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我国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品质现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06年56个国审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品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粳稻的品质指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常规粳稻已经持平或非常接近,而在垩白率、垩白度上,杂交粳稻却远远差于常规粳稻,说明外观品质的改良是今后杂交粳稻育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亲本的育性稳定性、温光反应及开花习性;推广力度需要加强,农民的栽培习惯有待改变,常规粳稻的育种水平有很大提高,给现有杂交粳稻品种的推广带来压力。采取的对策;选择优良材料作为亲本资源;加强亲本的提纯复壮,确保种子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题,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指出了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快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在全社会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和人才观,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中等、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农林高校的作用,才能为农业培养大批技术管理带头人才,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0个太湖粳稻品种14个品质性状的研究,综合评价米持的分级标准,该分级标准同实际情况完全吻合,5个形态性状对米质的影响依次为:熟色〉叶开张角〉株高〉穗长〉叶基角;8个农艺性状对米质的影响依次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每穗实粒数〉总粒数〉绳索产数〉穗数〉千粒重〉抽穗天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亏缺对抽穗期小麦穗轴维管束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横截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沿穗轴由下到上依次减小。但下降幅度因维管束种类、穗轴部位而异。同正常供水处理相比,中度水分亏缺下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有所减小。重度水分亏缺则使穗轴大、小维管束数目、面积、导管直径和韧皮部面积明显减小。表明水分亏缺显著改变了小麦穗轴维管束系统的显微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30”黄瓜为供试作物,主要通过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倍竹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的萌发,防治田间黄瓜霜霉病,其抑菌及防治效果与72%克露600倍相当。  相似文献   

8.
收获期对北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北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米质性状的影响,为今后从栽培措施上改良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米质提供理论依据。以2个杂交粳稻和3个常规粳稻为试验材料,从齐穗后30d开始,每7d取样收获1次,共取样收获7次,风干后统一测定米质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影响显著,随着收获时期的延后,糙米率、精米率先逐渐增加,在齐穗后65d达到最大值后显著降低,整精米率在齐穗后65d之前波动较大,无明显规律性,齐穗后65d之后显著下降;杂交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常规粳稻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整体差异不显著,5个品种的白度值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不同收获时期对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大多未达显著水平。食味值除丰锦品种在不同收获时期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4个品种随收获时期的推迟整体呈下降趋势,在0.05显著水平上有差异,在0.01显著水平上差异大多不显著。同一收获时期间比较,常规粳稻的加工品质(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优于杂交粳稻,杂交粳稻的白度值显著优于常规粳稻。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的表现上,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在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间并无显著的差异,在最佳收获期上也无显著差异。若要改善加工品质,需适当延后收获,一般在齐穗后58d收获较好;若要改善外观品质,提高食味值,则需适当提前收获,在齐穗后30~37d收获较好。  相似文献   

9.
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相比,具有较强的产量优势。多年各地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粳稻增产效果显著。目前我国年均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hm^2,籼稻面积在2200万hm^2左右,粳稻面积在780万hm^2左右,而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仅为23.3万hm^2,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0.8%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有机栽培对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粳稻(常优2号、常优5号、甬优8号)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南粳46、南粳5055)为试材,比较研究了有机和常规栽培方式对两种类型粳稻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了有机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实现稳产优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杂交、常规粳稻平均产量分别为8.11 t hm–2和6.29 t hm–2,前者比后者高28.93%。有机栽培杂交粳稻的群体总茎蘖数低于常规粳稻,但成穗率较常规粳稻增加了6.5个百分点。两种类型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在各生育期均表现为有机栽培常规栽培,但有机栽培杂交粳稻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降幅较小。有机栽培条件下,杂交粳稻生育后期平均群体生长率是常规粳稻1.29倍,干物质积累比例高出8.81个百分点。有机栽培略微降低了杂交粳稻的加工品质,但显著改善了外观品质,提高胶稠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总体上改善了蒸煮食味品质。有机栽培下杂交粳稻产量优势明显且有较好的品质性状,在有机稻米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抗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从辽宁省各地区采集猪血清样本,应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抗体。结果,910份样品中有451份呈现HEV抗体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9.6%;抽检了10个规模化养猪场共280份样品,阳性率高达70.0%;抽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猪血清样品,种母猪阳性率最高,为73.8%,仔猪次之,为67.5%,育肥猪最低,为37.0%。调查证明辽宁省各地区普遍存在HEV感染,被采集血清的成年猪未表现临床症状,说明HEV在本地区的猪群中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仔猪有少数出现症状,诊断为HEV与猪瘟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混合感染。关键词: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血清学调查;猪;  相似文献   

