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省内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境内山高坡陡,土壤瘦薄,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农业垦殖率高,农田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年积温一年一熟有余,一年两熟不足,土地生产潜力有限;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商品经济困难;农民十分贫困,科学文化落后,投入再生产能力低,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1997年全市辖4个特区、县,97个乡镇,总人口27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耕地面积10.45万hm2,其中旱地占78%;粮食总产量53.32t,农业总产值5732亿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  相似文献   

2.
初步分析了中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背景,重点分析了湖北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四条必要性和五个有利条件;深入探讨了湖北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三大问题;还根据欧美等农业信息建设先进的国家信息体系建设的特点及其经验,从湖北省信息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广大农民信息需求状况出发,研究提出了湖北省农业信息体系发展的五大政策措施,切实推进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当前,一是要抓紧抓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要坚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三是要认真落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模式。文章在阐明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涵义基础上,指出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运用和体现;通过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分析,得出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客观必然性;最后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张晴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504-50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区域差异明显;不同的区域,其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也有所不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区域农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从对日本和印度两国的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进行分析,论述日本和印度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的做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农业的科技推广、教育、以及政府的支持等方面;从而得到一些对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种植制度演变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种植制度早期的研究主要是根据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进行农作制度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经济状况,研究方向上各有测重;人少地多农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侧重于经济效益及其资源和环境保护;而人多地少属于生存型农业的亚非国家,则侧重于增产潜力,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充分利用有效的农业资源,二是如何生产足够的粮食,我国在种植制度方面的研究,出于人多地少的国情,主要是以增加粮食产量和提高土地利用率为目标,围绕以间套复种为主要内容的多熟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为研究重点,50-70年代以扩大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为主提高粮食总产;80年代以提高单产,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主提高粮食总产,并逐步向高功能(高产量)高效益种植模式发展;90年代从高产高效种植实践与理论探讨,逐步走向种植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种植制度的研究与演变又呈现出新趋势;首先,可持续农业是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次,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再次,持续高效是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长河 《种业导刊》2010,(10):46-46
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郑州举办的全球化与农村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传出,从2006年开始,中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加入WTO后的种业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业是农业发展中的龙头产业,其主要产品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在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竞争的核心是良种的竞争,世界农业竞争的重要领域是种子产业间的竞争。中国经济随着加入WTO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给中国种业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寒阴湿区的春小麦生产中,选择生育期113-116天,灌浆期23-26天左右的中早熟品种;增施磷肥,氮磷合理配施,即N:P2O5约为1:2;推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小麦拔节,抽穗,开发末期喷施600ppm硫酸锰液,可基本解决该地小麦生产中的青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大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东北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提出了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期望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质量,更好地推动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战略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79年到1998年,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第2个阶段,大体上从1998年以后,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以优化布局为重点的阶段;目前可以说进入了第3个阶段,就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的阶段。这3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三级跳”,通过这3次跨跃,我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轮廓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315-315
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农业信息网络发展及应用现状、农业信息系统在中国农业上的应用情况及基本评价等方面,对中国农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了当前发达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发展热点的基础上,就中国国情下农业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做了初步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5.
在提出兵团农业、农牧团场面临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进而提出了具体措施进一步深化农牧团场改革,推动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及社会全面发展;科学地、合理地调整结构;加速兵团农业“两高一优”步伐,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理;抓好以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和农牧团场的生产条件;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农业上新台阶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6.
沽源县地处高寒、干旱、多风的农业区域,经几十年农牧业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农牧结合为主体的农业发展道路。1农牧结合的突出问题是饲料不足长期以来,坝上畜牧业突出的问题是,天然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载畜量下降,草畜矛盾突出,畜群质量差,周转慢,产品率低,商品率...  相似文献   

17.
在海拔高、日平均气温低、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如何发展高效农业一直被农业科技工作者所关注,以往曾有许多人致力于此类地区的农业技术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甚微。本技术研究从1998年开始试验,2000年扩大示范,根据此类地区的生态和生产条……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11,(1):51-52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反过来,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忽视农业现代化,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9.
只有建立完整的高效农业体系,我国的农业生产面貌才能全面彻底的改观,农业生产就会进一步高速增长。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要素,而且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一是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带动养殖业的全面发展;二是发展农B炉品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产业链、企业群;三是实现多层次增值的高效目标。第一要素是基础,第二要素是手段,第三要素是目标,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如果只有第一个要素,那只能是一种传统农业;只有第二个或第三个要素,那将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只有第一个要素和第二个要素,而没有第三个要…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07,(8):10-10
中国-加拿大燕麦科学创新技术中心在吉林省白城市成立,该中心将推动合作双方在农业和农业食品领域的科技合作,为中国燕麦研究向国际先进领域迈进搭建桥梁和平台。中国——加拿大燕麦科学创新技术中心将致力于为干旱和半干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而提高科学技术,并寻求与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在燕麦研究项目上进一步科学合作;该中心是依托白城农科院的研究部门,对于燕麦及其相关领域包括奶业、畜牧草原、生态和加工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