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江是云南最适宜发展香蕉的区域之一,目前坝区香蕉种植开始往山地发展。山地土壤灌溉条件以及香蕉栽培的特殊性,导致山地香蕉生产难以产生较好的经济回报。通过近几年山地香蕉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山地香蕉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解决了山地香蕉栽培的特殊性与土壤水肥灌溉条件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高原香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山地机械利用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多渠道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改变病虫害防控观念,加强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调节香蕉上市时期,打造香蕉品牌;加强建设销售网络,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的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高原香蕉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山地机械利用率来降低生产成本;多渠道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改变病虫害防控观念,加强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调节香蕉上市时期,打造香蕉品牌;加强建设销售网络,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的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和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的抑菌效应和防治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效应,即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减缓,孢子萌发率降低,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对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形态的显微观察,韭菜根系浸提液能使病原菌菌丝和孢子发生畸变.香蕉苗期接种试验防病效果显著,随着韭菜根系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防病效果增强,当达到最大测试质量浓度160 mg·mL-1时,防病效果达到53.66%.韭菜根系浸提液影响盆栽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显著减少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提高细菌的数量.移栽香蕉后第40天的Biolog分析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说明韭菜根系浸提液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强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抑病性,从而减少香蕉枯萎病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香蕉套种韭菜和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生长、香蕉枯萎病、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套种韭菜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对香蕉枯萎病有显著的防病效果,以有机肥+香蕉单作(A1B1)处理的防病效果为0,有机肥+香蕉与韭菜套作(A1B2)、生物有机肥+香蕉单作(A2B1)和生物有机肥+香蕉与韭菜套作(A2B2)处理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13.6%、18.7%和45.2%;香蕉套种韭菜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对香蕉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2B2对香蕉生长促进效果最佳,香蕉移栽240d后,株高、叶宽、茎围和产量比A1B1分别提高了20.0%、6.6%、10.6%和55.6%。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减少达到了显著水平;香蕉套种韭菜处理的土壤细菌含量显著增加,放线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含量显著降低。香蕉套种韭菜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香蕉单作,配施生物有机肥后土壤酶活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庐山土壤类型的特点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庐山土壤实地调查研究和室内分析结果显示,庐山土壤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及其养分分布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类型依次为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山地草甸土,土壤养分与地面生长的植物类型及其凋落物密切相关,土壤的硅铝率或硅铁铝率均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山地红壤.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4种土壤消毒剂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bense)的毒力作用,并对接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10d的香蕉组培苗分别灌注4种土壤消毒剂进行药效测定,结果表明,98%棉隆、50%石灰氮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0%、74.8%,其防治效果显著优于10%二氧化氯和99%溴氯海因.  相似文献   

