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2年2点对4个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商品瓜位置与化瓜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商品瓜离生长点的距离不同,结果中期半矮蔓品种平均为20.9cm,矮蔓品种为14.9cm,这主要是由于节间长度不同引起。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化瓜率都较高,达37.9%~40.3%,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半矮蔓品种化瓜主要在商品瓜下方,矮蔓品种主要在商品瓜上方;生育后期商品瓜位置与新生叶的产生正相关,半矮蔓品种商品瓜对新生叶产生抑制作用小,库之间的竞争是其化瓜的主要原因,矮蔓品种商品瓜对新生叶产生抑制作用大,源的供应不足是其化瓜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生产中通过控制节间长度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以"永甜十一"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萌蔓式留二茬瓜方式对甜瓜坐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花时即留基部萌蔓,其萌蔓率较高,5d后萌蔓率达76.6%;头茬瓜沾花时、坐果时及坐果后7d基部留蔓的头茬瓜膨大速度相近;坐果后7d基部留蔓的单株坐果率最高,为54.8%,头茬瓜沾花时基部留蔓的单株优果率最高,为81.4%;总产量以一茬瓜收获前10d,在原瓜秧处补种的处理最高,667m2产量5 198.7kg;头茬瓜沾花时基部留蔓的总收入最高,667m2收入56 877.0元,比对照667m2增收18 089.7元,可见,各种留蔓处理方式收入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二茬瓜收获时期早晚的价格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对4个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品种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半矮蔓与矮蔓西葫芦品种各器官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根、茎、叶、果干物质含量分别为:9%、6%、12%、5%;全生育期群体生长率(cropgrowth rate,CGR)半矮蔓品种平均为17.2g/(m2·d),而矮蔓品种为12.5g/(m2·d),半矮蔓品种是矮蔓品种的1.38倍;苗期、结果初期、结果中期、结果后期的当前干物质生产量半矮蔓品种分别是矮蔓品种的1.07、1.28、1.26、1.91倍,后期干物质生产衰减与矮蔓品种的早衰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当前干物质的分配率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比半矮蔓品种为2.7∶1,矮蔓品种为2.1∶1;干物质累积值半矮蔓品种是矮蔓品种的1.4倍,果实干质量累积值半矮蔓品种是矮蔓品种的1.27倍,半矮蔓品种干物质向果实的分配率约为30.8%,矮蔓品种约为34.7%,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的提高是半矮蔓品种果实干质量高于矮蔓品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脆宝’、‘华月’、‘蜜宝’、‘白雪公主’4个厚皮甜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甜瓜‘脆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全覆盖栽培方式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覆盖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甜瓜单株结瓜数量、单株产量和667 m2产量,且能显著提高单果质量、果肉厚度和优质瓜率。在全覆盖栽培模式下进行上述4种厚皮甜瓜品种的露地栽培,植株能正常生长发育,果实能充分成熟,且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因此,全覆盖栽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7,(4):33-35
为探索‘西农8号’在宁夏灌区的最佳整枝方式,采用双蔓整枝、三蔓整枝、四蔓整枝和放任生长不整枝4种处理方式,对西瓜早期产量和总产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双蔓整枝处理的早期产量最高,与三蔓整枝、四蔓整枝和放任生长处理有极显著差异。三蔓整枝处理的总产量最高,667 m2产量可以达到3 159.67 kg,与放任生长、双蔓整枝和四蔓整枝处理有极显著差异;放任生长的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四蔓整枝和双蔓整枝;四蔓整枝和双蔓整枝的总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宁夏当地栽培条件下,三蔓整枝667 m2产量为3 159.67 kg,是宁夏灌区主栽品种‘西农8号’的最佳整枝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8):83-85
甜瓜种植快速发展,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废弃物——甜瓜秧蔓,大量堆积路旁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笔者以河北双星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剑’甜瓜品种为来源,选取10株甜瓜,对其商品产量与秧蔓产量进行了测定,对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测验,建立了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式并进行回归关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甜瓜秧蔓产量与甜瓜商品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976,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式y=0.916x+1.434。在甜瓜产后秧蔓处理方面,可以通过本试验确立的甜瓜商品产量与秧蔓产量相关关系直线回归方程式,依据甜瓜商品产量测算甜瓜秧蔓产量,为甜瓜秧蔓的处理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品种是由美国引入的,矮生无蔓,茎直立或半直立,叶橼深绿带有不规则的白斑,叶缘深裂,形似西瓜叶,雌花率高,瓜码特密,依次围绕主茎而生长。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能较好协调,不易化瓜,单株可同时结瓜3—6个。单果重4—7斤,皮黑  相似文献   

9.
