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针对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依靠过量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来增加产量,致使土壤板结,耕地土质、水质日趋恶化,严重影响稻米质量和粮食安全的问题,2014~2015年在隆回县探索示范了水稻粉垄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介绍了水稻粉垄栽培技术的特点和在隆回县羊古坳示范应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作物粉垄农耕新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耕作模式,实现了大田土壤活土保水,对充分挖掘作物单产潜力、促进中低产田改良、实现作物平衡增产具有重大意义.3年来经我国8省(区)在水稻、玉米、木薯、马铃薯等13种作物上的应用试验,证明其较传统耕作增产10% ~ 30%.提出在加强作物良种化的同时,利用粉垄栽培技术能进一步提升耕地良田化、耕种良法化,以良田、良法、良种“三良”综合效应提高粮食单产与总产;并测算出粉垄栽培技术应用于我国粮食作物现有种植面积的30%,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1亿人口;指出粉垄农耕技术在盐碱地、干旱地区的生态重建、部分草原改造,以及在耕地垦复构建新的耕作层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三江平原低湿地大豆百亩超高产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顺  刘连学等 《大豆科技》2001,(3):13-13,22
三江平原850农场低温耕地湿、冷、硬、瘦,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应用网状深松、分层九点深施肥和水肥调控垄系耕作体系新技术的基础上,组装了大豆良种、良法;精密播种;节水喷灌;促控结合;病、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实现了百亩示范实收单产252.5kg/667m^2.  相似文献   

4.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试验示范简报刘劲凡,李学初,冯万佳,郑国平,刘腾(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湖南省沅江市位于洞庭湖之滨,土质肥厚,自然生态条件适于红麻生长,历史上也有种植红麻的习惯。为了鉴定出适于我市种植的新品种,1991年我们从中国农...  相似文献   

5.
常德西洞庭管理区从1989年开展免耕栽培研究与推广,经20余年的积累总结,形成了适应该区的独特耕作制度———宽垄深沟免耕化除覆膜耕作模式。该模式集成宽垄深沟、免耕技术、化学除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4项要素于一体,互补协作,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优点。介绍了该耕作模式的优点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粉垄耕作不同深度对新植蔗和宿根蔗根系形态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差异,探索适合的粉垄耕作深度,为推广粉垄耕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立常规浅耕、粉垄浅耕、常规深耕和粉垄深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浅耕处理下,新植蔗产量比常规浅耕和常规深耕处理分别提高了24.9%和12.4%;...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第3期单产13.5t/hm~2攻关获重大突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年9月18日,中国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所、江西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厅、湖北省农业厅、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共7名专家、教授,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稻Y两优2号7.2 hm2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  相似文献   

