄子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NaCl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及Na+和K+吸收与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根、茎和叶不同器官中K+、Ca2+和Na+及K+/Na+和Ca2+/Na+探讨了茄子幼苗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茄子幼苗干鲜重,根、茎和叶中K+和Ca2+显著降低,Na+含量显著升高。耐盐品种相对生物量积累高于盐敏感品种,根、茎和叶中K+及K+/Na+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的Ca2+和Ca2+/Na+高于耐盐品种,盐敏感品种通过提高Ca2+的利用率适应盐胁迫环境。NaCl胁迫下,耐盐材料主要通过离子区隔化维持根系中较高的K+和K+/Na+,同时叶片中贮存大量的Na+用以保持根系活力,从而提高茄子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K+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子南瓜(H3)。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变化趋势与NaCl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低,K+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高,K+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19个不同类型南瓜品种,研究了300mmol/L NaCl下,幼苗地上部和根系Na+、K+离子含量、Na+/K+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8d后,不同南瓜品种幼苗Na+含量均明显增加,而K+含量下降,离子平衡被打破.南瓜幼苗体内的Na+含量、地上部的Na+/K+比值的变化反映植物对盐离子和营养元素相对的吸收情况.青栗(Q1)南瓜幼苗根系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明显高于黑蜜南瓜(H2)和黑子南瓜(H3).不同南瓜品种幼苗体内Na+含量、地上部Na+/K+比值变化趋势与NaCl胁迫下不同南瓜品种幼苗的盐害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Q1耐盐性强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低,K+离子含量较高有关;而品种H2和H3对盐敏感与盐胁迫下地上部Na+/K+比值较高,K+离子含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一年生实生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幼苗为实验材料,设置四种组分(中性盐Na Cl、Na2SO4(1:1)、碱性盐Na HCO3、Na2CO3(1:1)、混合盐碱Na Cl、Na2SO4、Na HCO3、Na2CO3(1:1:1:1)和单盐Na Cl和四个浓度梯度(100、200、300、400mmol/L)的盐碱组成来模拟大田的盐碱土,对白刺(N.tangutorum)的耐盐性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刺(N.tangutorum)幼苗可以耐受不超过300mmol/L的四种组分盐碱胁迫,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白刺(N.tangutorum)幼苗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加,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剧,SOD及POD保护酶活性逐渐降低。白刺根、茎、叶中的Na+含量和Na+/K+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上升的趋势,K+含量则逐渐下降,白刺体内根、茎、叶3个部位中Na+、K+含量和Na+/K+大小顺序依次为叶茎根。另外,不同组分盐碱胁迫下,白刺(N.tangutorum)幼苗的生长状态存在差异,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下最早出现植株萎蔫症状,且相对生长量较低,表明白刺(N.tangutorum)对不同组分的盐碱胁迫具有不同的耐盐性,碱对其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mmol/L)和高浓度(240mmol/L)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牛叠肚对碱性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以牛叠肚幼苗为盆栽试材,研究了低浓度(30 mmol/L)和高浓度(240 mmol/L) NaHCO3胁迫处理下,牛叠肚幼苗各器官Na+、K+、Ca2+的积累、运输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经NaHCO3胁迫处理后,牛叠肚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各器官N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茎>根>叶;除30 mmol/L处理根中K+含量略高于对照外,各器官中K+和Ca2+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升高呈不同幅度的下降;各器官中K+/Na+和Ca2+/Na+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叶片中K+/Na+和Ca2+/Na+比值显著高于根、茎中相应比值;茎向叶选择性运输的SK,Na值和SCa,Na值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处理下的根向茎选择性运输SK,Na值和SCa,Na值.牛叠肚幼苗主要通过茎部截留大量Na+以及保持叶部相对较高的K+/Na+和Ca2+/Na+比值来适应碱性盐胁迫.  相似文献   

10.