矮生长豇豆的生育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春播和秋播矮生长豇豆的生长动态,叶面积形成与效能,结荚与豆荚产量形成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播矮生长豇豆植株和各个器官的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变化。秋播矮生长豇豆虽然无抽蔓期,但其生长动态与春播基本相同,而且植株生长和叶面积都较大,单株结荚稍多,但产量无明显差异。净同化率(NAR)在营养生长过程较高,生殖生长过程较低。本文还讨论了矮生与蔓生长豇豆生育与产量形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黄瓜5个亲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组合后代14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总产量与茎粗、株高、叶面积、单株采瓜数、单株前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1 7**,0.533 5**,0.523 3**,0.509 0**,0.626 5**),与单瓜质量达到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学森  吴燕  孙永华  刘文  梁青 《园艺学报》2006,33(3):477-480
 以5~6年生的‘凯特’ ב新世纪’F1 代群体52个株系为试材, 对株系的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平均单果质量及单株坐果数等性状的变异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杏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平均单果质量、单株坐果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在F1 代广泛变异, 其中单株坐果数及自交坐果率的变异系数最大, 分别为102.0%和99.5% , 说明这两个性状的选择潜力较大; ②单株坐果数、自交坐果率及有效花比率均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45、0.541和0.439, 且自交坐果率、有效花比率与单株坐果数的相关性亦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自交坐果率及有效花比率均是株系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③平均单果质量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虽然为负值( r = - 0.176) , 但相关性不显著, 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在多因素相关分析系统中, 其他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因此, 在本试验体系中, 果实大小不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 ④依据上述相关性的研究结果, 初步提出并讨论了丰产选择与品质选择的“二次选择法”。  相似文献   

12.
以49个南瓜组合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南瓜的植株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对比,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选育出适合露地连片规模化种植的鲜食南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hm^2产量的标准差最大,为909.7kg,说明产量性状在参试组合中的变异幅度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坐果数与小区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区平均产量和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蔓长与平均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及产量排序,表明平均单产均呈极显著性,组合292、290、289、288和285的单产排在前5位,产量分别为142 021.8、118 167.3、95 321.2、92 727.3、90 758.8kg·hm-2。综上,南瓜组合292、288可作为规模化种植的首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单株留果数量对厚皮甜瓜果实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单株留果数量对厚皮甜瓜果实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选用了不同类型的厚皮甜瓜品种进行了单株留果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小果型品种众天翠玉、中甜1号和中果型品种一品红2号以单株留2个果产量、效益较好;中果型品种新世纪、海蜜2号和海蜜5号以单株留1个果的产量、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4.
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加工番茄11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估测加工番茄12个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形成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果质量、干物质含量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5和-0.7627;单株产量与果形指数、前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与干物质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加工番茄丰产育种中可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湖南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湖南本地16个辣椒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鉴定,分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系数及通径分析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的主要辣椒品种间产量、株高等8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有选育价值;鲜果产量与果宽、单果鲜质量、单株挂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农艺性状对辣椒鲜果总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挂果数(0.648)单果鲜质量(0.629)果宽(0.511)果长(0.328)果肉厚(0.304)果柄长(-0.014)株高(-0.105)。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进口番茄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当地温室专用番茄高产优质品种,选取了2个进口品种和2个国产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和主茎叶片数在苗期、盛花期和盛果期,进口品种均高于国产品种;单株果穗数和单株果数,进口品种高于国产品种,单果重和综合产量在早春茬栽培中并无绝对优势.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等3个测试指标的动态分析表明,规律一致但分布不同,2个进口品种的动态曲线从苗期到盛果期始终保持上位,说明进口品种在株高、主茎叶片数和单株果数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植株生长旺盛,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7.
焦国信 《长江蔬菜》2012,(22):36-38
通过对4个不同株距处理下辣椒总结果数、平均单果质量、产期产量和总产量的分析得出,随着株距的减小,辣椒总结果数逐渐增加,而平均单果质量逐渐下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呈单峰曲线,为追求元旦及春节市场的较高价格,最适宜的株距为25 cm。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株距处理对辣椒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个不同株距处理下辣椒总结果数、平均单果质量、前期产量和总产量的分析得出,随着株距的减小,辣椒总结果数逐渐增加,而平均单果质量逐渐下降,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呈单峰曲线,最适宜的定植株距为40 cm。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of honey-bees’ pollination on parameters of yield of the three highbush blueberry varieties ‘Bluecrop’, ‘Reka’ and ‘Brigitta Blue’ was investigated. Four pollination variants were realized: 1. without cage; 2. cage with bees; 3. cage without bees; 4. fine-meshed bag. Total yield, fruit weight, seed production and phenology of the three varieties were examined. An enormously positive influence of honey-bees on yields of ‘Bluecrop’ and ‘Reka’ was found: total yield was by 500–560% higher in cages with bees compared to cages without bees. The results of fruit weight and seed production were similarly clear. However, ‘Brigitta Blue’ hardly responded to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pollination: regardless of the variant, total yield was extremely low (in cage with bees only 35% of the ‘Bluecrop’-yield) and couldn’t be improved by intensive pollination. The same applied to number of seeds per fruit. However, the mean fruit weight resembled that of ‘Reka’, but wasn’t influenced by the intensity of pollination, either. ‘Bluecrop’ lived up to its reputation as most profitable standard grade with highest yields in all variants (3.7?kg/m3 bush in cage with bees), highest fruit weight (1.6?g) and maximum number of seeds per fruit (98).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fruit weight and number of seeds per fruit couldn’t be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