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托农村沼气建设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原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的建设,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通过对"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模式创新性建设,加速了设施农业瓜、果、菜及花卉的反季节栽培的发展,沼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日臻完善。沼气生产是连接种植业、养殖业的纽带、沼气进入农业生态循环链后,不仅提高了各项资源(土、气、肥、热、光)的利用率,而且赋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的涵义,即:解决了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沼气主副产物为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优质沼肥,促进了绿色有机食品的发展,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如何更好的发展乡镇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和专业研究人士们共同关注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将逐渐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近年来,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改变了过去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应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指导农业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畜、沼、园”农业循环经济综合配套技术是旬阳县农业部门“十一五”期间探索总结形成的一项适合山区农业实际的综合配套技术。小河镇龙王滩村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重点示范村之一,显现出良好的综合效应,有很多启示和启迪,很受鼓舞,现浅谈几点个人的感受,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兵 《现代农业科技》2011,(8):367-368,370
介绍了肥东县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典型和做法,分析目前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为推动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增长方式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宁海县青珠农场位于宁海县东南部,农场土地总面积7300亩,标准海塘长2881米,人口1138人。场内土地集中连片,农业设施较为完备。近年来,农场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力促农场经济繁荣"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探索"企业、产业、区域"互联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要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循环理念重构经济运行过程,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行为原则,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建设,遵循着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规律,把种植业和养殖业联系起来,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能有效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  相似文献   

10.
互助县农村沼气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建设历程。10年来,互助县农村沼气建设随着领导重视程度的全面提升、社会认同呼声的全面增强、群众参与热情的全面高涨,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现已成为一项牵动农村民心、保护农业  相似文献   

11.
南阳市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是一项关系农村能源、农村卫生、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南阳市农村沼气发展实践,深入总结了沼气的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和原因,明确了沼气发展的方向、定位、对策和建议,对促进农村沼气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整合生态资源模式如山地耕养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森林覆被和田林镶嵌等。突出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沼气和秸秆还田等技术利用。2.延长生态链生态链联接与转换模式包括2种基本类型:一是单一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稻-鱼、稻-蔬、稻-油和稻-烟等模式;二是复合型生态链联接与转换,如稻-果-茶和粮-蔬-果等。3.建设高效农业生态园高效农业生态园模式的基础是"项目+基地",实施以基地建设为依托的项目带动战略。常德、益阳、永州等  相似文献   

13.
沼气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在农村能源利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沼气在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沼气发展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新农村的沼气发展和农业生态家园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清洁能源和卫生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能源资源利用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畜牧养殖业已从原有的一户、一圈、一猪转变成了现在的规模养殖场(户),随之养殖场的粪便和污水,给环境带来不少污染。  相似文献   

15.
武洲 《吉林农业》2010,(8):18-18
沼气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农村沼气作为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减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镇农业服务站已经形成一张比较健全的服务网络体系。要加强科技应用于沼气的研究,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探索多种循环综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沼气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针对贵州省盘县羊场乡农村沼气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面临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沼气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针对贵州省盘县羊场乡农村沼气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面临的困难,本文提出了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使者,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的重要内涵和标志,是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沼气建设是科学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是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生活、生产、环境、卫生保健、精神文明等诸多领域,与农业、农民、农村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随技术日趋成熟,效益不断增加,作用不断增大,农村沼气建设已突破传统的燃料范畴,以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