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苹果果实生理脱落与生长调节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用‘金星’(Tompkin's King)苹果为材料,于六月落果前后及六月落果期间,定期采样,分别从果肉和种子内提取酸性乙醚溶解物质,并用小麦胚芽鞘切段垂直生长法测定其活性。结果表明,在苹果六月落果期间,除种子内生长促进物质活性明显降低外,果肉中生长抑制物质的累积,与果实生理脱落表现出明显的平行关系。全部实验结果认为:苹果果实脱落是由于一定发育阶段上的种子产生生长促进物质的能力处于低峰期时,向果肉内输入的生长促进物质减少,在量上不足以拮抗由果旁叶在一定季节内向果肉中输入的与脱落相关的生长抑制物质所致。  相似文献   

2.
荔枝液态胚乳对果实生长和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种子正常型的‘白蜡’荔枝品种为试材, 通过针刺抽取液态胚乳的试验, 考察了液态胚乳对果实生长、脱落和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针刺抽乳和不抽乳处理均显著促进落果和抑制果实的生长, 且处理时期越早, 对果实脱落和生长的影响越大, 如花后30 d处理后8 d的累积落果率达到93.3% ,花后36 d处理后15 d的累积落果率介于73.3% ~80%之间, 对照的累积落果率则均低于10%。针刺抽乳处理导致形成种子败育的小果实, 针刺不抽乳处理导致形成小核的小果实, 对照则产生正常大核种子的大果实, 说明早期种皮和液态胚乳的发育对荔枝果实坐果、种子和果实发育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结果直接证实荔枝果实组织间存在着种皮→果皮→假种皮的顺序性影响的“球皮对球胆效应”理论。  相似文献   

3.
 以8年生‘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试材,研究了夏梢生长对果实糖代谢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梢生长诱导果实大量脱落及抑制果实的生长,夏梢萌发生长6 d后落果剧增,9 d时出现落果高峰,相对落果率为7.63% · d-1,18 d后累积落果率高达94.05%,比去梢对照增加1.58倍。夏梢生长6 d后,果实的蔗糖、还原糖含量加速下降,但18 d后糖含量恢复到去梢果实的水平。随着夏梢的生长,果实中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的活性得到增强,淀粉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被抑制,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受影响不明显。因此认为,夏梢生长促进果实蔗糖分解方向的酶活性增加,加速了果实蔗糖的分解,是导致果实脱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数种植户和相关文献反映,柿树落果现象相当严重,但究其原因,柿树落果无非是营养、水分与光照不足所引起的.当花量过多,土壤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枝条生长过旺,枝条生长与果实生长发生养分竞争:以及前一年枝条生长过旺、休眠晚,树体贮藏营养水平低;或天气干旱或长期阴雨,皆可引起大量落果:此外病虫害、风灾也可使果脱落;落果还与结果母枝或结果枝的强弱,以及果实在果枝上的着生部位有关.单性结实力差的品种授粉受精不良也易落果.结合本人学习与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落果原因1.1生理落果1)营养不良,养分失调。新梢与果实争夺养分导致落果,花芽分化不完全,引起早期落果。2)授粉不良。有些品种,尤其是日本的大部分甜柿品种,必须配置授粉树,否则果实不能发育,早期落果严  相似文献   

6.
果树生产中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萘乙酸、乙烯利,能有效地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插条生根和果树(苗)生长、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成熟、防止采前落果等,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严格掌握施用时期及浓度,要在土、肥、水等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施用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细胞激动素(BA)和赤霉素(GA)防止伏令夏橙生理落果效果良好。细胞激动素单处理,对生理落果前期,第二次落果高峰,即幼果细胞分裂期,有明显效果,但与生理落果后期即第三次落果高峰(幼果细胞膨大期)无关。赤霉素单处理对生理落果前、后期,即幼果细胞分裂与膨大期,均有良好效果。二者处理次数、浓度和着果率成正相关。混合处理效果良好,以 BA 500PPM3次、GA50PPM1次好。无论 BA 或GA 果皮厚度、粗糙程度,随浓度、次数而增加,品质也下降。  相似文献   