12.
13.
寒冷稻作区杂交粳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4年站点观测月平均资料,选取东北27站,利用EOF分解方法分析中国东北地区冬季(12、1、2月)2 m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相关分析得到东北地区2 m气温时空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及大气环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OF分解第一模态显示为全区一致的升温趋势,尤其表现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EOF分解第二模态为东北南部与东北北部的反位相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与海温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整体的升温趋势与赤道印度洋海温密切相关。从环流特征来看,对流层上层极涡强度偏强,并收缩在极地,东北地区为异常高压脊控制,抑制极地冷空气向南扩散;东北地区气温的南北振荡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密切相关,前期及同期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对应东北气温南高北低的形势,从环流形势来看,大陆冷高压偏弱,贝加尔湖到雅库茨克为显著低压槽,值得注意的是与中纬度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正相关,与东北到北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负相关,与对流层上层赤道东太平洋位势高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四川安宁河流域粳稻品种资源,通过对一见钟情、中生新千本、秋等几个引进的日本“良食味”粳稻品种连续3年的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该流域栽培的优质粳稻品种。结果表明,一见钟情和秋适应安宁河流域生态条件,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农杆菌介导粳稻高效转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农杆菌介导转化中影响粳稻转化的几个重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的转化率明显高于LBA4404,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的水稻转化率为25.3%,而LBA4404为7.6%;不同外植体的诱导率、转化率和分化率存在明显差异,以幼胚为外植体材料,它的出愈率和转化率明显比成熟胚高,而分化率则明显低于成熟胚;不同水稻品种在转化率与分化率上差异也很明显,反映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同一品种不同批次在转化率和再生频率上差异比较显著,反映了在水稻转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未知条件对于转化的影响;通过对抗性愈伤和转化植株的叶片、根的GUS染色,证明GU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并且通过PCR和Southern杂交分子分析,发现所检测的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足以证明这个高效转化体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粳稻中作37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冯瑞英邢祖颐袁龙江王淑敏王洁(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位于华北稻作带的中北部京、津、唐及冀北、晋中南等麦茬稻和早熟一季稻区,稻作面积约6.6多万hm2。栽培品种除1976年从日本引进我国的早熟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征收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伟  张正峰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71-276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农村土地非农化的规模与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主要是围绕土地征收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分配不规范,农民得到的补偿少,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过于单一,及征地程序不透明等。在分析我国土地征收制度问题的基础上,从征地范围的界定、征收补偿标准的制订、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征收机制与程序的完善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剖析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结构方面存在的难题,从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的结构效益、经济效益和公平效益三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2009—2013 年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侧政策绩效虽呈波动状态,但评分总体较好,土地供给侧政策实施效果整体良好。在供给结构调整方面,阜康市城市土地供给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工矿仓储用地占用比重较大,商服和住宅用地比重较小;在经济效益方面,保持着较高的土地供给率和土地市场公开出让率,但土地投资强度较低;在公平效益方面,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经适房比重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大,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最后,为阜康市土地供给侧结构调整优化提出优化供地结构、注重存量土地内部挖潜、转变低效供地利用、以“三规合一”为导向等建议,以实现未来城市土地供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