以8个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 L.)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下种子萌发期发芽表现及其幼苗期生理特征。结果表明:萌发期超级五角耐盐性最强,Y116耐盐性中等,扬大K5、南平黄秋葵、台湾五福、黄羊角、Y112、红五角耐盐性较差。幼苗期随盐胁迫的加重,丙二醛(MDA)含量、N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步增加,K+含量逐渐减少,K+/Na+比值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不同材料变化幅度不同。MDA、K+含量、K+/Na+比值等指标较好地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可以作为黄秋葵幼苗期耐盐评价的鉴定指标,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体内离子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植株的耐盐响应机理。【方法】采用SA叶面喷施法,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SA对菊花根、叶片和叶绿体中Na+、K+、Ca2+、Mg2+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NaCl处理的菊花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Na+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而K+、Ca2+、Mg2+的含量均显著减少。在盐胁迫第10天时,SA+NaCl处理的菊花根系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37.70%、16.44%和20.54%,而Na+含量则减少27.13%。SA+NaCl处理的菊花叶片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56.52%、53.23%和87.53%,而Na+含量则减少53.41%,叶片Pn也增加40.74%。SA+NaCl处理的菊花叶片叶绿体中K+、Ca2+、Mg2+含量与NaC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67.97%、79.40%和89.32%,而Na+含量则减少76.06%。与NaCl处理相比,SA+NaCl处理时,根系、叶片和叶绿体中的SK, Na、SCa, Na和SMg,Na均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Na+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而与K+、Ca2+、Mg2+显著正相关。【结论】盐胁迫下外源SA可以通过调节菊花体内对K+、Ca2+、Mg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缓解盐胁迫对菊花植株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盐渍生境下 1~2 年生 107 和 18-1 杨树为材料,对不同树龄和地径的杨树各营养器官中 Na+、K+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K+在杨树各营养器官中分布不同且差异显著。不同树龄和地径的 107 杨树的根、茎、叶部位的 Na+、K+含量变化都很明显,含NTHK1 的转基因 18-1 杨树根部的 Na+、K+含量基本保持恒定,茎、叶部位的 Na+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茎部的K+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升高,叶片部位的K+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在盐渍生境中种植的含 NTHK1 的转基因18-1 杨树比 107 杨树更加耐盐,可以更好地抵御盐胁迫,维持离子平衡,NTHK1 基因可能是通过增强转基因杨树聚集有害Na+至液泡的能力,以避免细胞质中过高的Na+对细胞造成伤害,从而提高了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刺槐实生苗选择及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种子为试验材料,催芽后播种在不同浓度盐土(0.6‰CK)、1‰、2‰、3‰、4‰、5‰、6‰)中进行耐盐性筛选,对不同盐胁迫下存活苗木个体进行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探索其对盐胁迫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个盐胁迫浓度下,种子出苗30 d后存活率基本稳定,随盐胁迫浓度提高,出苗率逐渐下降,从92%下降到17%;苗木生长量也受到影响,生物量平均值由对照的13.75 g,下降到6‰的5.34 g;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同,其变化范围分别在10.987~5.163μmol/m2.s和0.625~0.166 mmol/m2.s;胞间隙CO2浓度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范围410.6~287.4μL/L和5.698~3.138 mmol/m2.s;细胞相对膜透性由2.42%上升到9.25%;不同器官Na+含量表现为根茎叶,根中N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叶和茎中Na+含量在各个盐处理水平变化不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根、茎、叶中K+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盐胁迫对玉蕊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从离子转运机制角度解析玉蕊的盐胁迫耐受性,为玉蕊的野生种群保护、迁地保育、推广利用及造林的立地选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二年生玉蕊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动潮汐模拟全日潮装置,对玉蕊幼苗设0(CK)、15‰、20‰、25‰、30‰、35‰和40‰共7种盐度胁迫处理,对比分析玉蕊在盐胁迫下根、茎、叶对钙(Ca)、镁(Mg)、铁(Fe)、氯(Cl)、钠(Na)5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转运系数及生长指标与矿质元素吸收的相关性。【结果】低盐度(0~15‰)胁迫下,玉蕊植株生长良好,高盐度(30‰~40‰)胁迫导致玉蕊叶片急剧脱落,生物量下降,严重抑制玉蕊植株的生长发育。盐胁迫使玉蕊体内Na和Cl元素的积累量升高,玉蕊幼苗根部对Ca和Mg元素的吸收量下降,而叶片部位对Ca、Mg和Fe元素的吸收量升高,茎段部位对Ca、Mg和Fe元素的吸收量无明显差异。盐胁迫下玉蕊幼苗对Ca、Mg和Cl元素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0,对Fe元素的转运系数小于1.0,对Na元素的转运系数在盐度为35‰~40‰时大于1.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蕊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元素间均呈负相关,叶片脱落率、根冠比与地上部分各元素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全日潮淹浸6 h/d的环境下,玉蕊幼苗在水体盐度为0~15‰范围内生长良好,在20‰~25‰盐度范围内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而当水体盐度≥30‰时,玉蕊幼苗无法正常生长。其耐盐性主要是通过根系对Na元素的聚积,限制Na元素向茎叶运输,同时增强Ca、Mg、Fe和Cl元素向茎叶的转运来实现。在玉蕊迁地保育过程中,可将盐度作为立地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进行半红树林人工造林时应选择高潮位、中低盐度区域种植玉蕊。  相似文献   

15.