8.
曾文伟 《作物研究》2013,(5):474-475
介绍了隆回县羊古坳乡富硒稻米开发的实践与成效。“乡香湘”米的开发,创建了富硒优质稻米品牌,形成了富硒优质稻产业,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了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粉垄耕作是一种新型的深耕深松的耕作技术,与常规耕作方式不同,粉垄耕作能增加耕层土壤深度,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结构.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甘蔗种植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以粉垄耕作和常规耕作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态位(非根际、根际和根表)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粉垄耕作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与甘蔗高质高产的相关性,阐明粉垄条件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桂糖42号’为供试品种,设常规耕作(CK)和粉垄耕作(粉垄)共2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粉垄甘蔗的叶绿素含量、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甘蔗提高5.4%、18.6%、23.5%和30.9%,差异均达显著。此外,粉垄甘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在伸长期和成熟期也显著大于对照。粉垄耕作下甘蔗单茎重、茎长、茎径、有效茎与理论产量等农艺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单茎重提高32.7%,茎长增加13.1%,茎径增加17.6%,有效茎数量提高5.3%,理论产量增加20741 kg/hm 2;纯度、锤度、蔗汁糖分和甘蔗糖分等工艺品质也均达显著差异,分别提高5.2%、9.0%、14.5%和13.4%。粉垄耕作能提高甘蔗伸长期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作用,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红兴隆分局为例,介绍了黑龙江农垦系统机械化、规模化、模式化大豆栽培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红兴隆分局近年推广的大豆种植模式有大垄密、深窄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和原垄卡。组织方式可概括为“五统一”,即统一轮作、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文中还介绍了近期将扩大推广的新技术,如大豆“三五”适期早播技术、大豆精密匀播技术、玉米冬收原垄卡大豆技术、大豆“大、早、匀”等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隆回县羊古坳乡以其适宜的生态条件,历来是湖南水稻高产之乡,2011年首次突破第三期杂交水稻13.5t/hm~2的攻关目标而闻名世界。介绍了羊古坳优质杂交水稻在栽培上应注意高产与优质结合,选用适宜的优质杂交稻品种、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配套技术和适时收获与适当的稻谷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连作大豆松沟倒垄耕作及机械化种、管、收技术五九一六部队生产处高如先连作大豆松沟倒垄耕作,是在原垄作基础上,垄沟深松搅土,垄台破茬分土,在原垄沟部位起新垄的耕作方法。松沟倒垄、垄上精播、多位施肥、苗带喷洒、深松中耕、挠型收割,配套构成连作大豆耕、种、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超级稻试验示范项目”于2000年与2001年在南方稻区的浙江省新昌县、诸暨市、乐清市三地和北方稻区辽宁省沈阳市和新民市等地开展示范 ,生产示范的主要品种为超级杂交稻协优9308和常规粳稻沈农606,南方稻区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为789.5kg/667m2,个别田块产量超过800kg/667m2,北方稻区百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为809.5kg/667m2。2001年在浙江省乐清市石帆镇和虹桥镇的百亩示范方的连作晚稻生产中 ,产量分别达到726.7kg/667m2和702kg/667m2,显著高于对照。超级…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3年度啤酒大麦不同节水耕种技术试验结果,以产量和灌溉水生产效率为目标函数,分析比较了“垄畦沟灌”节水耕种方式的生产技术效果和其在不同耕作条件下的节水效果及灌溉水生产效率。初步确立了“垄畦沟灌”这一能够有效协调节水与增产矛盾,适宜啤酒大麦实现节水型生产的耕种新技术,平均增产5%以上,灌水生产效率1.31~2.20kg/m^3;免耕较施耕每公顷节水3300m^3,节水率达44.22%,灌水生产效率提高0.87kg/m^3。为啤酒大麦的生产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超级杂交稻示范传佳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8月 2 5日 ,“86 3”计划生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全国专家 ,在湖南省郴州市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农科院联合实施的国家“86 3”计划生物领域项目“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进行了现场验收。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孙宗修研究员任组长 ,华南农业大学万邦惠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陈良碧教授任副组长 ,成员还包括湖北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安庆市农科所以及农业部科技司、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农业厅的专家和领导。验收组对设在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栖凤渡村的 9.4 3hm2 两优培九示范片进行实…  相似文献   

17.
2020年10月21-23日考察了安徽省望江县油(菜)棉花连作模式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包括构建“县所”合作的组织模式、组建强有力的专家技术服务队伍、持续开展新模式新技术试点示范;结合湖南省棉花生产现状,提出了以省工节本、促进棉农增收为目标的湖南棉油双直播轻简化生产模式发展对策,如建立“所-站-农-企”合作体系、加强关键性技术的攻关力度、探索开展社会化服务等,从而为促进湖南棉花和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8-2010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省隆同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基地进行了每年70hm<'2>以上的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经专家测产,连续3a平均单产均在12 t/hm2以上.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垄系栽培是指稻田在秋翻或秋旋耕的基础上,采取旱整平,旱起垅,以及垄体夹肥的特有耕作方式,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温度和化肥利用率,然后再与垄上双行钵苗摆栽和适宜的水层管理等栽培措施相结合,所形成的一套新的水稻种植方式。垄系栽培方式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水稻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为验证其效果,2001年我们在八一农垦大学李金峰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示范,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1基本情况试区设在农场水田试验站,5年稻田,土质为白浆土,肥力中等,自流灌溉…  相似文献   

20.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含水量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8种土壤耕作措施对春季土壤含水量及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5~10 cm耕层内,秋起垄(秋整地)的土壤含水量高,与春整地的耕作措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在11~15 cm耕层内,早春顶凌复垄措施的土壤含水量高,与其它6项耕作措施存在显著差异.秋翻地秋起垄早春顶凌复垄和不翻地秋起垄早春顶凌复垄的土壤耕作措施,玉米出苗率达到了88.7%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