8.
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在各培养基上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K2、PPA、MBA和PSA等培养基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选择性和鉴别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2培养基抑制杂菌的能力强,适宜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生长,齿轮状菌落是该小种的鉴别特征.利用K2培养基从土壤中检测出的菌株在香蕉组培苗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确认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因此,K2培养基可以作为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的鉴别培养基,用于土壤、香蕉苗和田间病株中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析不同海拔高度下蕉园土壤理化特性和香蕉果实品质的变化,进而明确云南省高原山地高品质香蕉形成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品质组成的内部因子,为云南省香蕉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510、660和810 m不同海拔高度的香蕉园土壤和果实分别采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合测定香蕉果实品质,明确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和果实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与海拔510和海拔660 m相比,海拔810 m的香蕉果实的甜度和酸度显著提升,香蕉总糖含量分别提升了31.12%和12.87%,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了49.45%和15.06%,总酸含量分别提升了30.85%和11.7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升了13.32%和8.10%,蛋白质含量分别提升了25.54%和11.68%,甜度分别提升了11.01%和6.47%,总体上香蕉果实品质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升。【结论】不同海拔高度的蕉园土壤理化性质有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蕉生长和果实的形成,分析认为果实品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显著性提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袁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³、106 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64 d,所有处理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 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香蕉抗逆境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研究香蕉抗逆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从抗病性、抗旱性和抗寒性三方面对香蕉的抗逆境生理机制进行了综述。[结果]在逆境下,香蕉通过复杂的基因调控改变光合作用系统、代谢系统、细胞膜系统和酶系统的功能,促使防御酶系活性增加、活性氧迸发、酚类合成及氧化、木质素积累等,形成相应的防御机制。[结论]加强抗逆境机制研究,可为香蕉抗逆性品种的选育、抗逆性栽培方法及抗病药剂的研发提供依据,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滴灌施氮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灌溉和施肥是香蕉生产过程中2个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栽培于渗滤池中的香蕉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势、香蕉收获时的鲜果质量以及香蕉植株体各部位干物质量、含氮量等参数的测定,研究了滴灌施氮肥与常规施氮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为滴灌施肥技术在香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在节省30%氮肥施用量的同时,香蕉的鲜果质量及香蕉植株的总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浇灌施肥处理,其中,产量增幅达8%,干物质量增幅达9.5%.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合理套种牧草对果园土壤水、肥、气、热、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肥力因子、果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果园套种牧草的水土保持成效,并简要介绍了牧草化感作用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香蕉具有速生高产,需肥量大的特性。营养充足、健康的土壤可以促进其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因此对香蕉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对于指导当地农民进行合理施肥,提升土壤肥力和提高香蕉产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88.88%的南宁地区香蕉种植基地土壤pH低于5.5; 40.74%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g/kg;南宁主要香蕉种植基地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平均值分别为22.04和15.44 mg/kg,大多数南宁香蕉基地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的含量,铵硝比不佳; 55.56%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有效磷低于10 mg/kg;66.65%的基地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100 mg/kg; 70.37%的香蕉种植基地土壤交换性钙高于250 mg/kg; 62.97%的基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25 mg/kg。因此,为了提高南宁地区香蕉基地土壤肥力利用效果,实现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施肥建议:适当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来改良土壤酸性,提高土壤pH,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肥力结构;氮肥以施用硝态氮肥为主,配合适当比例的铵态氮肥,增施磷肥、镁肥,合理施用钾肥,部分地区增施钙肥。  相似文献   

15.
贵州黔西南等地区地处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热带果树香蕉已成为该低热河谷地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并形成了黔西南、桂西北山地香蕉特色产业带。概述了国内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了贵州香蕉生产情况、种植特点和经营模式等,并结合我国当前香蕉产业发展状况,对贵州香蕉生产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鑫  张英俊  刘霞  于莉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82-84,88,封2
为了解生防菌株白g1在香蕉体内、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的定殖动态,采用浓度梯度诱导法,获得抗利福平300μg/mL且能稳定生长的白g1标记菌株.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分析了该菌株在香蕉植株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对香蕉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香蕉植株体内有较好的定殖能力,在香蕉植株根部、球茎和假茎的定殖量先增长后缓慢下降;接种后60d,分别维持在1.23×102、0.91×102、0.24× 102 CFU/g.根部土壤和根表中标记菌逐渐下降,接种后60d维持在1.29×102、1.13×102 CFU/g.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表明,该菌对香蕉苗都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显著提高了香蕉苗的株高、鲜重和茎粗.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连作对香蕉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海南乐东香蕉种植区为例,采集不同连作年限(1年、2年、3年和4年)蕉园土壤,采用线虫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不同连作年限香蕉园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物寄生线虫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其中肾形线虫是极优势属,并有逐渐扩大趋势;蕉园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瓦斯乐斯卡指数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而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中有机质、全磷及全钾含量与线虫生态群落指标成显著或高度相关,是影响土壤线虫生态群落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海南乐东种植园香蕉地土壤营养管理中可增施有机肥与磷肥、控施钾肥,以调整土壤理化性质,恢复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省儋州市、临高县、澄迈县、乐东县4个种植区香蕉园为例,通过采取不同种植年限(0、1、2、3、4年)香蕉园土壤,研究连作香蕉园土壤养分及线虫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呈现强烈的富集作用。线虫数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由此可见,香蕉长期连作改变了蕉园土壤中的养分比例,导致土壤中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及线虫数量增加,从而影响了香蕉生长。  相似文献   

19.
蘑菇渣对香蕉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蘑菇渣进行香蕉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香蕉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2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特别是显著增加香蕉的果穗重量、果指总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香蕉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28723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玉溪低热河谷区香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是常绿性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喜高温多湿气候,玉溪低热河谷区属干热河谷气候类型,从气候上分析香蕉生产条件有利有弊.结合近年来玉溪低热河谷香蕉生产经验,扬长避短,从品种选择、蕉园建立、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水分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完善一套玉溪低热河谷区栽培技术,以供生产之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