8.
龙眼果实整个生育期为100~110d.果实生长过程有3个落果期:第一次在谢花后1~2周内,幼果处于“并粒期”并开始分大小。落果量占总落果数的40%~60%,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第二次在谢花后5~6周,此时果实开始进入迅速生长期。果肉增厚、种子发育需要消耗大量养分,若树势弱,结果过多,果实发育得不到充足的肥水供应,会引起大量落果,落果量占总落果数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1定义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称为生理落果。生理落果是果树由于生理原因引起的落花落果现象。生理落果一般发生四次,第一次是落花,指未正常受精的花脱落;第二次在落花后到花后两周左右,果实迅速膨大初期发育成幼果时的落果,主要是由于授粉受精不良所致,这些果实雌性器官正常,但受精不正常,最终导致胚和胚乳发育受限,进而引起脱落;第三次出现在花后4~6周的幼果脱落,是指在6月前后的果实大量脱落,所以叫做6月落果,主要是由于同化养分供应不足所引起的,是与树体中内源激素密切相关,它对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第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冬枣强壮树、中庸树、弱树落果和正常果实内源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冬枣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均有落果发生,其2个落果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底(生理落果)和9月底(采前落果);强壮树、中庸树、弱树正常果中生长素、赤霉素含量高于同类树同期落果的含量,强壮树、中庸树、弱树落果中脱落酸含量始终高于同类树同期正常果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以白木乌桕为试材,通过测定白木乌桕果实及种子特性,探讨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比较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木乌桕果实平均鲜重1.45g,平均千粒重为173.62g;变异系数为2.08%~10.87%,最大为种子高,果实变异系数小于种子;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提高种子含水量、淀粉酶活性,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400~800mg/L处理发芽率较好,种子发芽率达75%以上;随播种深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先升后降趋势,2~4cm为最佳播种深度;年苗期呈现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第110、150天,与苗期1年抽2次梢对应。通过选育大种子可实现油料的高产,子叶厚度为关键选育因子,并可通过养分措施实现营养物质在子叶的积累,温水浸泡、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种子吸水及淀粉酶活性提高而打破休眠促进萌发,春梢、秋梢期加强肥水管理可促进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12.
柑橘落果现象严重,对产量影响很大。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在5月份,小果带柄脱落,数量较多。第二次生理落果一般在6月份,幼果黄化后自密盘处脱落。主要原因是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所致。如阴雨连绵、日照不足,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不上,会引起大量落果。土壤排水不良,根系吸收功能弱,也会引起大量落果。春季红蜘蛛危害,致使幼果脱落。施氮肥太多,促抽大量早春梢,新梢与幼果争夺养分也会造成脱落。7月以后落果,主要  相似文献   

13.
柑桔在生理落果后,果实中后期的生长深受生态条件(土壤养分与水分、大气温度与降水量)、品种特性及柑树个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闽南芦柑(椪柑)、桶柑(蕉柑)、印子柑(柳橙)等三个柑桔主栽品种果实中后期的生长与生态条件及品种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有利于柑桔果实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雅安天全县野生盘珠姜花结实特性调查研究发现:9月盘珠姜花开始结实,部分早熟果实成熟开裂,11月是果实的成熟期,有44.7%的果实开裂,开裂果实种子有脱落现象,结实率为60.7%。果序在植株空间分布上集中在植株上部,果实在果序的空间分布上分布较均匀,从上到下递减。果实在生长过程中果径增大,果实长度伸长,果实重量增大,单果种子数增多。果实的结实率较高,但是植株的年龄和生长环境对结实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进入6月中旬,部分鸭梨果园发生叶片大量脱落现象,严重的占叶片总量的20%~30%,对鸭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1早期落叶的危害1.1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7、8月是梨果的迅速膨大期,此期需大量养分,一般保证一个梨果的正常生长需25~30个叶片,而叶片脱落过早、过多,相对制造养分的叶片减少,如果此期果实生长发育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应,果个生长必然受到限制,同时果实  相似文献   

16.
番茄在生产中平均落花落果率为20%~35%,在个别年份、个别品种或地块,落花落果率有时可高达40%~50%。生长早期和后期开的花及每一花序中迟开的花,往往脱落较多。早期落花,对前期产量影响很大,应设法防止。1落花落果原因由于花柄或果柄基部形成分离层,细胞之间失去原有的连结,花果终因失去支持而掉落,称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17.
<正>1赤霉素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GA3,也叫九二○,对人畜安全,未见突变及致癌变作用。商品有85%结晶粉、4%乳油、40%水溶性粉剂等。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在植物体内,赤霉素由萌发的种子、幼芽、生长的叶、花、果实合成,人工生产的赤霉素主要经由叶、花、种子、果实和嫩枝吸收。其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伸长,植株叶片增长、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等一类病害的总称,它们均能引起果树叶片提前不正常脱落。病害的发病种类以褐斑病为优势种类,混合型、斑点病和圆斑病发病也较重,灰斑病发病较轻。苹果树受害后,不能充分制造供应树体和果实所需养分,造成叶片大量提早脱落,使当年处于膨大着色的果实发育受阻,果实商品率大大下降,同时也容易引起早期落果,对产量影响很大;其次,正在进行的花芽分化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受  相似文献   

19.
丰泉 《中国果菜》2000,(2):13-13
柑桔落果现象严重,对柑桔产量影响很大。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在五月份,小果带柄脱落,数量较多。第_二次生理落果,一般在六月份,幼果黄化后自密盘处脱落。主要原因是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所致。如阴雨连绵、日照不足,光合效率低,养分供应不上,引起大量落果;土壤排水不良,根系吸收功能弱,也会引起大量落果;春季红蜘蛛危害,致使幼果脱落;施氮肥太多,促抽大量的早春梢,新消与幼果争夺养分也会造成脱落;7月以后的落果,主要是夏秋干旱,病虫危害,裂果,大风等因素引起。因此,根据不同落果原因应采取不同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植物激素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蔬菜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茄果类蔬菜在桂林市的春、夏、秋季都有大面积种植,由于茄果类蔬菜在高温、高湿、高肥水条件下易徒长以及不良气候条件造成落花落果,而利用植物激素可有效调节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促进养分合理分配和流向,防止花果脱落,夺取蔬菜的优质丰产。1 在苗期的应用1.1 打破种子休眠番茄:用矮壮素5 0 0 mg/kg液浸泡种子1h,可提高在低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比率。茄子:用赤霉素10 0 mg/kg液浸种1h或0 .2 %硝酸钾溶液浸种1h,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打破种子的休眠,与不处理相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