以2种鹅耳枥属植物(欧洲鹅耳枥和鹅耳枥)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对其生长和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在不同器官的分配、吸收与运输情况进行研究,探讨2种鹅耳枥的耐盐性差异。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鹅耳枥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高浓度盐胁迫下(0.3%~0.5%)死亡率逐渐增加,且欧洲鹅耳枥死亡率高于鹅耳枥。各部分干质量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0.3%~0.5%盐处理下,欧洲鹅耳枥总干质量下降比率高于鹅耳枥。随着盐胁迫的加重,2种鹅耳枥对Na+的吸收均增大,高浓度盐胁迫下,欧洲鹅耳枥体内Na+含量高于鹅耳枥,且欧洲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茎部,而鹅耳枥Na+主要集中在根部;K+在叶片中均维持较高的水平,Ca2+和 Mg2+含量变化不大;2种鹅耳枥不同器官中的K+/ Na+、Ca2+/ Na+和 Mg2+/ Na+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盐处理组中,鹅耳枥幼苗茎和叶片的离子比值均高于欧洲鹅耳枥。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欧洲鹅耳枥幼苗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下降,从茎到叶片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先降低后增加,鹅耳枥从根部到叶片整体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均显著高于欧洲鹅耳枥。综合分析表明,高浓度的盐胁迫对2种鹅耳枥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植物体内盐离子积累,但鹅耳枥幼苗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高于欧洲鹅耳枥,其耐盐性高于欧洲鹅耳枥。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盆栽控盐方法,以16个树种幼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mmol·L-1)氯化钠(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对盐胁迫下各树种的生长表现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柽柳Tamarixchi—nensis,唐古特白刺Nitrariatangutorum和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Sibirica耐盐能力较强,卫矛EUOnTmusalatus.沙柳Solixpsammophila,水蜡Ligustrumobtusifolium,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药鼠李Rhamnus cathartica,糖朴Celtislaevigat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具有中高度耐盐能力,而杜梨Pyr邯betuf船加Z施,竹柳Solixmaizhokung-gatensis.鞑靼忍冬Loniceratatarica.醉鱼草Buddleialindleyana,风箱树Cephalanthusoccidentalis和美国白蜡Fraxi—nUS(111~ricanⅡ相对较差,具有中度耐盐能力。②随盐浓度的增加,各树种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生物量下降,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增加,叶绿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树种间差异较大.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的各生理指标与其他13个树种存在明显差异。③盐处理后.不同部位(根、茎和叶)钠离子(Na+)和氯离子(Cr)明显增加,而且2种离子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Na*和Cl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差异可以初步判断除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外,其他13个树种为拒盐型植物。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壤中,选择不同树种,做到适地适树.提高生物多样性,并且在研究植物耐盐特性时,需要根据植物耐盐类型加以区别对待。图9表2参31  相似文献   

17.
应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根、茎、叶3器官中离子的相对含量,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构树幼苗各器官中Na^+和Cl^-相对含量均高于对照,K^+、Ca^2+和Mg^2+相对含量则低于对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部皮层和髓细胞中的Na^+和Cl^-相对含量增幅较高,茎中的Na^+和Cl^-主要积累于表皮细胞,皮层中分布较少,叶中Na^+和Cl^-在表皮细胞中积累较多,而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含量相对较少;在高盐胁迫下,地上部分Ca^2+含量明显高于根部;NaCl胁迫下构树幼苗不同器官K^+含量下降的幅度不同,根和茎中K^+含量均降低,而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在组织水平上,K^+在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盐胁迫对P^3+含量影响较小,其分布特点是主要积累于根部。  相似文献   

18.
苍耳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NaHCO_3溶液对苍耳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析胁迫处理对苍耳幼苗的生长、光合指标、无机离子、有机溶质及渗透调节剂的渗透调节贡献率的影响,重点研究苍耳对碱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显著抑制了苍耳的生长和光合。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叶内Na~+质量摩尔浓度、Na~+质量摩尔浓度与K~+质量摩尔浓度的比增加,碱胁迫下增加幅度更大。盐胁迫下,在根部和叶内,Na~+、K~+和游离脯氨酸均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3者渗透调节中的平均贡献率的总,在根部为73.89%、在叶内为61.96%。碱胁迫下,根部和叶片显示出不同的渗透调节机制:在根部,Na~+和游离脯氨酸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平均贡献率分别为58.44%和16.25%,K~+的渗透调节作用很小;在叶内,Na~+、K~+、游离脯氨酸均起到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与盐胁迫相比,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更大。苍耳通过Na~+、K~+、游离脯氨酸等渗透剂对根部和叶内渗透调节的积极参与,对碱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油葵幼苗生长及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油葵幼苗干、鲜重变化及离子吸收和分布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测定油葵幼苗干、鲜重及离子含量。[结果]NaCl胁迫抑制油葵幼苗生长,降低了幼苗干、鲜重。叶片鲜重下降最明显,200mmol/LNaCl时下降约60%;子叶鲜重下降最少,200mmol/LNaCl时下降约13%。干重的下降程度同鲜重相似,200mmol/LNaCl时根、茎、叶、子叶的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约35%、39%、55%和8%。NaCl胁迫下,油葵幼苗根和茎中Na+含量上升,K+含量下降;Na+主要集中在根和茎中,叶片中较少;根中K+含量下降最明显,叶片中K+含量相对较高。根和茎中Ca2+、Mg2+含量下降,叶片和子叶中Ca2+含量相对稳定,子叶中Mg2+含量略上升。[结论]葵幼苗在NaCl胁迫下保持较高的矿物质元素吸收和运输以及相对稳定的离子平衡,这可能是油葵具有较高耐盐性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